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华国际集团总裁赵勇:京港一家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8日15:05 中国新闻周刊
富华国际集团总裁赵勇:京港一家人
香港富华国际董事总经理赵勇

  文/于淼

  “那天晚上,我们在家喝酒庆祝还放了烟花,就跟过年似的。”富华国际集团总裁赵勇对于1997年7月1日香港 回归的场景,记忆犹新。

  他的母亲——富华国际集团董事长陈丽华女士作为特别嘉宾,受邀参加政权交接仪式。为了陪同母亲,全家人齐聚香 港,在可俯瞰全港夜色的家,通过电视直播见证了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的政权接仪式,“很激动很兴奋”。

  赵勇清晰地记得,那天香港下雨了。

  香港印象

  1982年,出生、成长在北京的赵勇第一次去香港,令他印象深刻的是,走在街上的香港人看起来都很愉悦,充满 了上进的气息。

  唯一的不完美在于,他听不懂香港话,为此,还特地花功夫学习了粤语。令他惊讶的是,没过多久,香港人开始学普 通话了,这让赵勇的粤语学习显得“有些多余”,现在,他去香港和朋友谈生意,还经常会出现“双语会”:各自用者普通话 与粤语流畅无碍地交流。

  赵勇列举了两地很多不同:生活方面,粤菜非常可口,北京人容易接受,而香港人来北京则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 北方饮食;香港的文化古迹和学院远不如北京多,但香港更加国际化,金融行业优势明显。

  在商人看来,北京和香港的经商环境自然有些不同。赵勇说:“香港人务实、敬业、守信用,公司的经营业更加国际 化,经常动用审计、律师等力量;而北京人比较爽快,能在短时间内做出决定,公司经营依靠个人谈判更多一些。不过近些年 ,北京的公司经营也在慢慢国际化,越来越重视审计、法务等环节。”

  尽管赵勇对于香港充满好印象,他还是选择回北京发展。对于香港的好,他觉得自己只是一个观赏者,还不能完全投 入其中,而自己的故乡——北京,充满了发展机遇。

  1989年,赵勇听从母亲的意见加盟富华国际集团,负责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开拓北京市场,也是这一年,赵勇定居 香港。

  对于自己到底是“北京人”还是“香港人”,赵勇回答很简单:“我应该是香港的北京人,我一说话,他们就知道我 是北京人。不过到底是哪里人都不重要了,回归之后,我们都是中国人。”

  渐行渐近的京港

  香港回归前,并非所有人都怀有同样期待的心情,有些人心生担忧,赵勇身边就有这样的朋友,他们移民去了澳洲、 美国、加拿大等地。

  “他们卖了房子离开香港,现在想回来,他们后悔了。”赵勇说。1997年之前,大陆人想来香港,香港人想去外 国;回归之后,内地成为大家争相谋发展的目的地。

  深怀故乡情节,赵勇事业的中心业已转入北京,他对于香港的感情同样深厚。“现在我至少每月去香港一次,熟悉香 港一举一动。”赵勇说,他的四个孩子中有三个是在香港出生的。女儿小的时候,赵勇问她:“在北京、香港、悉尼的家,你 最喜欢哪一个?”女儿给出的排序是:香港、悉尼、北京。她说北京太干燥、风沙大,而且没有好玩的地方。

  现在北京读高中的女儿,将自己的排序更新为:北京、香港、悉尼。北京由最末排到最首,原因在于:在北京,她有 好多相处很好的同学,生活比以前便利很多,活动也很丰富。

  女儿给出的最新排序,也是赵勇觉得用心良苦教育的成功。在女儿读二年级的时候,赵勇决定将她从香港转到北京的 小学,接受中文及传统文化教育,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是一个没有故乡概念的人。

  这些年来,赵勇对于北京发生的变化深有感受。“奥运会对于北京的城市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污染源的治理、气候 、绿化、交通条件的改善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对于京港两地的未来,赵勇如是说:“大陆发展对于香港经济的带动作用将越来越明显,而香港在金融业、餐饮业、 酒店业等方面有许多发展的经验值得大陆借鉴,因为大陆的发展层次在逐步提高”。

  “有一些香港人对于大陆还比较陌生,他们如果来大陆旅游的话,不一定都是去南方的城市,可以多来北京转转、看 看。”赵勇介绍,作为香港人的生活文化标志,香港马会已经选择把大陆第一家会所设在了赵勇开发的北京金宝街上。

  “现在到处都使用空调,差异的感觉已经不明显了”赵勇打趣说,显然,在赵勇心中,北京和香港的界限已越来越模 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