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驻俄大使:儿童外交应当机制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8日14:47  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赵嘉麟/俄罗斯图阿普谢报道

  刘古昌大使说,在图阿普谢市的“小鹰”全俄儿童中心参加活动期间,他一直在考虑中国国内是否也能建设类似中心 的问题,“我准备就此通过各种途径向政府提出建议”

  从2008年7月中旬起,“5·12”汶川地震灾区的中小学生共900余人分乘包机,前往俄罗斯境内6个不同 地点疗养。东起太平洋沿岸的符拉迪沃托克,西至黑海之滨的图阿普谢,涵盖欧亚两大洲,跨越了七个时区。

  据本刊记者得到的最新消息,7月30日,在“小鹰”全俄儿童中心疗养的四川地震灾区儿童中的30人,将前往莫 斯科,做客克里姆林宫,受到梅德韦杰夫总统的接见。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刘古昌对《瞭望东方周刊》说,这么大规模地邀请中国灾区儿童到国外疗养,“在中国对外关系史 上没有过,在中俄关系上也是第一次,是一大创举”。

  每个孩子都是梅德韦杰夫总统的小客人

  邀请中国孩子赴俄疗养的决定是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2008年5月访华期间做出的。陪同访问的刘古昌回忆说, 他完全没想到俄方一下子邀请了这么多孩子:“我吃了一惊,原来以为邀请几十个孩子已经很不错了。”他说,中国国家主席 胡锦涛立刻对此给予了积极回应和高度评价。

  刘古昌对本刊记者说,每个中国地震灾区的孩子都是梅德韦杰夫总统的小客人,也都是胡锦涛主席的小使者,应从三 个方面对此事件进行认识:第一,这是俄罗斯对中国抗震救灾更高层次的援助,是中俄两国人民患难见真情的更深层次的体现 ;第二,体现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全中国人民更强烈地意识到俄罗斯是真正伟大的朋友,中国社会支持中俄友 好关系的心理进一步得到提升;第三,有利于在两国儿童心里播下中俄友好的种子,对培养中俄友谊接班人具有深远意义,可 以说是“功在今天,利在千秋”。

  俄罗斯教育和科学部副部长先秋林认为,此次活动为俄中两国人文交流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他将其称为“儿童外交 ”,并说:“它的巨大能量暂时难以评估,但一定会产生积极效应。俄中人文合作的内容将越来越丰富。”

  对于“儿童外交”的称谓,刘古昌对《瞭望东方周刊》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命题。我认为,这种‘儿童外交’应该 不断向前发展,这是人民外交的组成部分,而且影响更深,有利于为中俄两国关系发展奠定更加牢固的社会基础。我支持这种 想法,就是把儿童外交上升到一个新的外交理念,加以发展。”

  中国是否也能建设类似的中心

  先秋林表示,由于发展“儿童外交”具有特殊性,因此必须为此搭建平台。他表示,此前中国曾接待过别斯兰事件的 受害儿童来华疗养,而这次俄方邀请汶川地震灾区中小学生度过特殊假期,所以未来双方可以考虑将类似的交流机制化。

  刘古昌表示,在图阿普谢市的“小鹰”全俄儿童中心参加活动期间,他一直在考虑中国国内是否也能建设类似中心的 问题。他说,目前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非常明确,而且对儿童的关爱程度和培养力度都在提升,“我们国家应该 借鉴俄方的经验,建设若干个这样的儿童中心”,“我准备就此通过各种途径向政府提出建议”。

  刘古昌说,由于目前国内接待本国孩子的大型儿童中心还没有,因此筹建类似机构应先从接待各个省市区的孩子着手 ,加强地区间儿童交流,进而再扩大到国际儿童交流。他说:“这个意义非常重大。希望媒体向政府有关部门发出呼吁”。

  率领四川地震灾区中小学生赴“小鹰”全俄儿童中心疗养的中方代表团团长、中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副主任王立生建议,在中国建设大规模的儿童中心可以在黑龙江、内蒙古、海南等地选址,运作中不应以盈利为目的,而管理 方面可以给予少年儿童一定的自由度。

  先秋林表示,发展中俄“儿童外交”的过程中,还应注重消除两国孩子彼此的语言障碍。他表示,2009年是中国 “俄语年”,2010年是俄罗斯“汉语年”,两国可以在推动青少年学习对方国家的语言文化,进而加深彼此了解方面制定 和采取措施。-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相关专题 瞭望东方周刊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