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寡淡的工业园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4日09:26 南风窗
寡淡的工业园 为了实现省内转移,近年广东省在惠东、河源、肇庆等地建设了23个产业转移工业园。以地处深圳和东莞之间的惠州为例,惠东县由于原来的发展相对滞后,土地存量相对较多,于2007年就成立了产业转移工业园,园区规划总面积17237亩;惠城区也准备在潼湖镇、沥林镇规划建设约8平方公里的产业转移园,重点引进深圳和东莞的“三高”项目。 承接地政府的态度是积极的,但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真正对产业转移工业园表示感兴趣的企业却并不多。 位于长安镇的福安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也属于“三高”企业之列,曾祥告诉记者,由于感受到种种压力,去年他们就接受当地政府的建议,考虑搬迁。 “我们首先考虑的是政府推荐的环保工业园,但通过考察后,发现完全不合适。首先,这些环保工业园在建设时,并没有考虑到产业集群和产业配套的问题,只着眼于把所有三高企业都往里放,产业定位很不清晰。我们做纺织的,需要棉花作为原材料,当地既不出产棉花,物流采购又不方便,而且也无法形成产业链。” 曾祥不愿意到环保工业园去的另一个原因是,他觉得政府对三高企业转移的态度,只是希望他们离开东莞就行了,至于到了新的工业园里,是否升级,政府不大理会,更谈不上引导和支持。“但作为企业,我们要考虑自身的长远发展。现在因为污染被赶出东莞,如果到新的园区去,不做好升级和转型,几年后依然要重复被遗弃的命运。”因此,仔细考察和规划之后,曾祥做了一个抉择——在河北买一块地,建了一个小型的环保工业园,拉了十几家有实力的同行及上下游企业一同抱团迁移,形成一条产业链。 “我们为确保达到国际环保标准,在这里建了一套完善的环保系统。生产线搬迁后,经过几个月的运作,发现虽然物流成本略有上升,但由于河北的劳动力成本和采购成本都比东莞低,总体运作成本和费用比在东莞时要低。”曾祥欣喜之余,却又对其他同行不无担忧,“现在,东莞的纺织印染业有20%已经倒闭或转移,还有80%仍在苦苦挣扎。有实力模仿我们做法的企业不多,剩下的企业如果找不到一条好的出路,命运堪忧。”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朱卫平表示,目前广东省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情况确实非常不理想:企业实际进入的数量不是很多,已经进入园区的企业在经营发展上也不太顺利。原因之一正如曾祥所说,产业链没有形成,企业需要到其他地方配套,配套成本提高了,而远离珠三角,运输成本也提高了。 再加上政府打造环保工业园之初的设想是,企业转移到周边地区后,劳动力成本会降低,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个因素基本是不存在的。劳动者在就业时,除了工资水平外,还会考虑很多其他因素,包括对城市生活的向往。是以山区劳动力如果有技能的,都宁愿到珠三角就业,即使薪酬水平一样,也不愿意留在当地。而愿意留在山区就业的,要么劳动力素质很低,要么则需要以比珠三角更高的待遇来吸引他们。因此,到山区去节约劳动力成本根本不现实。 而今年年初,民进广东省委在呈交省政协的《23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中的问题与建议》集体提案中也指出,产业转移工业园缺乏宏观规划:一方面区位布局不合理,没有充分考虑土地资源、招商资源等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在同一区域几乎同时批准的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数量太多,既造成土地资源紧缺和园区规模受到限制,又使地方政府无法给予更多的财力支持,并且加剧了招商引资的竞争。另一方面是产业定位不明确,多数园区产业混杂,既形成不了集群,又缺少主导产业。 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往往不愿意前往产业转移工业园,宁愿转到其他省份甚至越南去。 转移还是升级 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发展之惑,在东莞乃至珠三角产业转移升级的过程中,多少引发了一些矛盾。 在珠三角势在必行的转型之旅中,如果不能尽快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腾笼换鸟”,很有可能会失去承接升级产业的机遇。这两年,东莞就因为缺少大面积的土地,使不少大型项目引进搁浅。 但是,产业转移如果速度过快,且转移路径完全不受控制,无论对地方政府还是整个广东省的GDP和税收都是一个大损失。所谓“腾笼换鸟”,好“鸟”毕竟有限,内部升级,打造品牌,是珠三角产业升级的一大重心。所谓“胡萝卜加大棒”,实际上也是内部升级的一种设想方案。 然而,目前从珠三角撤离的企业可以分为几类:一类是前店后厂型的贴牌生产企业,这类企业的总部在香港和台湾,其总部和研发中心不可能内迁;第二类是珠三角的中小企业,它们大部分都比较小,生产研发等浑然一体,没有总部的概念。 第三类是一些比较大的民营企业,这些企业被认为是有“根”的,如果他们能实现省内转移,则最有可能体现汪洋的设想。但产业转移工业园规划的不成功,使他们找不到继续留在广东的理由。而一旦生产中心远离广东,在东莞设立总部的可能性就变得很小。 曾祥表示,一开始,福安的计划也是只转移生产线,把总部和研发留下,后来却发现,一旦由外贸向内销转型,把总部留在东莞的意义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加上河北和东莞距离太远,战线拉得太长,也不利于企业的管理和成本控制。所以,最终结果可能是连根拔起、整体迁移。 面对这种状况,产业转移工业园的调整固然势在必行,但正如朱卫平所言,即使政府能把产业园的规划做得很好,但成熟的产业集群形成也是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的。 那么,产业转移的矛盾现状在短期内是否不可能得到改变?广东省社科院科研处长丁力有不同的看法:“产业转移本身是一个市场行为,但这两年珠三角产业转移速度加快,除了市场因素外,很大程度是因为政府‘有形的手’的推动,我不太认同这种做法,自然淘汰才是最适度的。”抗风险能力弱,经不住自然淘汰的企业走掉,不可惜。但那些有着成千上万员工的大厂,本身抗风险能力比较强,既然他们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能生存下去,那就应该让它继续生存发展,而不是使用行政干预甚至贴钱,强行将其转出。毕竟,这样的企业转出对地方政府来说是心头之痛,如果他们转移到省外,那对整个广东省的GDP和税收都是一个大损失。 “所谓劳动密集,也有程度之分。既然可以贴钱将这些企业转出,为什么不能用政策和资金扶持他们改造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珠三角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态度不应该矫枉过正,劳动密集型产业也不一定不好,制造业依然是广东具有比较性优势的产业。” 在丁力说这番话的时候,记者从东莞政府部门的相关人员处了解到,东莞正在筹建产业转移升级协调办公室,而东莞市政府对扶持本地企业就地升级的态度也越来越积极。作为升级试点的厚街镇,在镇内就圈定了数十家企业作为就地升级的重点扶持对象。与企业的互动渐渐取代把企业往外赶的单一行政手段——珠三角在产业转移升级的过程中,也在不断调整着自己的航向。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