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探访:民国老宅不装空调也凉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8日07:43 扬子晚报

  [高温探访]

  民国老宅不装空调也凉爽

  寻访南京城里的清凉地方

  持续多天的高温,将整个南京老城烤得炙热。不过,南京古城老宅里,百姓们也自有他们利用“自然”恩赐度暑的妙招。

  老水井里“冰镇”西瓜

  昨天上午十一点,记者慕名来到了城南甘熙故居旁的老坊巷内,穿过狭窄的一人巷,一口石砌的古井赫然眼前,一股凉意已经让我们感到了清爽。记者兴奋的取过吊桶,正准备自行取水,一旁正在洗菜的老太太,突然着急地叫了起来:“可别乱动!”老太太的紧张引起了记者的好奇。

  记者一了解才知道,原来这口老井里的水特别冰凉,所以每天早上,老太太都会去菜场买个西瓜回来,然后把西瓜吊到井下去,“这是天然的冰箱,又能节水又能节电,挺好!”老太太乐呵呵地向记者夸耀着她身旁的这口老井。据老太太介绍,除了她自己,每天还有好多户人家,都会这样“冰镇”西瓜,早上放进去,晚上再取回家。或者有些人干脆将西瓜泡在装满井水的瓷盆里。

  当地的市民告诉记者,除了冰西瓜以外,以前这口井的水还可以饮用或者洗菜、洗衣服。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有了自来水,井水又有了它的新用途。记者便亲眼看见一个老人,身旁放着一个小桶,上面搭着白色的毛巾,一边摇着蒲扇,一边将手泡在水里。原来,天太热,老太太可以随时用井水来擦汗解暑,又凉快又舒服。

  藏兵洞中寒气逼人

  室外的气温实在是高,不过最让记者感到太“凉”的,还是中华门城堡中的藏兵洞。

  中午十二点半,记者赶到中华门的时候,太阳正猛,地上都冒着热气,记者还未走进藏兵洞,便已经感觉到了特别的凉意。走进洞中,里面一片阴凉,越往里走越是凉快,与洞外简直是两重天。记者在这里呆了10多分钟,实在冷得吃不消,于是不得不走了出来。

  虽然南京有不少类似的藏兵洞,不过真正能让人入内纳凉的确实不是太多,在清凉山前的一个“藏兵洞”里,里面成了香蕉的储藏地,记者走入其中不久,就被蚊子逼着跑了出来。

  民国老宅不用装空调

  下午两点半,记者走访了位于山西路的一栋民国老宅。进去后不久,记者也感受到了凉意,感到十分惬意。房子的主人告诉记者,现在房子的外墙一般就两块砖,而这栋房子的外墙壁是由四块砖头砌成,形成了类似于现代房屋的隔热层效果。

  “这房子是父辈留给我们住的,这里没有装空调,不过到了夏天,一大家子人都喜欢聚在一块儿住在这里,再热我们也不怕!”房主不无自豪地说。 谢 丽 钱蔚蔚 吴 俊

  [记者体验]

  记者在制冰厂和工人一起体验“冰火两重天”

  制冰车间:38℃ 藏冰冷库:-8℃

  在我们的城市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待在全城最“凉快”的地方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他们的工作就是在气温分别为零下七八度的藏冰冷库和摄氏三十七八度的制冰车间里不断往返。

  凌晨3:30,天还没有亮,南京金厨制冰厂的工人戴李超就和同宿舍的工友们一起早早地起了床。这个来自安徽蒙城的汉子告诉记者,每年的七八月份是他们最忙的时候。每天早上停在厂门口等着取冰的车子多的时候能有二三十辆。

  戴师傅告诉记者,他的工作就是在制冰车间里把制好的冰块取出,然后把冰块装到车上或者拖进冰库。可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没那么轻松了。下午2点左右,记者和戴师傅一起来到了制冰车间。不大的车间里有十几台制冰机的马达在不断轰鸣,并散发出层层热浪。记者看了一下挂在墙上的温度计,车间里的气温足足有38℃。在一旁工作的工人们早已经是汗流浃背,记者的短袖衬衣也已经背部全湿。工人们告诉记者,他们每个人都会带一个电水壶来上班,一歇下来就会聚在一起喝茶休息。“他是水桶,一天要喝5壶水呢!”工友小王指着戴师傅笑着说。

  记者看见,工人们用大大的铁制冰钳将冰块从冰槽中取出后,放到一旁的螺旋型滑槽上,冰块就会从二楼的车间顺着滑槽一直滑到一楼冷库前的空地上。工人们这时再下楼将这些每条100斤重的冰块用冰钳夹着拖到早已等在楼下的汽车上,当车装满后再把余下的冰块拖到冷库里储藏起来。

  刚才还穿着被汗水浸湿的工作服,工人们在进冰库前却又要换上五六斤重的棉衣棉裤“全副武装”起来。记者随后和戴师傅一起走进了冰库,大门一开就有一股“透心凉”的冷气扑面而来,记者的眼镜上立马结了一层白霜,什么也看不见了。走进冰库,记者好像来到了《天龙八部》里虚竹和梦姑相见的冰屋,眼前整整齐齐的码着二三百吨的冰块。由于没穿棉衣,记者一会就被冻得手脚冰凉直打哆嗦。 焦 哲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