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恶意营造“街头闹剧”的阴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1日11:40 《环球》杂志

  一个恶意营造“街头闹剧”的阴谋

  随后的2008年1月,境外出现了新的“藏独”活动组织。

  1月1日和1月25日,7个“藏独”组织在印度新德里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所谓《“西藏人民大起义运动”倡议书》,并在100多个网站上开始传播,通过各种渠道向国内藏区渗透。

  以“藏青会”主席次旺仁增为首的临时筹备小组,负责全面协调及资金筹集。活动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制造舆论、招募人员阶段;二是行动阶段,从3月10日开始,挑起各种事端;三是联动阶段,举行全球性的抗议活动;四是肇事阶段,直接在中国境内尤其是境内藏区以各种手段采取行动。

  2月15日至17日,“藏青会”等组织联合在达兰萨拉举办培训班,对“运动”负责人进行培训。

  2月21日至26日,开始招募人员。

  2月27日,达赖集团“九·十·三运动”向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紧急申请了资金,作为“应对危险时期的资金”。

  此外,达赖集团还专门对2月前后偷渡出境的300多名藏人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他们冲闯边境关卡或秘密潜入境内做准备。

  3月10日,101名达赖集团的核心成员正式从达兰萨拉出发,发起了所谓“挺进西藏”运动。同一天,一伙“藏独”分子在希腊点燃了火炬……这恰恰成了“3·14”打砸抢烧事件的前奏。

  “实际上他们去年年底就在谋划了。”谢刚政告诉《环球》杂志,这个活动包括几个内容:从3月10日开始所谓“挺进西藏”运动,预计一直走到8月初的奥运开幕前夕;鼓动全球藏人在3月10日请假一天,举行抗议游行,暴力冲击中国驻外使领馆,破坏奥运火炬在境外的传递。

  从这个脉络上来看,布鲁塞尔会议策划的“当官方的奥运火炬抵达目的城市时,着力突出西藏问题”,不仅与“运动”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成了后者的一项内容。

  “虽然所有的内容都已付诸实施,但是说穿了它就是一场街头闹剧。”谢刚政一针见血地说,“它就是为了吸引世人的视线,恶意制造轰动效应。”

  一切表象迷惑背后的巨大阴谋

  在破坏奥运火炬传递的背后,其实还有着更大的计划。

  4月10日,美国国会研究处发表了该机构亚洲问题专家克里·邓博(邓凯丽)向国会提交的一份报告,题为《西藏:问题、前景及美国政策》。报告指出,“运动”提出的“要求”除了一些“藏独”主张外,甚至包括“取消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

  3月18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在一篇题为《敏感时期的敏感事件》的社论中指出,“藏独”分子之所以选择奥运年,就是想借助这个举世瞩目的时机,突出和放大他们的政治企图。

  四川藏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游祥飞认为,“这与80年代以来达赖提出的‘中间道路’有直接的关系。”

  所谓“中间道路”,取表面之义,常被误解为介于中央政府对西藏行使主权与达赖集团谋求“西藏独立”之间。但是在一次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达赖的弟弟丹增曲杰却直接解读了其本意:“我们先求自治,然后把中国人赶走。”

  达赖集团的重要人物嘉乐顿珠对“中间道路”的解释更为具体:“首先在‘中间道路’下实现‘大藏区’自治,再过20年后,在‘大藏区’范围内举行全民公决,决定西藏的前途。第一步先让西藏在‘自治’的名义下半独立;第二步过渡到‘西藏独立’。”

  游祥飞说,达赖集团的所谓“中间道路”打了一个“中间”概念,给人以极大的迷惑性,而其本质就是要实现“藏独”。谢刚政则指出,达赖现在制造轰动效应,引起国际关注甚至国际干涉,是想以此向中央政府施压。而2008年北京奥运,恰恰被达赖集团视为一个谋求“藏独”的时空平台。

  “要认识达赖‘流亡政府’的实质,可以看看它的所谓‘宪法’。”接受《环球》杂志采访时,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洪记指出,从1960年达赖集团颁布的“流亡西藏宪法”到1991年重新炮制的“流亡藏人宪法”,尽管增加了“和平”、“民主”这样的词汇,但其根本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谋求在西藏恢复比欧洲中世纪还要黑暗的政教合一统治。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