地震考验中国政治体系:信息透明常态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3日15:02 人民网

  本刊记者 杨 军 发自北京

  距汶川大地震发生已经月余,废墟之上,百业待兴,“汶川时间”进入灾后重建,使中国自上而下的政治体系再次经受考验。汶川大地震对中国是一次巨大的冲击,这一事件多元的影响正逐渐显露。

  时间依旧流淌,街市永是太平。真正推动民族进步的,是灾难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后引发的社会改革和新思潮的兴起,这正是“多难兴邦”的意蕴所在。

  抓住改革的契机

  中国的政治文化一直在随经济发展进行调整。与刚性的威权统治相比,中国的政治系统是一种柔性的系统,这种系统具有极大的可调适性。但有多少危机之下的调适可以固定下来却很难说。可以看到的是,救灾中一些鼓舞人心的东西并没有成为常态,而在万众齐心救人时被暂时搁置的不同利益诉求,却随着重建的展开而开始发声。

  震后,原都江堰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肖蓉等几名抗震救灾不力的干部被就地免职。重灾区茂县政府的69个职能部门在政府大楼门前广场上,24小时露天“摆摊”接待市民办公。有人称其是基层政权建设巩固的表现。官员执政思维面临转型,开始对下负责了。但抗震救灾过后,面临以上级考核决定升迁的干部任用制度,这种对下负责的执政思维如何持续?

  这次地震许多干部在地震中遇难或失踪,以北川为例,原本拥有144人的北川县公安局,仅幸存47人,县民政局20多名干部仅幸存5人。绵竹市汉旺镇镇政府更是干部职工全部被埋。灾后重建势必提拔大批干部,有关部门已明确表示要大胆使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色的干部。这可能会给灾后重建工作带来一股新风。但新风会刮多久,原有的环境与文化能否对新风向产生正激励作用,尚待观察。

  地震发生第二天即赶到灾区、在一线采访了十几天的本刊记者看到,在救灾的最初几天,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场面,让人感动得泪流满面,而随着救灾工作的持续,官僚习气的味道又开始弥漫。

  由相对富裕省市对口支援灾区县市,是中国政府惯常倚重的灾后重建以及援助经济落后地区的机制之一,本次也不例外。这种对口支援平时问题很多,如果控制不好,可能会形成虚夸的、不实际的结果。比如存在面子工程等。

  “一些改革在常态下推动非常难,面临巨大阻力,这次大地震对社会震动很大,可能会使这种阻力在道德伦理层面居于劣势,部门利益可能会受到冲击,这是推动改革的契机。抓住这一契机,可能会加速中国的改革进程,抓不住这个契机,救灾过后,一切可能又回到老路上,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徐湘林如是说。

  催生回应性政府

  灾后重建,是专业技术性极强的政府行为。重建工作耗资巨大,虽然各类资金的投入重点有大致的划分,但不同资金在某个领域或项目形成交叉是难免的。比如医院、学校的重建,可能既有财政资金投入,也有社会资金参与。这需要政府在资金使用和管理上统筹协调,作出科学决策,防止出现二次建设情况,避免出现人力、财力的浪费。从全局出发的科学规划,几乎是避免这一弊端的唯一途径。这里的科学规划,涉及城镇体系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规划等多项规划。规划先行,关系到灾后重建的全过程以及相关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灾后重建必须充分依靠科学。

  而这次灾后重建,同时也是参与度极高的民间行为。这种复杂任务不仅需要政府与慈善机构及其它组织合作,同时悲痛之情也以新的方式激发了中国社会的力量。民间积聚了大量财富,已经动员起来的社会力量进行了大量捐款,民间财富以很正当的理由自发组织起来。而民间力量必然要求政府对捐款的使用有清楚的交待,他们不仅希望看到更大的问责,还渴望更为密切地参与救援重建工作。民众会对规划的科学与否密切关注,并随时对问题进行质疑。质疑得是否专业严谨,不宜成为是否应该质疑的限制条件。

  和民间力量的热情相比,政府丝毫不逊色。当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时候,中国政府反应迅速,总理7小时后就赶到了危险的震灾区,救援部队第一时间聚结灾区,充分利用举国体制的优越性,得到中外的一致称赞。

  2008年6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民政部救灾司司长王振耀在回答记者问时表示,各国,包括中国各类民间组织以及广大捐赠者,如果愿意密切地跟踪捐赠物资的发放过程,民政部门会提供积极的配合。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组已经成立,并强调“要让公众参与”。

  各方面的动作是迅速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迅速出台,这意味着万众瞩目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恢复重建的企业将在一年内开工重建项目”;有关方面提出“灾后重建质量第一”;文化部制定重建方案以保护文化遗产;商务部欢迎国际社会提供支持参与灾后重建;四川省发改委更是制定了8年工作的具体时间表……

  相对官方的出色表现,民众的反馈也可圈可点,没有站在道德高地盲目批判,也没有单纯地歌功颂德,而是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公共舆论的力量推动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可以说,在这次抗震救灾和刚开始的灾后重建中,借助于网络等新技术平台和各种渠道,政府和百姓之间实现了空前的互动。

  回应性是一个公共管理学的概念,主要指政府对公民诉求回馈和反应的迅捷与充分程度。对民意采取积极的态度,认真听取民意代表和普通民众的呼声。徐湘林告诉记者,政府管理中两个最重要的方面,一个是政府的效率,一个就是政府的回应性。

  当温家宝和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先后奔赴灾区,当所有的心共同为灾难中的人们祈祷,当社会力量纷纷参与救灾与重建,中国政府和百姓的距离拉得如此之近。有人乐观地预测,这可能会重构政府与公众的关系,最终培育起公民文化,催生回应性政府。但灾难带来的这些改变是否会成为常态,依然是个未知数。 (来源:南风窗)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