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王旭明:我想做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发言人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8日05:43 中国青年报
6月25日,王旭明最后一次主持教育部例行的新闻发布会。资料图片 我想做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发言人 “我再傻也不至于不知道官场运行的规则。干这一行,能不说就不说,能少说就少说,往往是不说少说低调者才能升官。”但王旭明还是选择了“说”。 “中国教育成功论”、“教育买衣论”、“媒体无知论”、“名校生养猪论”……几乎每次,只要他出现、说话,都会被媒体、公众抓住尾巴,大肆批判,有人称他是给教育部“添堵”的官员,有媒体甚至曾公开发时评长文,要求王旭明辞职。 对于王旭明的离任,教育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王旭明平时表现随便了一些,自己发挥的东西多了一些。”该官员说,作为新闻发言人,对于政策的解读要求一是一,二是二,不让你有个性和任何自由发挥的空间。比如国办和外交部等单位的新闻发言人,每句话都是经过严格考量的,但王旭明在所有新闻发言人中显然是与众不同的。 到了告别的时刻,部里的一些同事并不掩饰对王旭明的看法。“在部里,这样善意的提醒太多了,很多人都劝我好好反思一下。”但在王旭明眼中,教育部门新闻发言人的义务之一就是提升大众的教育观念。 王旭明很喜欢在新闻发布会上点评一些媒体对教育工作的报道,有表扬,也有批评。他说自己是性情中人,看到好的报道,就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提到媒体对国家教育政策的宣传,他几次提到“媒体表现出可以理解的冷漠”,以至于在2006年9月2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他指出,国家为了让困难学生上大学,已经拿出几百亿元资助这些孩子上大学,建立了包括“奖、减、贷、助、免”的一套资助体系,而最近看到很多媒体还是在炒作个案,呼吁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这往浅了说是无知,往深了说是对国家政策的漠视。这段论述后来被称为“媒体无知论”。 事实上,王旭明有很多诸如此类的观点成为媒体抨击的对象。 “我的榜样是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他给我最大的启示是:立场是国家的,语言是自己的。” “但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官员的立场是政府的,语言也是政府的。这就影响了传播的效果。” “我希望做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新闻发言人,我想公众期待看到的也是一个能哭会笑、有着丰富情感的人,哪怕偶尔有一点失态,而不仅仅是政策的传声筒。” 在王旭明从事新闻发言人的5年间,各种场合中记者尖锐的提问他都面对过,但他从来没有使用过“无可奉告”这个词。“我以前当记者时有过被搪塞和推托的经历,因此我做新闻官时要尽可能不去搪塞和推托。”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抛下学生一个人先逃生的教师范美忠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而他在凤凰卫视节目中的自我辩白更是成为众人抨击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自己作为教育部新闻发言人也有可能会被问及对此事的看法。” 果然,在不久前中央电视台的一次节目中,主持人白岩松和他谈及范美忠的话题。对此早有准备的王旭明说了以下一段话:“一个人宁可不崇高,也不能无耻。”白岩松补充说:“更不能给无耻提供无耻的场所。”这是王旭明在电视镜头面前又一次“口无遮拦”地直抒胸臆,当时,他还没想到不久之后会有这场谢幕。 “在中国做一个和国际接轨的新闻发言人太难了!”王旭明由衷地感慨。2005年,他随团到美国访问,在和联合国前秘书长的新闻发言人对话时,提了一个问题:“您作为新闻发言人,除遵循一些共同的东西外,如不能讲假话等,您是如何展示自己个性魅力的?”对方的回答是以下的几个字“简洁、幽默感、适当把握分寸”。 “这些理念已成为我追寻的目标,我在新闻发言人的岗位上坚持到了最后一刻!”王旭明说。 本报北京7月17日电 舞台 王旭明 既然选择来 就先冷却永远的疑问 该还是不该 既然选择来 就大大方方勇敢走上前台 管他有一天是否会离开 唱念做打 兼收中外 旋转理想 演绎情爱 尽情炫他一段青春风采 也许不少赤诚纯粹在泰坦尼克倾覆时不再 也许不少热情执着在黄沙迷漫中不明不白 管他 既然选择来 也该把一种美丽心境携带 面向大海 春暖花开 2008年7月16日 (此诗系王旭明应一位记者朋友之邀而作,现经本人同意公开发表——编者注)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