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突破父亲建筑理念的局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9日11:16 外滩画报

  2001 年,贝聿铭带着贝礼中来北京推介中国银行总部的设计。有记者要给贝老拍照,贝老总是叫上儿子。这座建筑位于北京西单,地处北京新金融地带的入口。东边,跨过西单大街是这个区域唯一的公众绿园;南边即长安街。在中国人眼中,长安街就有如华盛顿特区的宾夕法尼亚大道。

  贝礼中说,当初设计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这个工程位处北京历史悠久、规划布局完整的明清古城内,并紧邻中南海、故宫,如何才能保证银行风格和周围的古建筑以及古城环境相一致?贝礼中的解决办法是:园林、石头和简洁线条。

  建造这个银行使用了55 万平方英尺石头,这相当于一座55 层楼高的摩天大楼所需的用石量。为了在北京多沙的气候里保持本色,贝礼中选用了浅黄色的石头。整个建筑物就像一个中空的大矩形,中庭设计成了一个高达十一层的四合院;庭中收纳了传统的中国园林、流水、岩石、竹子,以简洁的形式、可亲近的尺度将大自然风貌融入现代建筑中。

  当时,很多人得知主设计师是贝礼中之后,发出了很多质疑声。有人认为,建筑的外形像极了贝聿铭上世纪六十年代设计的美国国家美术馆,而内部的园林构造则和贝聿铭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作品香山饭店如出一辙,玻璃结构就类似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贝聿铭设计的香港中银大厦。“整体感觉是继承有余而创新不足。”有人尖锐地指出。

  对此,贝礼中并不否认自己受到了父亲的影响,“我目睹了父亲漫长的职业生涯,我看着他的作品从图纸到模型直到最后的建筑建成,自然而然学到了他对建筑空间、道具、光线和阴影的处理方法,而且在我的理念中加以强化。假如我看到他设计的窗户外形和色彩很好,我就会对自己说,下次可以再用。”

  贝礼中说,作为一个独立的建筑师,他必须突破父亲建筑理念的限制,开创自己的独立风格。所以,他尝试很多父亲没有尝试过的设计,他说他正在设计的一座澳门剧院就有新突破,“它的表面是独一无二的”。他很推崇新技术的发明给现代建筑带来的可能性,比如“水立方”。“今天,你可以用电脑技术和材料技术达到十年前想都不敢想的目的,这是一个新的方向,建筑师必须学会如何利用新技术。”

  B= 外滩画报P= 贝礼中

  B:你从父亲对工作的态度那里学到了什么?

  P:他对待工作很严谨,他作品的品质和一致性,是他一直以来秉持的标准。他从来不会让他的同事、雇员失望。他的这些品质也是鼓励我一直坚持下去的原因。

  B: 贝老对人要求严格吗?

  P:他对人要求很高,但他从不强制别人非要完成他的任务。他希望你尽全力,希望你学到东西,希望你小心谨慎,希望你知道怎样才能有好的设计,但是他不会强迫别人一定要照他的意思完成任务。因为他知道凡事都会有很多解决办法,有时你可以提出更好的办法,他很开明,如果你的建议更好,他愿意采纳。为了造出质量更高的建筑,他欢迎有天赋的人聚集在他周围,以保证他的公司永远处于高水准。

  B:贝老表达过对你的期望吗?

  P:我想中国人不是很善于直接表达,他的期望都包含在行动里,包含在他为人处世的方式里,但他不会说出来。

  B:在贝氏建筑事务所,你和哥哥贝建中怎么分工?

  P:我们各自有工程,各自对自己的客户负责。建中在医院建筑设计方面比较有优势,至于其他设计,我们没有明显的区分。

  B:在你们的新项目中有一所医院——洛杉矶大学加州分校的罗纳德?里根医学中心。加州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地区,医院抗震的难度在哪里?

  P:在加州的抗震标准中,医院比其他建筑的抗震要求更高,因为医院不仅不能在地震中倒塌,还要在地震后仍然能运作。地震波的传递形式有纵向也有横向,而医院要在各个方向上都保持稳定。因为我们没有办法预测医院所在的地震波的传播方向,所以设计时,必须保证医院能抵御各个方向的地震波。我们还要保证当医院的部分结构被震倒时,其他部分还可以工作。

  B:我发现贝氏建筑事务所的高楼项目并不多。

  P:我们也有一些高楼建筑,在沈阳,在迪拜,还有一些项目我现在还不能告诉你。

  B:你怎样评价上海陆家嘴地区的摩天大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刚刚建成,“上海中心”也已在规划设计中。

  P:我不得不说,一开始陆家嘴摩天大楼的发展并不是很好。20 年来,陆家嘴的高楼质量有了很大改进。但它在环境方面还有一些问题,不是十分适合工作和居住。因为每座高楼都高高矗立着,几乎都是背对背;这其实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每幢楼都想把自己和周围的其他建筑区别开来,都想与众不同。

  B:现在,全世界涌现出很多外形稀奇古怪的建筑,你对这类建筑如何评价?

  P:同样,它们也是想显示自己的独一无二。在我看来,很多标新立异的建筑都是没什么意义的,它们造价昂贵,但可能过不了五年就没用了,所以我不知道建筑师建造它们的目的是什么。对于很多人不惜代价造这样的建筑的做法,我持怀疑态度。

  B:那你对超高大楼的态度呢?比如迪拜的世界第一高楼,还有些建筑师提出的通天塔概念。

  P:从这些建筑自身的角度来讲,我觉得它们是错的。它们单单是希望成为最高的建筑,人类对高度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但是这些建筑住起来是否舒服?人类喜欢在那么高的地方工作和生活吗?喜欢生活在云层中吗?这些问题是我们必须思考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