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四川省测绘局地震当晚连夜赶制指挥图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8日06:39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早报记者专访四川省测绘局,揭秘首批抗震救灾应急专用地图出炉过程 5月13日凌晨4时,距离汶川大地震发生10多个小时后,四川省测绘局编制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应急指挥图》就送到了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中心,这是第一张用于全省抗震救灾的“生命地图”。 昨日,四川省测绘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指挥用图,该局还绘制了“志愿者用图”和“防疫地图”,并成功研制了唐家山堰塞湖地理系统图,可以说,每一张都是“生命地图”。 冒着余震连夜印出第一批地图 昨日,四川省测绘局基础测绘处山川处长向本报记者展示了一张《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应急指挥图》,就在5·12灾情发生后,测绘局下属的成都地图出版社连夜冒着余震制作了一张指挥用图,第一时间送到了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中心。还先后赶制了《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志愿者地图》、《全省极重灾区分布图》、《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专用地图》等98种专用地图,为灾区的抢险、防疫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的地理信息。 “我们这张图是在余震中完成的。”山川处长介绍,12日晚上,地图出版社的员工们冲到资料室,调出最近的资料,按最大精度标点。可当晚,余震不断,工作人员坚持留守在办公大楼里加班,设计地图,保证完成了任务。 “最让人感动的是印刷工人。”山川介绍,设计人员制作好地图已经是深夜了,工人们还要赶到工厂连夜印刷地图。“印刷机的震动让工人们分不清是不是余震,非常危险。”山川处长说,自己人生中最难忘的就是那一晚。 13日凌晨4时,第一批500多份政区图、交通图、灾区地形图等大批抗震救灾的地理信息数据分别送达到国务院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国家各部委和省、市相关政府部门,让大家的心里“有了一杆秤”。 提供“坐标” 为空投空降提供重要参考 5月16日下午,省抗震救灾应急指挥中心接到了从汶川发来的求救信息,有14名台湾游客在汶川至映秀方向4.5公里处的七盘沟,由于公路受损,与外界联系中断,已经在原地呆了3天。指挥部立刻通过一种“查询系统”标定了被困人员的具体位置和周边地形地貌,空军直升机按照标定的地理坐标迅速赶到了现场,台湾同胞及时得到了成功营救。 这些游客之所以得到及时救援,是因为测绘局提供了精确的位置信息。科技教育处处长辜正刚介绍,之前,抗震救灾突击队在测绘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快速研发了“灾区空投、空降精准位置信息快速查询系统”,成千上万的受灾群众得到了及时救助。 据统计,这种系统向各级指挥机构、救援机构等提供精确位置信息3000多条,为救援抢险及空投食品、药品、帐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每天航拍 创造出图最快纪录 科技教育处处长辜正刚介绍,16日到20日,为满足省应急指挥部对几十个堰塞湖抢险和排险的紧急需求,测绘局还紧急研制成功了唐家山堰塞湖、道路及河流的沿线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实时提供了准确的山体滑坡位置、土方量、湖水容量等信息。 由于高分辨率的航天遥感印象最能反映灾区的现实情况,15日开始,测绘局每天白天航拍,傍晚下载数据,必须突击处理完成数据,制作成专题图,第二天一早送到指挥部和救援结构。 “16日零时,我们就完成了北川、汶川、茂县的1:8000比较尺影像图,这也可以说是生命的地图啊。”辜正刚激动地说,这是当时灾区第一批大比例尺的现状地图,创造了从数据获取到处理再到出图的最快纪录。 早报记者何文宗摄影刘筱庆
【抗震救灾吧】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