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震后发现新增地质灾害点3590处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7日09:36 央视《新闻调查》

  【第二部分】

  解说:我们在汶川还看到一份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报告。报告中提到,汶川震后发现新增地质灾害点3590处,其中79处已经对县城形成压迫和包围之势,威棉地区24000多人直接受到威胁,尹稚认为包括汶川县城和三个乡镇在内的威棉地区,在灾后的容量已经十分有限。

  记者:你现在这么看下来,就是汶川现在能安置,还能安置人的地方有几个?

  尹稚(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建设部抗震救灾规划专家组驻阿坝州组长):绵池以上,绵池一个点,七盘沟一个点,汶川县城炸掉危房以后,还剩少量的土地,七盘沟一个点,没了,四个点。

  记者:这几个点加起来呢?

  尹稚(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建设部抗震救灾规划专家组驻阿坝州组长):我们的合理计算这四个点,应该是1.1万人。你看,飞石 ,飞石,大规模的垮塌,这有余震我觉得是,一定是有余震,才会有这么大垮塌,那个很大一片。

  解说:但是张教授的看法和地调队的报告有很明显的分歧。以姜维城为例,地调队认为地震后姜维城前沿很不稳定,而张教授认为姜维城整体非常安全。

  记者:姜维城的前沿?

  张信宝(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有一点点,表层,那无所谓,对我们来说。

  记者:不是滑坡吗?

  张信宝(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不是,是一个山扒皮,你要说滑坡也滑坡。

  记者:这个滑坡威胁到下面居住的人群吗?

  张信宝(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这个,前缘的滑坡,就是稍微注意一点点就完了。

  解说:但是地调队在现场勘察的结论是姜维城前缘滑坡威胁到5400人的安全。除此之外县城共有7个灾害点,威胁到1万多人的安全。

  记者:地调队在那儿工作了一个月,爬了所有山,您认为他们这是

  张信宝(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你问这些人岁数有多大,他们以前是干什么的,他们对这些的判断能力如何,种种因素造成的。都是一些年轻小伙子,刚从学校出来的,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锻炼。

  记者:但张教授您不觉得科学的问题跟行政职务和年龄都没有关系吗?而且再说你在现场能不能拿到一手的准确的资料。

  张信宝(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就地质科学的话有些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经验科学,它是需要多年的经验积累的。

  记者:地调队所说的这七个灾害点,您去过吗?

  张信宝(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我不知道,我没有去过。

  解说:尹志稚认为不到现场勘查的结果往往可能导致误判。这张图是通过卫星遥感在北京所作的地质灾害解读,红色的标志是塌方和滑坡,但从图上显示从映秀到威州地段都是空白。

  记者:也就是说按这张图来理解的话,整个从汶川下来,咱们刚刚今天走的这条线路都应该是没事的?

  尹稚(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建设部抗震救灾规划专家组驻阿坝州组长):对,应该是平安无事。你说这恐怖不恐怖,我们现在在渑池镇的羌峰。

  记者:羌峰从图上看的话一点事都没有。

  尹稚(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建设部抗震救灾规划专家组驻阿坝州组长):那当然了。但是咱们看看,抬头看一眼你就知道它发生了什么,

  记者:这个山的滑坡跟崩塌很厉害。

  尹稚(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建设部抗震救灾规划专家组驻阿坝州组长):对。

  记者:而且整个今天我们走的这一条路。

  尹稚(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建设部抗震救灾规划专家组驻阿坝州组长):而且你看到塌方带底下,埋的就是国道线,还有人,有车埋在底下。

  记者:而且今天走的线沿途全是连绵不断的,但是在这张卫星图上体现不出来?

  尹稚(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建设部抗震救灾规划专家组驻阿坝州组长):对,连绵不断。但你看不出来。

  记者:所以如果决策一个地方的城建是按照这个图纸来?

  尹稚(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建设部抗震救灾规划专家组驻阿坝州组长):这麻烦就大了,很可能造成生命损失。

  解说:而画面右边这张图是地调队用一个月时间实地勘测后标示出的灾害分布图,它表明在同一地段存在着频繁的地质灾害。尹志认为,这张图对于重建十分重要。

  记者:尊重这张图意味着什么?

  尹稚(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建设部抗震救灾规划专家组驻阿坝州组长):意味着第一尊重科学,第二尊重生命。

  解说:但是张信宝教授并不认为地调队的资料和数据就是权威的,他也没有看过这份报告的内容。

  记者:你们在汶川待了几天?

  张信宝(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我待了一天,搞我们的这种专家到山顶一看,他们底下人一介绍,我们基本就清楚了。

  记者:您不觉得专家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就是做田野的调查。

  张信宝(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做田野的调查,专家的调查,这是在他们做出来的基础上,对不对,他一讲我们要判断。

  记者:您认为一个工作者得出结论应该基于什么?

  尹稚(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建设部抗震救灾规划专家组驻阿坝州组长):至少从这次情况看呢,一个是他可以依赖高技术做一些宏观判读和解读,中微观尺度的问题我认为都要靠现场的田野调查工作来加以补充,加以印证,

  记者:没有这样的田野调查会带来什么?

  尹稚(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建设部抗震救灾规划专家组驻阿坝州组长):我也给你展示过就是纯粹靠解读的东西,跟实际解读,加了田野调查以后,得到的东西之间差别有多大。

  解说:汶川县城现在所面临的次生灾害还不仅仅是山体塌方的威胁,地震以后,以前山清水秀的峡谷风光近一个月来经常被来势汹汹的沙尘暴所替代。

  记者现场解说:汶川县城四周都被山环绕,所以在地震之后山体发生了垮塌,现在整个滑坡之后的山体,都是岩石裸露在外面没有植被的保护,这两天都一直在降雨,刚刚放晴,就已经产生了很大量的沙尘,现在已经可以整个把县城包围住。

  解说:汶川的山体属于喀斯特地貌,岩石具有可溶性并不十分坚硬。一旦附着在表面的植被随岩石垮塌而露出岩体,就很容易随峡谷的强风扬起浓烟一样的沙尘,从而形成沙尘暴覆盖全城。在汶川县中医院门前,每天早上来领药的人排成长队。

  看病的市民:风沙大得很,喉咙就不行,喉咙说话就不行,就恼火得很。

  张勇(川省汶川县中医院医生)很多人都在这里,喉咙不舒服,嗓子干喉咙不舒服,然后咳嗽。一般的风沙不会造成很大的危害,长期过后长期容易导致矽肺。

  解说:我们在中医院看到了呼吸道疾病的调查表。震后的患病人数急剧增加。

  记者:这震前一个月。

  叶明勇(四川省汶川县中医院院长)震前一个月。

  记者:是有七百多人。

  叶明勇(川省汶川县中医院院长)七百多人。

  记者:震后一个月,一万四千多,增加了这么多。

  记者:张教授您去汶川的那两天碰到过风沙吗?

  张信宝(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我以前就碰到,不要说现在了。我以前去过好多次,不要说现在了。

  记者:但因为地震之后是有大量的裸露的山体。

  张信宝(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这是正常的,我们这种对我们来说是不足以为奇的,我见到这种东西多了。

  记者:地震之后这个风沙线强度有多大您知道吗?

  张信宝:我不管多大,但是有这种,有可能的,对不对?不要认为这几天的事情就把它否定了,至少要说这个话,要等一段时间过后再讲话好不好

  记者:那您觉得这个过程中汶川人应该怎么办?

  张信宝(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你说怎么办,北京还有沙尘暴。

  记者:但是这位教授举了一个例子,他说比如说沙尘天气,那很多地方都有沙尘天气,北京也有,他说总不能因为这个就迁移一个城市。

  尹稚(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建设部抗震救灾规划专家组驻阿坝州组长):不是,这个地方有一个气象统计,它全年的无雨日比例极高,有风日比例极高,不像我们国家有很多沙尘区,比如我一年有五次、十次甚至极个别地区二三十次沙尘暴。这个地方可能会反过来,除了有雨日之外,或者是雨后的很短一段时间,就是土没有被晒干以前,那段时间之外它会大部分时间变成一个沙尘暴天气。

  记者:您认为植被能够自然恢复吗?

  张信宝(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从长期来说应该的,

  解说:我们向汶川县常务副县长张通荣了解汶川县境内的植被与绿化的情况。

  张通荣(川省汶川县常务副县长):我们整个汶川特别是县城周边,它都是处于一个生态的脆弱区,所以它整个植被处于一个次生矮化的灌木从。实际上你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一块已经是经过我们二十几年辛苦奋斗的结果,但是这个地方虽然我们年年都在努力,实际上效果都不太好,你现在看到的那些树木已经开始死掉。

  记者:就是那些发黄的那些?

  张通荣(川省汶川县常务副县长):发黄的那些。

  记者:种了多少年的?

  张通荣(川省汶川县常务副县长):那已经是十年以上的树木了。

  解说:根据地调队的报告,县城所在的威棉地区受到次生灾害威胁的人数是3万多人,他们需要在雨季到来之前紧急避险。

  记者:我们现在看到有一个数字,是说目前汶川地震之后山体的崩塌两到三年之后会开始减少,但是五到八年之内滑坡会非常严重,十年之内泥石流的灾害会成为高度活跃期?

  张信宝(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以后泥石流活动很频繁这是肯定的,但是不能成为我们逃跑的理由啊。

  记者:您认为这是逃跑吗?

  张信宝(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我认为他们就是逃跑,现在是。

  记者:你不认为这是说以生命安全为第一位的转移?

  张信宝(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有些地方肯定是很安全的,而且老百姓说专家叫我们走的。

  解说:通过这张汶川次生山地灾害危险度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到,汶川目前大部分都处在深紫色的极危险区,唯一一个处在次危险区范围内的是一个叫龙溪乡的村寨。

  记者:龙溪乡您去过吗?

  张信宝(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我没有,但是我听说龙溪乡整个一个乡全部搬下来了,这我知道,莫名其妙有点。

  解说:那么,龙溪乡的情况到底怎样,村民应不应该转移到安置点?我们决定去往龙溪乡调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