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得云开见日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6日12:11 《环球人物》杂志

  有人对陈云林和江丙坤进行过对比,发现他两人竟然有很多相似之处。两人都是由“经济专才”半路出家的“两岸关系问题专家”,而且当初学的都是农业。两人的工作作风都以干练和务实著称,仕途上又都属于“老来红”式的人物。

  今年67岁的陈云林,是辽宁黑山县人。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在东北工作近30年之久,从齐齐哈尔市一家化工厂的技术员,一路苦干,由厂长、市长等,历练成黑龙江省常务副省长。

  1994年1月,陈云林突然从黑龙江“空降”到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出任副主任,并于3年后被扶正。对于这位没有对外事务经历官员的履新,台湾方面一直没有“看懂”就里;而大陆一些研究人士认为,当时两岸经济交往日趋频繁,国台办急需一位懂经济的高官。从此,陈云林在国台办一干就是14年。

  今年76岁的江丙坤,出生于台湾南投县一个贫苦农家。在家中八个孩子中,排行最末,自小父亲举债供他读书。后来江丙坤赴日研修,在东京大学获农业经济学博士学位。

  直到50岁时,江丙坤才升到驻外“经济参事”职级。1982年,他原以为升迁无望,打算退休。出乎意料的是,在时任“国贸局局长”萧万长的力荐下,江丙坤得以返岛出任“国贸局副局长”,此后仕途春风得意,从“经济部长”一直干到“立法院副院长”,几次和“行政院长”一职擦肩而过。江丙坤工作一丝不苟,事无巨细,喜欢亲自过问,经常直接打电话给办事的科员,因此人称“江科长”。

  2000年国民党“下野”之后,年近七旬的江丙坤开始投身于国民党智库工作,并在两岸经营“党对党”平台,与大陆开始了频繁接触,直至这次“陈江会谈”的成功举行。

  “拨得云开见日来”

  江丙坤在结束会谈回到台北后,本刊专访了他,对他本人及这次会谈的相关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环球人物》:您是何时接触两岸事务的,现在还有什么印象?

  江丙坤:说老实话,我与两岸事务的渊源并不深。2003年,我还在“立法院”当副院长时,“立委”庞建国力邀我出任“台湾产业共同标准推动基金会”董事长,致力海峡两岸提升信息产业的创新能力,建立高科技产业交流合作的渠道与平台。这样,我才有机会经常到大陆参加各种交流活动,也慢慢熟悉了两岸事务。

  《环球人物》:台湾人都知道,凭您的资历和才干,应该是“副总统”或“行政院长”的人选,现在却出任了海基会董事长,您对此有何感触?

  江丙坤:这也许是我早年任“经建会”主委时的理想了。只是我后来退出了行政体系,到“立法院”当了一名民意代表(“立法院”副院长),这也很好。其实,陈水扁当年也很重视我,要我在他的“政府”任职,但我坚守“士大夫无私交”之道,拒绝了他的好意。

  如今,我年龄大了,如果能在后半生参与一些两岸事务,像辜振甫先生那样,通过沟通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做些事情,也是值得的。马英九先生曾对我说,他要推动两岸和解,“需要你来推动这些政见的实现”。所以,我觉得肩上的担子和十多年前辜振甫先生比起来并不轻松。

  《环球人物》:台湾方面对这次会谈是否满意?马英九先生如何看这次会谈?

  江丙坤:这次到北京与海协会进行两会会谈,所获得“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两项主要协议,可以说是两岸近60年来最重大的突破性成果之一。因为这是两岸会谈获得的最具体的成果,也是两岸关系“转暖”一个重要的起点。马英九先生对此成果也表示非常满意。我为能完成这样的历史使命而感到自豪。

  《环球人物》:请您谈谈两会下一步的打算和会谈时间表,您对两岸关系的发展有何展望?

  江丙坤:这次的两会复谈,仅仅是好戏刚刚拉开序幕。我们已邀请海协会今年10月到台北来进行再次会谈。希望下次在台北的会谈,能有更多的收获。所以,我们现在工作的重点,就是要为下一次的会谈做好准备。我相信“拨得云开见日来,两岸风雨都度过”的时代已经来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