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地震的大熊猫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1日09:42 央视《东方时空》

  遭遇地震的大熊猫

  记者:经过这唯一的简易的临时通道,就进入了研究中心大熊猫养殖场,虽然地震发生已经两个月了,但还是能够看到地震给这里造成的巨大破坏。许多依山而建的大熊猫圈舍,将近一半都被倒塌的山体彻底摧毁。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兽医院院长汤纯香:整个四周的山体很快在几秒钟内开始崩塌,像筛子筛米糠一样,满天漆黑,山体垮塌,山区森林很多树垮下来,泥沙满天地飞,整个天空是一片漆黑,然后飞石、断的树木还有泥沙加在一刻,什么都看不见。大家吓坏了。

  突如其来地巨大灾难,不仅吓坏了在那里的所有的人,大熊猫也完全陷入了惊恐之中。

  汤纯香:当时大熊猫也是跟人一样,地震来得突然而且震级非常大,熊猫吓坏了,不知所措了。有的小一点赶紧往树上跑,大一点就躲到底下,有的跑回宿舍里边去,有的在树下能躲的地方躲住,它也吓坏了,有的干脆坐在那里不动了,到处看。

  在经历了地震时的恐惧之后,工作人员很快就展开了自救行动。

  汤纯香:地震之后我们首先考虑的是保护我们的熊猫,保护我们的外宾。怎么出去,没有路,桥也中断了。

  唯一的大门已经被倒塌的巨石彻底封住,于是工作人员找来了梯子,架在围墙上,将困在院内的游客送了出去。与此同时,抢救大熊猫的工作也紧张展开。

  汤纯香:把靠河的下游危险的熊猫统统转移到这边相对开阔一点安全一点的地方。剩下的有去年生的14只小熊猫,大概有二十多公斤、三十来公斤重,我们一个人抱一只熊猫扛出去,送到管理局特区沙湾那个地方,弄一个小木屋把它装进去。

  在卧龙大熊猫基地一共有63只大熊猫,在转移完处于威胁地带的大熊猫后,工作人员清点数量之后发现有六只熊猫失踪。

  记者:当时地震发生的时候,团团圆圆这一块处于什么状态?

  汤纯香:这就是团团圆圆的宿舍,这个宿舍是非常特别的,是一个前后院,因为团团圆圆是一对非常重要的熊猫,石头非常大,地震之后整个山都塌下来,这个石头可能上百吨重,全部压下来,把宿舍全部破坏了。当时团团圆圆就在那个木架子上,轮胎还挂在树桩上,有一个在休息,有一个在底下玩。

  记者:没有被这么大的石头伤着非常幸运。

  汤纯香:团团圆圆非常聪明,逃生能力非常强,应该说比我们人类还强。

  记者:它们是怎么逃走躲过这场灾难?

  汤纯香:那里有一个缺口,围墙被石头打坏了,树枝砸下来,相当于搭了一个桥,团团圆圆从那里得以逃生。

  地震引起的山体塌方把团团圆圆的家彻底砸毁,万幸的是它们逃了出去,当天晚上,圆圆首先被找到。

  汤纯香:我们到处喊它们的名字,傍晚,看得不是很清楚了,就在远处电杆的位置,我们看见有一个东西向我们走过来,但是看不清楚是熊猫了,身上全是泥土,就像是泥猴似的。我们估计应该是团团圆圆其中一个。走过来我们仔细看,看它的头形看它的眼睛我们知道是团团。

  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五天,团团也在附近被发现,成功获救。另外还有两只失踪大熊猫也成功被找回。这次地震共造成卧龙大熊猫基地1只大熊猫死亡,一只失踪。

  可以说正是工作人员的临危不乱,及时的救助才使得在这次大地震中,那里没有出现一个人员伤亡的情况,63只大熊猫除了一只不幸遇难,一只失踪外,其余全部完好无损。那么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现在那里的情况如何呢?

  地震以后的卧龙大熊猫基地就不再接待游客,基地也显得很是冷清,在这样的安静中,对于大熊猫来说倒是一个恢复的好时机。相对于整个安静的基地,小熊猫的幼儿园就算得上最热闹的地方了。

  记者: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这些小家伙又恢复了顽皮,可爱的天性,而地震刚发生的时候可不是这样。

  饲养员李果:地震的时候这些猫的应激反应特别大,吃东西不行,胆小,听到大的响动就会做出一些反应,比如说逃跑或者往高的地方走。

  其实,大熊猫和我们人一样在突发的灾害面前都会产生心理应激反应,在地震过后,这里的工作人员就开始对大熊猫进行心理干预,帮助他们从地震的阴影中走出来。现在大熊猫的饲养员,每天都会用大量的时间和熊猫亲密接触。

  饲养员李果:和它待的时间更长,跟它按摩、抚摸、语言交流,让它感觉到有人保护它,再大的困难我们跟它一起,它觉得心理上面更安全一些。

  经过两个月的努力,现在对于我们这样的陌生人的出现,熊猫也基本上能接受了。

  记者:现在我跟它这样比较近地接触,它很正常。

  李果:对,没有什么问题了。

  记者:这样的功课,和它这样很亲密地专门为了对它进行心理干预的攻克,是不是还要一直再做一段时间?

  李果:我们可能会一直做,它也是我们思想管理方面一个要求,我们平时也在做爱心饲养也是一个课题。

  在饲养员的精心照料下,大熊猫的心理已经慢慢恢复了正常,但地震对卧龙造成的破坏却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恢复起来。

  记者:现在生火做什么呢?

  饲养员牟仕杰:生火给熊猫做窝头。

  记者:原来都是机械加工的现在只能靠生火用锅做了?

  饲养员牟仕杰:因为只有一台机子发电,电带不动机器。

  地震造成卧龙电力供应不足,影响了卧龙大熊猫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大熊猫最主要的食物---竹子,也由于地震现在已经无法满足这里的大熊猫食用了。

  汤纯香:必须要外面运过来,因为其实我们野外山上的竹子还是很多,由于地震之后,山体破坏很大,存在相当大的危险,随时都有飞石垮塌,人上山都存在很大的危险,所以暂时从外面来供应。

  由于地震带来的山体滑坡不仅影响大熊猫的饮食,而且存在的地质灾害随时都在威胁着生活在这里的大熊猫的安全,因此,在地震发生不久,卧龙的大熊猫就开始往外面转移。

  汤纯香:现在留在我们这里的还有20只熊猫,大部分的熊猫根据国家的上级的统一安排把它暂时地疏散安置在雅安碧峰峡基地和其它的一些兄弟单位或者动物园去,剩下的20只熊猫,我们其中有13只计划要转运到雅安碧峰峡去,目前来讲这20只熊猫在这里生活非常好的,身体很健康。

  被转移的“滚滚”们

  由于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尤其是研究中心的大熊猫饲养地周围的地质情况很不稳定,因此为了这些国宝的安全,研究中心已经将41只大熊猫转移出来,距离卧龙400多公里的雅安是接收转移出来的大熊猫最多的一个地方,我们一起去看看转移到那里的大熊猫的情况。

  6月24号转移到雅安的帼帼如今已经顺利的做了妈妈。而比她更早转移过来的团团圆圆,现在已经完全适应了新的环境。

  记者:目前团团圆圆在雅安的生活的情况怎么样?

  饲养员瞿春茂:目前恢复得非常良好,食欲精神,活动方面都恢复得在地震前的状态了。

  适应了新的环境,团团圆圆现在的感情也好像更亲密了。

  李德生:感情特别好,这么大的熊猫我们以前从来不可能在一起的,这两个我们曾经试图想分开,但分开特别不高兴,现在又把它们放在一起。

  目前,在雅安基地共有从卧龙转移出来的大熊猫14只,而根据研究中心的计划,不久还要从卧龙向这里转移13只大熊猫,突然增加了这么多的大熊猫,使得雅安的大熊猫圈舍的立刻紧张起来。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黄炎:现在有的是两个熊猫放一个宿舍,有的是三个熊猫放两个宿舍里面。

  在雅安基地,给大熊猫搭建活动板房是目前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

  黄炎:熊猫馆舍这些材料都是特殊定制的,钢板都比其它的厚一些,因为熊猫也是猛兽,会抓这些墙壁。

  记者:中间的厚度有没有特殊的要求?

  黄炎:这边的气温高,为了控制它的温度。所以说这个厚度也比较厚,20公分。

  经过紧张的施工,一些活动板房的主体已经搭建完毕。

  黄炎:这个基本上完工了,正在做收尾工程,这个栏杆很结实,因为我们考虑到熊猫是非常凶猛的,所以说非常结实。这个门都做得很结实。

  记者:这个房子有多高?面积多大?

  黄炎:这个房子有20多平方,高度将近5米,空间很大。墙壁我们都是用竹子的设计。也是考虑到熊猫比较喜欢竹子。

  与在卧龙的条件相比,这些临时性的圈舍毕竟还是有些差距,但起码改善了圈舍紧张的状况,让每一只大熊猫都有属于自己的家了。目前雅安正在建设的活动板房共有17套,7月中旬以后大熊猫就可以搬进去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