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纪念:93岁老人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4日14:01 北京晚报
改革开放30年纪念:93岁老人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
人民日报头版刊载十一届三中全会新闻

改革开放30年纪念:93岁老人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
为期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成功召开作了充分准备

改革开放30年纪念:93岁老人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
京西宾馆——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址

  “我自始至终参加了中央工作会议和三中全会,作为这次历史转折的见证人,我觉得应该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和自己当时以及现在的想法写下来。”于光远老人今年93岁,是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在《1978,我亲历的那次历史大转折》的自序中,老人说,那次历史转折,“对于今天和未来有用,甚至宝贵”。

  诚如斯言,30年前,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经济建设为中心与改革开放的基调,如同春风一般吹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

  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回望那次“改变中国命运”的会议,每个国人都有着同样的感受——是感慨,更是感激!在此,本报寻访到当年给十一届三中全会站岗的警卫连连长、当年在京西宾馆的服务员,他们讲述了一个别样视角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冬去春来之会

  出席三中全会的中委169人

  1978年12月18日,即将迎来冬至的北京异常寒冷。

  何训祥,北京卫戍区某警卫团原团长,今年63岁,当年任某警卫连连长,带领全连官兵参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警卫执勤任务。

  随着一声清脆的哨音响起,何训祥和全连官兵闻声而起,提前一小时起床,因为他们知道当天一个重要的会议即将在警卫目标京西宾馆第一会议室召开。如今的第一会议室依然保留着当时的模样,墙上还悬挂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八个大字。当时何训祥他们还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会议,“只是从提供的会议资料上看到出席会议的高级领导很多”。

  清晨5时,闹钟刚响两声,张丽华也爬了起来,随后和一帮姐妹们赶往京西宾馆第一会议室布置会场。张丽华今年54岁,30年前,她是京西宾馆会议科服务二组的一名服务员。张丽华也并不知道当天的会议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老有中央领导在那儿开会,也都习惯了,所以一切都是按照往常来准备的。”

  作为亲历者,于光远不仅晓得会议的重要性,更了解会议的来龙去脉。他在书中回忆道,在三中全会之前举行了一个中央工作会议,“三中全会举行的日期为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为期5天;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举行的日期是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为期36天,中央工作会议举行的时间为三中全会的7倍。三中全会是正式的中央委员会会议,中央工作会议为三中全会做好了充分准备。”

  根据于光远的回忆,18日那天,他到京西宾馆的第一件事就是研究三中全会的参加者和列席者的名单,“实际出席三中全会的中委169人,占中委201人的84%”、“列席的有9人”。

  呕心沥血之会

  代表挑灯夜读文件

  18日上午8时许,一辆红旗轿车驶进京西宾馆车库,这是第一个到达会场的车辆。何训祥见华国锋同志下车后径直向电梯走去。没过多久,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同志相继进入宾馆3楼会场。

  当天的会议是“整天阅读中央工作会议文件和传达闭幕会上邓小平、叶剑英、华国锋的讲话”。“邓小平的讲话由于精辟地、全面地论述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任务和组织问题,出席者都知道它实际上就是这个全会的主题报告。”于光远在书中这样回忆。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实际上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在张丽华的眼中,爱思考的邓小平开会期间也爱喝水,那时候规定两小时的会议期间每20分钟续一次水,细心的张丽华发现,每次给邓小平续水的时候他的杯子都不是满的,“他讲话多,喝水自然要多一些。”

  和邓小平一样,与会其他领导和代表都在为中国发展之计而努力着。夜深人静,寒风料峭。站在哨位上的何训祥却看到,京西宾馆几层楼的房间仍灯火通明。他知道,那是与会领导正在挑灯夜读,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

  思想解放之会

  代表们发言踊跃讨论热烈

  张丽华和叶剑英元帅最为熟悉。

  虽然张丽华是天津人,但天生长了一双深陷的眼窝。叶剑英祖籍广东梅县,看到张丽华南方人标志的深陷眼窝,就给她起了个外号叫“小广东”。就是这么一个爱开玩笑的叶帅,张丽华却感觉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期间,他的表情和大多数人一样很是庄严肃穆,“从这点就能看出来,会议有多么重要。”

  于光远在《1978,我亲历的那次历史大转折》中特别提到了叶剑英,该书第十篇的标题就是《叶剑英功不可没》。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好充分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叶剑英提出“摆开了讲,免得背后讲”,并对邓小平进行了鼎力支持,在会上还提出要培养接班人的建议。他更是提出“勤奋学习,解放思想”——“有的同志还是前怕狼后怕虎,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就是思想不解放,不敢往前迈出一步。怕什么?……如果讲怕,不怕中国贫穷落后,不怕中国人民不答应这样的现状?”

  的确,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是以1978年前后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及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说起“思想解放”,张丽华记得,那时的会场,每个代表都在聚精会神地听啊,记啊。在小组讨论会上,代表们更是畅所欲言。“都很踊跃,有的代表发言多了,喝水就多起来了。”当时给代表们续水的不同于主席台的大暖瓶,而是大铝壶。

  踊跃不止在会上。在会议休息期间,何训祥看到这样的场景:与会代表三三两两走出宾馆,结伴在院子里散步。有的边走边讨论,有的边说边用手比划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精神焕发,面容里透着兴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