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环节三:经济制约下的技术手段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0日09:42 南风窗
环节三:经济制约下的技术手段 对于西部的偏远县、乡以至农村而言,由于整体社会收入水平偏低,且缺乏必要的建设监管制度,客观的经济基础对人们产生主观限制,他们只能走上少花钱、凑合着办事的路子。地震之后,以遭灾程度各异为表征的城乡差距于是随之显现。 自震区一路走出来,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杨庆山说,灾害景象中,可以看到地区差异、贫富差距的影子,房屋“好的很好,差的很差”,有的完好无损,有的则倒得不成样子。 6月4日访问归国,杨庆山旋即随团奔赴震区。他们以成都为大本营,铺开三条考察线路,分别是都江堰一条、汉旺一条、红白一条。这位知名结构专家说,灾难的出现,有一些虽然是技术问题,但背后实是经济因素所致。比如学校校舍倒塌,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但计划要盖足够多的房,设计人员只能想办法节省。控制造价,压缩成本,质量就很难保证。 他的同事周长东也说,四川地区的经济状况毕竟不如沿海城市,因为穷,抗震设防等级并不高,有的是6度,有的是 7度。抗震设防烈度低,砖混结构房屋所要求的构造柱和圈梁的设置就少,而砖、沙和石材往往就地取材,造价相对便宜;如果要提高设防烈度,则钢筋和混凝土的用量增多,成本提高,“对贫困家庭来说,增加一两千块钱也不是个小数目”。 其他专家也有类似感受。在震区呆了两周的肖从真,有一次走到龙门山镇探访。那个镇位于因这次地震而著名的龙门山地震断裂带上,其中有一个叫宝山村的村子,自称要建设“西部第一村”,据说固定资产达到16亿元。有了钱后,房子盖得漂亮、结实,地震后老房子倒掉了,新房子却还在。 “经济实力提高了,才可能按规范去投入。”肖从真说,至于技术问题,都是有办法解决的。 在他眼里,有那么一批被“精打细算”建出来的房子。建设资金要么可以保守地建一层,要么可以冒险地建两层,建一层不易倒,建二层易倒。可是,但凡人都有侥幸心态,总觉得地震概率不高,于是建了两层,又不按照规范操作,结果招来灭顶之灾。 在绵阳现场,肖从真看到,有一座房子整体结构都不算坏,唯独楼上的一座塔楼快要倒塌,检查之后发现,下半截都挺好,就是塔楼里省了4根3米长的柱子,这就节省下多少钱了呢——大概5000元左右,“这就要倒了,倒了就要死人。这样省真是可悲。”他说,他们这一次在震区现场深切感受到,哪怕墙上有手指头那么粗的一根钢筋,有时候那就是救命用的,“就省了这么一根钢筋,一条人命就只值这么一根钢筋?” 然而,固有的社会经济问题的解决,从来不是挥手即去的易事。缺少资金,这几乎是过去多年间震区群众筑屋安居的一个限制条件。问题是,在经济实力不够的时候,少花钱是否就意味着不能盖出有质量的、牢靠的房子? 工程专家给出了部分答案。目前在国外较广泛采用的一种隔震技术,是在楼房的基座中垫上一层橡胶垫,当地震来临,这层橡胶垫可以将强烈的地震波过滤,从而大大削减大地撕裂时对于建筑物造成的威胁。这种技术现时在国内只被小范围采用,主要用于多层建筑。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曾有技术人员向一些项目做过推广。肖从真说,据他们测算,因为采用了这项技术,在北京一座六层高的楼房造价可能会增加100元/m2。 在这一次地震中,甘、陕两地存在一些采用了隔震技术的房子,前往勘察过的专家告诉记者,那些房子没有摇动,也没有毁坏。 此外,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的一位老师也发现,有一种“密肋结构”的房屋,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对于房屋的损害。这种结构主要是对柱子进行技术处理,增加柱子在墙体之间的分布密度,柱子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柱体细小但分布缜密。据说,较之目前房屋结构中那种粗而疏的柱子布局,这种结构的抗震性能好,投入资金少,而且还可以将许多工业废料循环利用到墙体上,比较环保。 在建筑技术改进的同时,能否给予贫困地区群众相应的筑屋补贴也值得考虑。进入震区的工程技术专家们对此也交换过意见。杨庆山认为,不能只是给钱,首要问题是提供技术支持,如果只是一味给钱,在缺少技术指导的时候,人们还是会走老路,可能会拿去买猪仔,仍旧按原来经验建房,问题不会得到解决。 “需要指导他们提高抗震能力”,杨庆山说,建造房屋的时候,建房主体可以将自己的大致想法报告给地方规划院、建设局的技术人员,寻求技术帮助,当房屋的设计符合标准并被审查通过后,接下来再谈政府补贴的问题。 周长东则提议,既然人们通常不了解建筑科学,政府完全可以考虑设计一套建筑结构图集,让需要建房的人免费拿去参考,以保证质量。“单独设计要花钱,他也没有这个意识。政府出图集,让他参照着建就行了”。 环节四:设计规范与施工进度 正规设计、正规施工,尽管并不能消除所有建筑质量隐患,但一直强调这一点的工程专家们表示,这会减低悲剧的范围和程度。 建筑工程在这些专家眼里是被作为“千年大计”看待的,虽然地震本身不足以直接对人的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但是不牢靠的建筑工程却可以。因此,在建造过程中,尽量保守、谨慎、细致,就变得非常必要。 在被划入地震破坏一类区的映秀镇,肖从真看到一座倒塌的中学,那座楼的底层已经全部被摧毁,基座失陷,二层以上楼体整个斜斜地插在那里,没有全部倒下去。他用照相机将这个场景摄取下来,“很不幸,这里边死了人”。 虽然这次地震远远超过了当地的设防烈度,致使许多可能质量并不算坏的房屋无法保存下来,但他认为,从学校的倒塌现场来看,建筑是合格的。当地建筑物抗震最高设防烈度是7度,但这次地震带来的烈度达到11度。地震发生时,除了底层受力倒塌,房屋整体完好,说明这座建筑设计、施工还是比较成功的——它至少能够确保二层以上多数人的生命安全。 他认为,要想保证所有建筑都能如此坚固和幸运,需要合理确定一个地区可能遭受的地震烈度,“这是工程设计的依据”。 一场地震将建筑物的美丽外衣尽数揭去,问题逐一暴露出来。在都江堰,周长东遇到一座尚未交付使用的商住混合楼,这座底框结构楼的底层功能是临街商铺,只有几根“鸡腿”式的柱子支撑,没有墙。地震之后,柱子碎裂,钢筋裸露出来,有一些已经断裂。但是房子没有倒掉。 周长东说,可以看出,施工质量还是可以的,否则底层可能会被抹平。但他对于该座建筑的设计不够满意,认为仅依靠底层几根柱子支撑整个建筑体是不够的,在柱子之间要适当增加几堵抗震墙,或者将底层柱子的截面适当加大,以便增强底层建筑的抗震刚度。 在另一处现场,周长东看到,一座连体建筑的一半已经倒掉,几块预制屋板挂在因为设置了圈梁而没有倒塌的另一半建筑上。此次地震因为预制板垮塌致使多人丧生,这种在唐山大地震中已使很多人毙命的结构形式,还没有退出建筑市场,目前仍在偏远农村和城镇被运用,但其整体性远不如现浇楼板的整体性好,即使过大的地震烈度令现浇楼板开裂,那也不至于一击即溃。周长东说,在地震高发区,应该尽量少用或不用预制板。 从工程专家们实地勘测搜集到的信息来看,震区内一些从前的设计和施工看上去趋于保守的建筑,在此次地震中经受住考验,没有倒塌。这些建筑提高了设防等级,或者进行了相应的加固技术处理。最重要的是,他们都还算比较规范。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的多地震国家而言,人们几乎没有办法躲开地震灾害。因此,重建工作需要避免重蹈上述诸多覆辙。 当然,建筑结构安全的根本还在于选址。北京科技大学防灾减灾学科博士生导师、土木工程系副主任宋波说,此次震害中倒塌的房屋与选址不够科学也有关系。 应甘肃省政府和该省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的邀请,宋波于5月末前往甘肃勘察灾情。当他们走到与四川接壤的陇南市武都区,放眼望去四周全是山。在这种恶劣环境中,很多人只好在山坡上、甚至泥石流潜发地域盖房子。不只是民居,当地气象局连同一些校舍也建在地势陡峭的一座孤山包上,被地震袭击得一塌糊涂。 宋波说,选址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孤岛附近可能发生的地震波传播放大与叠加效应。在那种陡峭山包上,场地效应会严重影响建筑结构安全。 由于震区的地理环境限制,没有更好的场所可以筑屋。宋波说,选址时需要参考相应的地质资料。重要的是一定要避开地震断层,新旧河道地带也要避开,水边的泥土是沉积的,容易松动。在他看来,因地治宜的规划和建设十分必要。 操之过急也是建筑大忌。宋波希望震区重建之时不要出现这种情况,否则会埋下隐患。他提醒道,目前震区是对口援建,援建方难免会受邀功心态影响而相互攀比,赶进度、抢时间不能有违建筑规律。 宋波曾于1991年赴日本做访问研究,在那个地震高发的国度里生活了12年,亲历了1995年的阪神地震及恢复重建的全过程,这个城市震后重建用了八九年时间,不急不徐,一切都按部就班。 建设进度快,效果未必就好。而在眼下,一味讲求速度的建设比比皆是,早前国内一些建筑就曾抢出“三天一层”的建设进度,风头出尽,殊不知背后埋下何种隐患。在建筑工程学界,说起来这是一件表露无知之事。周长东介绍,混凝土浇注之后,会有一个自然硬化上升的过程,为了贪求进度,一些工程会使用早墙剂等人工辅助手段,可能使需要7天的自然拆膜时间大大缩短,问题却可能由此积攒。 “大口号和大原则是需要的,但一定要脚踏实地干事儿”,宋波说,良好的设计企业和良好的施工企业需要协调一致,不能相互扯皮。验收环节也非常重要,在国外,每完成一道工序,验收时都要实地一一摄取细部影像,存入档案,以备非常。可在国内,有一些建筑现今可能连图纸都找不到。 这位防灾减灾专家告诫道,“所有环节都要做好,不能凑合。”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