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间的岸边唠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8日09:47 新世纪周刊

  -推荐人/邝海炎

  假如历史是一条长河,那么,创造历史的人是站在岁月的河中,而写历史的人则是站在时间的岸边。据说,学者毛子 水曾问历史学家蒋廷黻:“照你看是创造历史给你精神上的快乐多,还是写历史给你精神上的快乐多?”蒋廷黻没有回答,反 问了同行李济一个问题:“济之,现在到底是知道司马迁的人多,还是知道张骞的人多?”确实,这是个难倒大人物的问题, 但对于我们小人物来说,其实这又不是个问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生活,也就是在创造历史,而且在我们的时代里 ,每个人也都可以记录或回忆自己的生活,这就是在写历史。

  季羡林先生是著名学者,他素以学术造诣著称,与他那些苦心经营的文章相比,我却更喜欢他的回忆性文字,喜欢他 坐在时间岸边的“唠嗑”。

  摆在我案头的这本《忆往述怀》,收集了作者近年来发表的回忆性文字,没有华丽的语言,但从平实无华的叙述中, 透露出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比如,在《也谈叶公超先生二三事》里,他说:“俞(平伯)是真名士,而叶(公超)是假装的 名士,前者真率天成,一任自然;后者难免有‘想引起轰动’之嫌”。论断酸辣直白,颇见性情。在《论新体旧诗》里,他认 为:“五四以来的白化诗运动,我不认为是成功的。问题不在于白话与否,而在于迄今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形式。既然叫诗,必 然要有诗史的形式”??感觉老到精准。

  在《对陈寅恪先生的新认识》里,他认为,王国维“在政治上是非常落后,非常迟钝的。陈寅恪先生把他的死因说成 不是殉清,而是殉中国文化??颇有拔高之嫌”,看法敏锐犀利。在《哭冯至先生》里,他论及1949年大陆知识分子的去 留时说:“由于政治信念不同,当时离开大陆的,也不见得都是大节有亏的。在这里,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看他爱不爱国。” 这个观点尤具胆识!

  感谢季老,感谢他用文字的锥子刺醒我,让我在迷途中看清自己的来处。他这些坐在时间岸边的“唠嗑”,既是为自 己写的,也是为20世纪中国的苦难和忧伤写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