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云:巾帼不让须眉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4日08:56 金黔在线
  

  【朱桂云拟任中共花溪区委委员、常委、书记。朱桂云,女,1966年3月出生,汉族,199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7月参加工作,籍贯山东临邑,出生地山东济南,省委党校大学学历,贵州省委党校行政管理专业,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贵州大学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席库提米分校合作举办项目管理专业。现任中共贵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远程教育办公室主任(兼),中共贵阳市委党校(贵阳行政学院)副校(院)长(兼)、校务委员会委员,市人大选任联委副主任委员(兼)。】

  朱桂云一路“过关斩将”。从81人到20人,再从20人到8人,到最终的4名拟任职人选。

  而在进入20人入选名单后,朱桂云便是其中唯一的一名“女选手”,她“杀”出了重围,在实力不俗的“男选手”群中崭露头角,并最终成为花溪区区委书记的拟任人选。

  “我曾看过国外一本调查类的书,女性参政从政数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能说明一座城市社会的文明。”朱桂云说,她感觉这次市里面搞公推竞岗是非常公平公正的,它给了女同志一个非常公正的机会。

  事实上,在拟任职述职讲演中,朱桂云在报告的一开始就坦诚道:一路走来,认为固然有自己个人的努力,但更得益于市委提供的机会和平台,得益于大家对一名女干部的关心、理解、包容和支持。

  “我觉得女同志自己在工作中应该积极进取,在有机会争取自己工作创业平台的时候要积极去努力。”朱桂云,这位42岁的女组工干部不惮于袒露自己的心声,她同样在自己的拟任职述职报告中讲道:

  “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要报花溪区委书记。我想追求个人事业进步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个不用讳言。但更为重要的是,我想争取一个干事创业的平台,争取为花溪人民服务的机会。”

  这次竞岗过程,朱桂云更宁愿把它当成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通过这11个程序的选拔,每一个程序不仅是对自己过去工作的检验,也是对自己知识的检验,同时也是向自己的同伴、竞争者们学习的一个过程。

  一是抓学习,二是谋发展,三是重民生,四是强班子,五是保清廉。这是朱桂云在拟任职述职报告中,谈到自己当选花溪区区委书记的施政理念。“应该说是压力很大,但是我有信心。”朱最后说。 

  石洪:我是改革的受益者

  【石洪拟任中共修文县委书记。石洪,男,1960年10月出生,汉族,198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8月参加工作,籍贯贵州开阳,出生地贵州开阳,大学学历,贵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项目管理硕士学位,贵州大学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席库提米分校合作举办项目管理专业。现任中共修文县委副书记、县长。】

  石洪以绝对领先的票数,在最后一轮的拟任职陈述报告中胜出,成为修文县县委书记的拟任人选。

  “我是改革的受益者。”石洪说,如果不是当时恢复了高考制度,他现在可能只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如果不是当时公开招考,他现在可能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公务员;而如今的公推竞岗,又给他提供了这样好的一个平台。

  石洪告诉本报记者,1978年,他正好赶上了国家恢复高考,并成功通过高考考试。而正式步入政治仕途,则得益于1996年的一次公开招考,他当时以县委办公室主任的身份,成功考上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一职。

  而这段经历,与石洪能在此次强手如云、竞争异常激烈的公推竞岗中胜出,不可或缺。石洪说,正是在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期间,他耳濡目染,亲身体会到市领导的领导艺术,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坚定了自己的党性原则。

  石洪称,自己获胜的另一个优势,则是自己多岗位工作的经历,以及在基层工作16年。通过不同的岗位工作,使他从多角度了解民情,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我将把民生作为头等大事。”谈到自己赴任后的施政理念,石洪说,他将兑现自己的拟任职陈述报告,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把环境作为第一要求,把民生作为头等大事,努力把修文建成贵阳的“避暑生态园”。

  作者: 本报记者 沈丽琼 杨雄 徐子敬 实习生 杜文博 吕菁  编辑: 李茂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