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那年我有了一块上海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2日08:17  三秦都市报

  年度记忆

  那年我有了一块“上海表”

  “1986年我中师快毕业时,父亲把他的一块上海手表给了我,因此引来了不少同学羡慕的目光。那时,内地的人以能买得到、买得起上海货而自豪,以能用得上、用得起上海货而骄傲;在那个上海货深入人心的年代,上海成了工业化、现代化的代名词。虽然没几年我就换了一块‘双狮’,但‘上海’品牌依然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记忆里。”说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记忆,41岁的赵余萍,至今也难以割舍对“上海货”的思念。

  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上海货,是当时中国人的骄傲。在计划经济的时代,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上海货是一块“金字招牌”,钻石牌手表、永久牌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红灯牌收音机……无不是过去那个时代的骄傲。那个时候,国货就是上海货,上海货走遍大江南北。上海并不产烟叶,但却有香烟之极品“中华”、“熊猫”;上海并不牧羊,可全国的毛衣毛料又以上海为最。李闫夫妇是1986年底结婚的,他告诉记者,他们夫妻俩在结婚前专门跑到上海去采购。“说也奇怪,我们那个年代男女恋人结婚之前,都要双双去上海采购,或干脆就叫旅行结婚,弄得好像民政局结婚登记处设在上海一样。”

  李闫告诉记者,那时的“上海牌”、“上海货”,成为了千千万万中国家庭财富的象征,而名牌荟萃也曾是上海的辉煌和骄傲。“当时的人们说起上海,就像谈论现在的巴黎一样。上海的手表、服装、麦乳精、奶糖、的确良、丝袜、白球鞋,都是时尚生活的标志。那会儿能戴上块手表,比现在有钻戒的人还得意,戴的时候唯恐别人不知道,经常故意捋高了袖管来炫耀。上海产的奶糖也是孩儿家最钟情的玩意儿,连掉在板凳下的碎块,也要再捡起来塞到牙缝里。”“还有上海来的的确良、灯心绒,都是女孩子眼里朝思暮想的高档货。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纺织品又多了好多款式:夹丝膨体纱、涤纶草绿府绸、薄形弹力袜、仿烤花大衣呢、真丝软缎被面……看得你眼睛都眨不过来了。”

  和李闫一样,翻开记忆的长卷,很多人都会想起自己的“上海”情结。其实确切地说是对“上海货”的一种钟爱。这源自于上海货的款式新颖,经久耐用,领导潮流……“在那个年代里,‘上海货’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今天任何的国外货。”

  本报记者 赵静 实习生 刘曼余方方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