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降神兵第一人的“亲情对话”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8日10:33 廉政瞭望

  2008年5月14日11时47分,震中地带四川茂县上空4999米。空降兵研究所所长李振波大校第一个跳出机舱。在高原复杂地域,无地面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无气象资料条件下,犹如天神般从天而降,创造了空军史上高空盲投的奇迹。

  近日,《廉政瞭望》特约记者独家采访李振波的妻子盛亚玲,听她讲述抗震救灾期间有关丈夫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廉政瞭望》特约记者 萌 萌

  丈夫第一个跳出机舱

  “我安全到达。”

  “你现在在哪里?”

  “成都,明天到汶川。”

  “记得随时给家里报平安。”

  “好的。”

  5月14日11时24分,一架大型运输机从成都某军用机场起飞,飞向此次地震重灾区四川省茂县。

  茂县县城坐落在峡谷中,两边多是海拔三四千米以上的高山,且能见度很低;风速达到每小时100到300公里;这就是以李振波为首的15名勇士必须完成空降的地方,不可预测的因素、不可预知的风险……

  30年来,李振波跳过空降兵现有的所有伞型和机型,可以说,任何飞行险情和伞降困难他都能够灵活应对。然而,茂县如此险恶的地形,让他自己也捏了一把汗。平时的训练高度只在1000米以下,这次却不得不在4999米的高空,寻找实施伞降的机会。

  灾情就是命令!在无地面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无气象资料的条件下,48岁的李振波首先跃出机舱,扑向苍茫的大地。紧接着,战士们一个个跃出机舱……

  此时此刻,湖北孝感,李振波的妻子盛亚玲正紧张地看着电视。虽然看不清跳下去的是谁、电视里也没有说明,但她非常确信,这里面一定有丈夫,“危急时刻,他总是冲在最前面的。”她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5月13日凌晨1:30,正在睡梦中的盛亚玲突然接到丈夫的电话:“赶紧帮我收拾一两件衣服,把跳伞要用的高空作业表、指南针等找出来,我要出门!”

  10分钟后,身着迷彩服的李振波回到家,来不及和妻子说上一句话,拿起东西就走。盛亚玲这才意识到:丈夫可能要奔赴地震灾区了。

  13日晚10时半,苦苦等候的盛亚玲终于接到丈夫的电话。

  14日早上,盛亚玲从电视新闻得知,有关部门作出伞降灾区救援的命令。那边天气不符合伞降条件,丈夫对那边地形也不熟悉,伞兵出身的盛亚玲不禁为他们担心。盛亚玲试着拨打丈夫的电话,话筒里传来的始终是盲音。她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吃不下饭,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下午3时,盛亚玲的手机响了,传出丈夫气喘吁吁的声音:“一切平安,我们15个人安全着陆。”刚说完电话就挂了。

  一刹那,盛亚玲眼圈红了。“我了解他的个性,干什么都冲锋在前。为了救援受困群众,他一定会跳下去。”

  实际上,盛亚玲所不知道的是,李振波在伞降过程中曾发生一幕惊险的意外!

  跃出机舱后,李振波的主伞迟迟没能打开,他的身体在空中一落千丈,耳边风声呼呼,生命危在旦夕。但他很快冷静下来,沉着地打开了备用伞。风鼓着伞衣向前飘了大约八九分钟后,降落在距投跳点约5公里的一处悬崖边上,他和降落伞都挂在树枝上。正是由于树枝的作用,他才没有掉到悬崖深处。

  15名伞降勇士成功降落并顺利会合后,迅速在茂县展开救援,并依靠携带的两部海事卫星电话,每半小时与指挥部联系一次,向外界传递最新的茂县灾情。

  大校与妻子的“灾情对话”

  盛亚玲也曾是名伞兵,退伍后,现是孝感市中心医院心功能室的一名医生。

  谈起丈夫,盛亚玲一脸自豪:“他是名优秀的军人。”她说,因为对待工作的热忱,丈夫不得不牺牲掉了陪家人的时间。到现在为止,全家人只一起出去玩过一次,那还是女儿中考后爸爸兑现对她的承诺。

  那几天一有空,盛亚玲会不自觉地拨打丈夫的手机,尽管明知灾区有些地方通讯断了,她还是希望能通通话。

  15日晚11时,盛亚玲终于再次等来了丈夫的电话。

  “我们已经从茂县徒步到了汶川,我们周围一边是山洪,一边是悬崖。目前的救灾形势很严峻……”

  “要注意安全,你的朋友、战友都打电话,为你和战友祈福……”

  妻子话还没说完,那边电话又挂了。“他肯定又去执行任务了。”盛亚玲又是一夜未眠。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