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土楼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3日10:42 外滩画报

  与这些正在急剧转型的土楼不同,更多的土楼面临的是消失的命运。从永定到南靖再到华安,一路上随处可见衰颓的土楼。

  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庆云楼与振成楼相距不远,境遇却大不相同。记者现场所见,此楼入口处堆放着一些农具,遍地都是家畜的粪便,一只刚刚下崽的母狗虎视眈眈。进到屋内,二楼已经破旧不堪,走在木地板上,“嘎吱”作响。一间房门上贴着年画,上面写着宣传语—“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但屋内却是人走楼空,一片狼藉。

  76岁的林先灿站在底楼拌鸡食,他有些耳聋,大声介绍,“我没读过书,以前种地,现在种不动了??孩子们早搬出去了,不愿意住,嫌脏。”对土楼的未来,他并不在意,“这里没什么人了,都不要这个土楼了,没人住就都烂掉了。”

  40岁的李亨雄说,“从出生就开始住土楼,早住烦了,谁还愿意住啊!”李亨雄原来住在洪坑村村口的环兴楼,和楼里大部分的居民一样,如今他也搬到旁边新建的土楼里。12年前他开始跑摩托车运输,每天守候在洪坑村口等客人。

  李亨雄说,“土楼里住的都是老、弱、病、残。在永定,90%的男人都外出务工,多半从事木工或者水泥工。”这是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没人愿意回来,土楼位于好地段才有钱,有钱就有一切,环境好有什么用。”

  在永定,一种普遍的观点是:有本事的出去闯,没本事的留下来。本事最大的去深圳、厦门,差一点的到福建龙岩市,再差一些的到县城,最差的也要到乡镇??“无人居住的土楼不多,但已经慢慢出现了,在那些非世界遗产的区域,有不少土楼正在逐渐消失。”胡大新说。

  胡大新的老家位于永定南部下坪村,这个村落正在慢慢消失,大部分居民都搬迁到临近的集镇上,剩下的土楼的命运就是毁损、坍塌。而他居住的永定县城,原本所有的建筑都是土楼。改革开放之后,大量的土楼被拆除,现在这个小小的县城高楼林立,很难再找到土楼的踪迹。

  在申遗的“六群四楼”里,年代最近的当属初溪土楼群的善庆楼,1978年开建,次年完工。据胡大新介绍,就永定县而言,1990年之后,已经很少有新的土楼动工。

  世遗委员会对土楼的评价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集居住和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山区居民建筑的福建土楼,体现了聚族而居的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更体现了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

  这个评语恰恰说明了土楼今日的命运。胡大新说,“整个家族聚居的大型土楼,可以断定今后将不再有人兴建。现代人的追求和传统不一样了,不再有人喜欢大家族聚集在一起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