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王志纲:让中国人知道什么叫战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7日11:16 南方人物周刊

  本刊记者 张欢 发自广州

  人物周刊:您讲过新华社是一个从政非常方便的途径,而且中国知识分子讲的是学而优则仕,权力对你的诱惑有多大?

  王志纲:回顾我这辈子,最大的成就是有定力,不摇摆。我对我的人生有规划,从我跨入大学校园的那天,我就下定决心不从政。为什么?做人莫当差,当差不自由。从政就意味着你让别人掌握着你,命运不是自己控制,第二个我的性格是希望我自己走出一条路来,自立自强自尊自信,这是我所坚持的东西。第三,在这个实践过程中的确有很多诱惑,但不足以让我改变信念。

  人物周刊:一个新华社的记者下海,辞了公职,还了房子,你的底气来自哪里?

  王志纲:我下海挣的第一笔钱也是个传奇。听说我下海了,有个广告公司的董事长来找我,他说他接到很大的一单业务,很多人在抢。他就讲自己的优势,说和我认识,对方老板讲他只要能把王志纲请到,业务就给他。他让我开个价,说这个是出场费,像明星一样的出场费。

  我就问旁边人,现在最大的明星是谁,他们说是毛阿敏。我问毛阿敏的出场费多少,他们说是五位数,我就数了下,个十百千万,我说那不行,那我肯定要六位数。如果知识的价值比不过明星的价值,那就是给中国知识分子丢脸。我就又问旁边现在像我在新华社这样的房子,外边卖得比较好的多少钱一平米,他们说如果120平方米的话,3800元/平米,那就45万左右。好,那就45万。半开玩笑的话说给他,结果第三天他就答应了。

  人物周刊:当年和您合作的老板,有的交往很愉快,有的交往不愉快,您是如何评价这些人的?

  王志纲:我想你们肯定要问我和杨国强的关系。杨国强是很优秀的,是中国农民企业家中最优秀的代表,他勤勤恳恳,事必躬亲,像农民侍奉田地一样对待他的企业,所以注定他是一个命苦的人。第二,他还很可爱,就是很本色。第三,好学习。这是他的优点,但是他也有他的局限,包括他对自己的认识,对我们之间合作关系的认识。

  他当时从商人角度出发,认为我们是他整合的对象,他认为给我的待遇远远超过给一般的工程师,这样算是很对得起我了。但是他对我们的价值没有清楚的认识,对于财智双赢的观念还没有足够的认识。这没有办法,每个人都有他的局限性。这种认识上的差异使得我们没有继续合作下去。

  另外有一个非常优秀的老板是龙湖地产的吴亚军,我们合作了十来年,我们很坦诚地交流。她这个人不好出风头,是实实在在做事。善待员工,善待客户,这是她的哲学方式,她不做假,这也是她成为我朋友的原因。

  杨国强是农民,吴是大学生,他们的背景不一样,但他们都是白手起家,一样的是人品好、诚信、好学习。所以,成功的企业都是一样的,不成功的就各有各的不同。

  人物周刊:你总是给人一种好为人师的感觉。

  王志纲:干我们这行必须好为人师,因为你本来就是师啊,这里的关键是你能不能与时俱进。我们要不断地轻装上阵,我们都是不熟才做,只有不熟,你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才能够教育别人。

  人物周刊:你今年已经53岁了,按中国传统文化是60岁退休,王志纲工作室是因为有前三个字才响亮的,你想过没有,退休以后,怎么把这个品牌延续下去?

  王志纲:它跟传统的企业不一样,传统的企业是完全的产权的交割,但我们靠的更主要是一种无形资产,我只能寄希望于一边走一边看,所以我最佩服邓小平,他摸着石头过河。

  我现在做的任何事,都是充分地利用社会燃烧自己,过些时候,也许中国会发生变化,我们这种企业有了存在的必然,但是我现在没有看到,那我只能走着看,也许到了60岁,有人跟了上来。如果到时候没有,那即使我这个机构只是一个传奇,它的价值不在于这个机构还存在不存在,而在于它的思想。到时它可能是个研究所,来研究这四五十年激荡的变化,也许我会将我的资产和财富全部捐给我看得上的一个大学,他们成立了一个基金会,然后成立一个研究院,比如王志纲基金会,道理一样的,像福特基金会一样。这些研究院又研究又做咨询,这样不就薪火相传了嘛。

  我的财富不会留给我的孩子,他们现在已经很自由了,我只会留下一点生活费给他们。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