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横渡珠江突破环保困局任重道远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1日09:35 南方报业网

  广州昨日公布了横渡珠江的日期,本月19日,3000人将循例下水。这是继前年和去年之后,广州组织的第三次渡江活动。从公布的信息看,起点、距离、规模等横渡的要素都与上两年差别不大。同样,为确保游泳区域的水质达标,一整套临时污染防控方案已经启动,珠江两岸相关的污染源也被纳入全天候监控。当然,责任部门仍然强调,目前的水质还不宜天天游珠江。

  珠江是广州的母亲河,广州人对横渡珠江或戏水中流有着浓厚的情结。谈及这个话题,往往触动那些带有集体记忆的历史场面。上溯20多年,珠江还没有遭到污染,正可谓一江春水两岸风光。及至后来,水染污不断加重,逼迫广州人不得不放弃引以为豪的珠江漫游。而恢复珠江游,一再提醒广州城史上曾有的荣光,以及荣光不再的遗憾。这种剧烈的比照,则为横渡活动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心理。

  除了市民的齐声应和,在技术层面治理珠江污染也是广州主政者着力推动的事业。他们致力于“八年江水变清”的艰巨目标,成果也是可圈可点的。过去五年,珠江广州段水质从劣Ⅴ类持续优化,去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Ⅳ类标准。此间,横渡珠江计划因势利导,作为绩效的验证方式被付诸实施,融合了政府治水与民间戏水的双重意愿,体现了对珠江、对广州、对政绩的多方面诉求与认同。

  正因这些需求和理想做基础,横渡珠江越来越接近于一种仪式。历经三届操作,它的各种细节与程式越发完备,尚待终极认证的价值得以不断阐释,并与社情民意相交织,与城市的今昔相互掩映,总之是活动的仪式感越来越强烈。原本日常化的游泳因环保的不堪而萎缩,但又以倡行环保的名义演化成一桩盛事。民众民间、官员官方乐见其成:以横渡的名义向珠江的历史致敬,以仪式的姿态昭告当今情形。

  横渡珠江的仪式建立在它的意义之上。对于意义的内涵,市长提供过标准版本的解释,即:检验治水的综合成果,表明继续治污的决心。横渡是试金石,也是宣言书。作为一种仪式,它的生命力恰恰来源于充沛的意义,如果要求意义常在常新,则必须依靠治污的有效行动和长期效能。换言之,仪式的勉励功能是否成立,要视珠江的环保进步来定。假若环保徘徊不前,横渡仪式就成了空架子,拆也拆不得,立也立不稳。

  这些担忧并非是要冒犯横渡的严肃性,也非为泼冷水,而是基于珠江环保的困局。它一日不得消解,横渡就无法理直气壮地弥补价值缺憾,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仪式的意义流失问题。珠江水质虽有净化,但跟往年一样,横渡活动依旧采取了非常措施,控河涌、测排放,还得借助天时赠与的丰沛流量以稀释污浊。整套的严控方案“创造”了横渡仪式所需的水域和水体,成为活动的前提条件,足令仪式尴尬。

  如此,横渡的仪式感就有自行消解的危险,起码它的作用会发生摇摆。它到底是展现环保成就的年度大策划,还是暴露广州环保现状的年度总提示?横渡仪式即将书写第三章节,左右的犹疑显见加重。重现一江春水的历史画卷艰难丛生。珠三角联合治污不失为治本之策,但碍于地方利益,合纵连横的治污战略陷入困顿。而广州地域内,200多条河涌虎视眈眈,其中为数众多的河涌治污未提上日程。

  江水流动制造污染的诡谲之态,而在城内外及上下游的整体牵制中,广州治理珠江任重道远。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除了整治,除了向前,广州别无选择,早已断了退路。珠江浩荡,曾经的汤汤清流构成现今的环保压力。下周的横渡仪式会再次提供一种需求,以告慰过往的环保努力,激励未来的治污斗志。无论如何,仪式不是最重要的,广州要冲破现实的环保困局,向历史和理想看齐。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