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黄润乾院士称嫦娥一号每天发回多项数据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0日10:28 都市时报
突出贡献奖授予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黄润乾获奖300万元。 昨日,2007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颁奖。突出贡献奖授予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黄润乾,同时奖励300万元。另外,有227个项目获得自然科学类、技术发明类和科技进步类一、二、三等奖。 省领导白恩培、秦光荣、李纪恒、王学仁、杨应楠等出席会议。 秦光荣在会上说,近年来,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云南省的科技工作在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科技对全省经济社会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 会上获悉,云南将重点扶持20个省级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引导企业联合高校力量和其他科研机构,用5年时间,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云南特色的优势高新技术产业群,建成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全省科技进步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达到全国中等水平,进入西部先进行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300万元怎么花?全部用于科研 黄润乾透露,明年抚仙湖将竖起世界级太阳塔“做学问,要严谨;做科学工作者,最重要的素质还是严谨。”昨日,获得2007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奖的黄润乾接受采访时说。 着一身灰色西装的他,看上去很精神。说话的语速平缓,眼神中总是透着笑意。 记:做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黄:我是搞自然科学的,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客观规律和本质。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要艰苦努力、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埋头苦干。研究中一定要严谨,我觉得严谨刻苦是非常重要的。 记:云南天文事业是否具备很好的发展条件与前景? 黄:我们常说云南是一个生物王国,其实云南的天文资源也很好。云南的地理纬度很低,可以看见南天的很多星体,这个在其他地方的天文台是看不到的。这是一个很好的条件,在天气方面也是得天独厚,我们在中国找来找去,最终发现云南的条件是最适合研究天文的。比如丽江的台站,大气明净度非常好。 在丽江设的一台2.4米的望远镜,口径虽然不是最大的,但接收水平数世界最高。现在已经开始运行了,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想看哪颗星,只要发出指令,通过网络就能发送回来。其次,这个望远镜跟踪的精度相当高,比原来设计的还高,它可以跟踪一颗星星,2小时位置不发生任何偏移。可以说10年内,中国不会有同样口径的望远镜能超过这台,技术的先进程度很高。 天文观测分两种,一种是上天,把卫星放上去观测;一种是在地面进行观测。无论是在气象条件还是技术设备上,云南都是国内进行地面天文观测最好的地方。 记:接下来,您的工作重心在哪? 黄:再经过1年的时间,我们将在澄江抚仙湖建立一个世界级的太阳塔。这个太阳塔对太阳的研究将达到一个世界级水平。世界上能到1米口径的太阳塔只有一两台,这一台将成为世界第三台。而且我们在抚仙湖发现一个地方条件非常好,它的水温大都是保持不变的。 太阳天文塔将是我们天文台接下来一个最重要的事情。目前,设备已经做好了,现在放在南京,设备是我们国内做的,基建也在同时进行。 记:您下一步的研究课题是什么? 黄:我主要从事理论研究,研究恒星物理,在恒星物理里我又是研究双星的。下一步,我主要将致力于相接双星的理论研究。相接双星在物理物质之间都在相互交换,这种双星的研究是国际上的一个难题。我将把这次奖给我的300万元全部用于该项目的科学研究。 记:除做课题外,您还有哪些爱好? 黄:在学生时期,我是很喜欢体育、唱歌的。像合唱团、篮球队,是从中学开始到进入清华,甚至是在国外都会参加的。这么多年的科研工作做下来,我已经“呆”了(自嘲地笑)。现在,我还真不知道除了科研还爱好什么。不过,中国女排、中国乒乓球我还是很喜欢看的。奥运会开起来,羽毛球、乒乓球、排球我是肯定不会错过的。 黄润乾透露:“嫦娥”一切正常 昨日,中科院院士黄润乾透露了目前“嫦娥一号”的状况:运行一切正常。数据表示,“嫦娥”体内还储存了很多燃料,这些燃料足以满足“嫦娥”进行变轨,或者更接近月球。 “嫦娥一号”于去年10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近段时间,“嫦娥”的倩影似乎消寂在浩瀚的宇宙中。对此,有人猜测:“嫦娥”是不是出事儿了?对此,黄润乾院士解释,近期,“嫦娥”依然是每天发回很多数据。 他介绍,现在在云南天文台可以看见一个40米口径的望远镜。现在国内只有两台,一台50米口径的在北京,一台40米口径的在云南。“嫦娥”登月的数据基本上是靠这两台望远镜来传输,我们看到的月球图片、数据都是靠40米口径的这台。 现在,“嫦娥”体内还储存了很多燃料,怎么用的问题,专家们提出了各种方案。让它升起来再升起来,或者让它回来……“嫦娥”体内储存的这些燃料足以满足“嫦娥”进行变轨或者更接近月球。目前,这些方案仍在积极研究中。 新闻人物:天体物理学家黄润乾 黄润乾是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1933年12月生于北京,原籍湖南,1958年毕业于德国席勒大学。 长期从事恒星物理研究,在双星非守恒演化、星风激波理论、转动双星演化理论和星风物质损失等问题上作出重要贡献。先后建立了有物质和角动量损失的双星非守恒演化理论、有转动效应的双星演化理论、双星中碰撞星风激波理论。打破了本世纪初仍没有转动双星演化理论的现实,奠定了我国恒星物理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 本版除署名外 记者谭蓉 实习生速俊萍采写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