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七天内进行两次尸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2日02:25 央视《新闻1+1》

  主持人:

  我们来看6月22日,就是这位女中学生溺水身亡,然后一直到6月28日发生这件事,中间有七天的时间,我们看到这七天的时间里面当地进行了两次尸检,但是最后还是没有避免。

  白岩松:

  我用的是六天的概念,所以叫痛心于这六天,从22号到28号,因为它虽然是发生于凌晨,可以用七天的概念。这是一个非常让人痛心的过程,你看从6月22日这个女孩不幸的身亡,一直到28号,这是在目前这个事件到现在为止19天左右的时间里面,间隔时间最长的一段,用充裕的时间去做一种更好的解释、沟通以及处理,但是没有。

  主持人:

  但是岩松,你看,它做了两次尸检,从这个数量上来说,不应当说当地没有进行反复的……

  白岩松:

  但是很重要的时候,这个时候人的心态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个尸检建立在别人对你强烈的不信任的基础之上的时候,请问这样的尸检能够取得什么样的结果?两个小小的细节,一个细节是在当天孩子落水了之后,半夜他的哥哥就报警,然后去找警察,警察来了,用电筒晃了两圈说“夜太深,太黑”,回去了。将近天泛白的时候,孩子的尸体被捞上来,又去找警察,警察说太黑不去,一个细节。

  第二个细节,中间又给几次地斡旋,最后的一次是与县里面的老干部去斡旋,条件基本谈妥,但是到了28号的时候,孩子的母亲不干了,说我们不能这样就处理了,用钱就解决了,这个时候主管的一位领导决定,28号下午两点半处理孩子的遗体。一个半小时之后,这个群体性的事件就开始上演,这个事情是不是又是一个导火索,如果这个时候你意识到了被害者的家属,并不接受这样的一个斡旋的条件的时候,我们采取更加细致的工作,六天多的时间完全可以把很多的工作做得更细致。我们接下来往下看,接下来很多事情那种转变的过程要比六天短得很多,所以我非常痛心

  主持人:

  事件的起因是这样一个六天的酝酿,然后就是到了28号晚上,这件事情发生以后,当时我们可以看到网上迅速地在第一时间,不是由官方提供的,而是由当事人,比如在现场的一些人手机、相机拍摄到的一些画面还有摄像的图像。这种事情发生之后,接下来政府应该说速度也就开始提速了。

  白岩松:

  提速,这就涉及到了我说的“困惑”于三天,但是这个“困惑”也加一定的引号。我们可以看,贵州的省委书记6月30日的时候就到了现场,他的第一次表态更多的针对性还是针对少数黑恶势力群体性地挑衅政府、公安系统等等。但是我们注意到过了仅仅三天的时间,到了三号的下午来召开这样会议的时候,在贵阳召开关于这个事情阶段性处置情况汇报会的时候,同样是石宗源书记,他的口风已经发生了很重要的变化。他在说,这个事情真正背后的导火索是什么呢?是瓮安县在矿产资源开发、移民安置、建筑拆迁等工作中侵犯群众事情屡有发生,而在处置这些矛盾纠纷、群体事件过程中干部作风粗暴,工作方法简单,甚至随意动用警力,工作不作为、不到位等等。那么这个事情是在背后的导火线是什么呢?我们看,石宗源书记的第一次表态,我们回头去看,是不是看到了一种表象。而且还有一个值得分析的事情,在7月3日的时候,就像我刚才说的这个会的时候,先是一个常务副书记做了解读,接着是原县委书记做解读。在县委书记做完情况汇报之后,7月3日,请注意,石宗源立即做了这样一个评论,在现场他说:“你自我批评少,解释情节过程多,分析原因少。”第二天7月4日,原县委书记就被罢免了,有可能跟头一天,被石书记认为的你大部分都在解释,自我批评很少,是有很大的关系,推卸责任。

  主持人:

  你看通过刚才你6月30日晚上的时候,石书记当时就提出对这件问题是一个定性,但是在7月3日的时候,这种稍微发生了一些变化,你怎么看待这种变化?

  白岩松:

  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一个了解了更多的事实的真相之后,对这个事情有了更加清晰和准确的判断,由表象看到了肌理,我为什么刚才要特别举3日,同样是这个省委书记在做报告的时候,省委书记就打断了它,批评了它。回头去想,30日省委书记刚刚到达县城的时候,按正常的工作规矩,应该是县委书记、县长和有关的人汇报,那么这种汇报到了三天之后都没有发生改变,我们可以想像,当时向省委书记做的汇报又是什么?更多的恐怕也是解释性的语言,否则也不会有迅速的省委书记就开始去跟普通的百姓沟通,开始他意识到这个问题,不像县委书记说得这么简单,开始去了解更多的真相,也因此为三天之后有了更新的定性,更深层的看到了肌理的问题,做了更好的铺垫。所以我说困惑于这三天,不仅仅是我的困惑,恐怕也是书记,省委书记本人的困惑,我听别人说的事情和看到的表象的问题,和真正背后的肌理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主持人:

  听你说到这儿,我们不得不加入一个细节,你刚才说这三天让你困惑,但是是什么让石书记在某种程度上解答了这种困惑,我觉得有一个人,他所说的话应该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就是原公安局的局长,他在曾经跟媒体谈到起事件的时候,说了很多真话,但是后来媒体在分析他所说的真话有几个前提条件,第一个,他得了绝症,第二,他已经被免了,再有一个,他对自己的政治前途已经不抱信心了,可能只有在满足这三个的前提下,他才会跟他的上级说出事情的真相。

  白岩松:

  其实还有,省委书记到了瓮安之后,还到了离公安局很近的店里面去跟很多普通的百姓去聊,新华社专门发了这样一个消息,甚至新华社文字里面都用了,后来在聊的过程中,当看到当地老百姓那么没有安全感,石书记的眼泪都快下来了,用了一句话叫“瓮安不安”,这是石宗源书记在6月30日到7月3日之间来在瓮安调查情况所了解的,听到了更多更多的真话,他当然也在困惑中会去思考,这个事情真的像表象汇报得这么简单和看到的这么简单吗?

  主持人:

  而且媒体报道的时候,石宗源和当地的一个人在交流的时候,石宗源问:“你叫什么名字。”他不说,石宗源问:“你不相信我,你是怕报复。”这个人说:“我相信你,你是大官,但是你住在省城,你不能天天来保护我,你在我们安全,你走了我们找谁?”

  白岩松:

  所以正是这样的一系列对话,完成了困惑和解惑,最后有了7月3日更加清晰的一种看法和决定,我觉得这是这三天的一个很重要的变化。

  主持人:

  7月3日,这个事件基本上清晰了,然后7月4日当地原来的班子就被免职了,7月5日,新的县委书记和新的县长就走马上任了。

  白岩松:

  所以我就说,我看到了后来的感慨的两天和喜悦的一天,为什么会说感慨的两天?大家注意到这个事情28号发生,29号新华社发了一个308字的稿子,刚才我们已经看到了,已经开始报道它,到7月1日的时候,瓮安“6.28”事件首次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你要知道,瓮安事件之前的谣言非常多,但是就这两天的时间,从29号到1号,更全面的报道,当地的媒体也大量地报道,再次证明两个,第一个谣言止于信息公开,因为我非常感慨于这两天,那么多的谣言,她的叔叔是被公安打死了,孩子是被强奸,等等很多这种因素,但是这个谣言慢慢在真实的,新闻更公开透明的发布之中开始减弱,谣言止于信息公开。

  第二,负面事件公开透明报道之后,会产生正反馈,这仿佛是一个很专业的说法,但是透过大地震,透过很多很多的事件都证明了这一点,仿佛的负面事件,你越快地进行了公开和透明的报道,得到的反馈反而是正面的,不隐藏,不盖盖子,等等,因此这两天的变化我觉得看到了一种2008年非常重要的很积极的变化,我觉得一个谣言止于信息公开,二是负面事件,越是公开透明快速地报道,越产生正反馈,我觉得这也是中国今年稍候还会思考的东西。

  主持人:

  而且我觉得在信息公开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由媒体进行信息公开,在当地省委的带领下,他们应当说采用了一个信息公开小组。

  白岩松:

  29号就开始了。

  主持人:

  是,在网上一旦出现假话的时候,他们组织人把真情告诉发言人。

  白岩松:

  但是这依然,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一个更加主流、更全面地把真实的信息公开,我这插一句话,我们经常以前会用这样一句话,不明真相的百姓怎么怎么地,我们如果想让不明真相的百姓不误参与很多我们不希望参与的事件中,为什么不更早地让他明白真相呢?

  主持人:

  明白,不明真相的百姓为什么他们会不明真相?

  白岩松:

  所以这句话非常重要,负面事件公开透明,快速报道之后,一定会产生正反馈,这是我的看法。

  主持人:

  好的,我们的讨论稍候继续。

贵州瓮安打砸事件

第3次尸检确认瓮安事件少女系溺水死亡 专家详解

导读:6月22日,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17岁初中学生李树芬被发现死于河中,公安机关
作出“自己跳河溺水身亡”的结论引起不满,最终导致6-28群体性暴力事件发生。7月
9日,第三次尸检再次确认李淑芬系溺水死亡。[视频]

死者及当事人简介

  • 死者:李树芬,女,1991年7月出生,汉族,瓮安县玉华乡雷文村泥坪组人,瓮安三中初二学生。父亲李秀荣,母亲罗平碧,均为瓮安县玉华乡雷文村泥坪组村民。
  • 当事人:陈某,男,1987年6月出生,汉族,瓮安县草塘镇那乡村岩门组人,在瓮安县纸厂打工,系死者李树芬男朋友。
  • 当事人:刘某,男,1990年1月出生,汉族,与陈光权为同村人,现在瓮安县纸厂打工,系王某男朋友。
  • 当事人:王某,女,1992年7月出生,汉族,瓮安县三中初二年级学生,与死者是同班同学、好友,系刘某女朋友,父母为瓮安县贾家坡组村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