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擦干泪,从头再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8日17:33 南都周刊
1995:擦干泪,从头再来
1995年9月12日,重庆针织总厂破产后,原该厂职工王晓燕在大街上自己设点卖饮料。

  文:蹇小兰

  20世纪80年代初那会儿,我时常在天气晴好的日子登山远眺,攀上家乡山顶部寺庙破旧的望江楼,遥望传说中的长江。扑入眼里的总是星罗棋布的矮小村庄和无尽的农田,但我相信,长江就在树木遮掩的那边。

  我不是诗人,而是个还在念小学的孩子,没有登临险峰一览壮美山河的雅意。我之所以不辞辛苦经常爬上家乡最高峻的山峰,除童年时光的闲暇无聊之外,更多的是心里装着一份秘密的向往和期盼,那就是向往着江那边姨娘姨父工作的大型工厂,盼望着衣着鲜亮的姨娘回来省亲。

  自从姨娘70年代中后期嫁给在药品生产厂工作的姨父后,也到厂里上了班。差不多隔年回来一次,每次总是给家乡的亲人带来崭新的布料、依然完好的旧衣服、各种药品、从未见过的精细白糖或者腌制的猪肉,当然还有各种美味的糖果。更重要的是,她出手慷慨,我们孩子时常可以从她那里得到5元钱,那可是天文数字!那时候一分钱可以买4块糖米球或者一块坚硬的水果糖,让我们在很长时间享受着放学路上的快乐。

  姨娘姨父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大字不识几个,只是沾了姨父的伯伯(市公安局局长)的光,进厂当了工人。80年代初期,刚刚蹒跚学步的小表弟穿着蓝色和红色的毛线衣,让我们摩挲羡慕不已,我经常烦恼地想,如果我也是非农户口多好,那样就不必放学后匆匆回家放猪放鹅或做其他的农活。

  这就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最后霞光里,城市与乡村、非农和农业的现实和心理的双重巨大反差。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中学大学,慢慢地淡忘了这些。姨娘依旧回来,但感觉中她的光景不比从前,有一年春节送她回去,可能是节日人情往费颇重的缘故,他们一家三口竟然没了路费,这给了我人生第一次真正的惊奇,让我在很长时间里有一种莫名的怅惘情绪。90年代我上大学期间,听闻他们的工厂效益不景气,工资甚低。后来姨娘早早地被提前退休了,姨父也赋闲在家无班可上。再几年,又得知姨娘在转制了的药厂看门,姨父在另外一家工厂烧起了锅炉,工资甚低,两人加起来不过七八百元罢,直到前几年完全退休在家。

  之所以絮絮叨叨地说我自己琐碎无聊的家族史,是因为无论是从社会学、人类学或历史学的目光来看,微观事件往往观照着宏大的主题,个人命运关联着民族国家的命运。姨娘姨父的人生履历,实际上就是当代中国数以千万计国企职工命运的一个小小缩影。他们曾经是计划经济的等级体制里一颗幸福的螺丝钉,但80年代中期启动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将他们铁打的饭碗推向了改革的熔炉。

  到1995年,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改制已经进行了近十年时间,此前30年大包大揽的计划体制如同崩塌的山崖,泥沙俱下。伴随着这种体制转换的过程,是痛苦的大量国企工人失业。在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尚处萌芽状态的情况下,为了安抚那些曾在国家企业里贡献了生命时光的工人,维护社会稳定,中国政府在这一年推行目标庞大的下岗再就业工程,以行政的力量缓解日益严峻的失业压力。而我的姨娘和姨父,如同遍布中国各地所有的国有企业工人一样,作为数量庞大的群众演员的一员,亲历了中国当代历史的变迁,他们荣耀过喜悦过,也痛苦过悲伤过,生命就在这样随着国家命运律动的节拍起伏沉浮中老去,如今拿着200来元的退休金,到郊区租种一块农民的菜地,重新拾起田园牧歌的晚年生活。

  1995大事记

  1月10日 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北京成立。

  1月20日 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安居工程实施方案》。

  2月6日 中国著名电影艺术家、文艺界领导人夏衍在北京逝世。

  4月10日 陈云逝世。

  4月16日 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部关于实施再就业工程报告的通知》。

  4月20日 共青团中央发出《关于开展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的活动的通知》。孔繁森被人民群众誉为“新时期的雷锋”、“90年代的焦裕禄”。

  5月6日 中国科协和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中国北极考察队首次完成了中国人自己组织的由企业赞助的北极点考察。

  9月 张爱玲病逝。

  10月30日 《国家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颁布,开始大力治理“白色污染”,广泛推广可降解的绿色塑料。

  11月16日 京九铁路全线铺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