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铭记》之心理救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8日17:41   央视《新闻会客厅》

  央视《新闻会客厅》7月26日播出:《铭记》之心理救助。以下为节目实录:

  郑毅:以前的救助我们都知道,包括唐山大地震,其实救助最多都是躯体的,都是疾病的、防疫的,这次能够把心理的问题提到日程上,能够派专业的队伍去上前线,去做心理救助,我觉得这从我们国家医学发展也好,从管理学也好,从人为关怀也好,都是一个进步,都是一个突破。

  郑毅,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专长于青少年儿童精神医学。汶川地震后,担任北京第一批专业心理救助队队长。5月12日地震发生时,郑毅正在广州开会。

  郑毅:当时一报道,这样的一个严重的震级,再一报道这样的短时间内,甚至数万人的失踪、死亡,所以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大的一件事件,所以当时我的会没开完我就要求回来,因为我知道这方面我是受过培训的,我又是主管这个工作的,所以在这里边我知道这个预案的程序和这个预案启动应该怎么办,一个能够协调管理领导,还不光是一个专家能做这个事情,所以我想我肯定要义不容辞去把这件事情做好。

  5月17日上午,由北京市卫生局组建的第一支专业心理救助队伍,共50名来自专门针对老人、青少年、家庭、社会团体等不同领域的心理专家前往灾区。有媒体评论说,这是建国以来,派出的最大规模成建制专业心理救助队伍。

  郑毅:这一路上确实让我感触非常深,我们刚到机场,听说是救援的,听说是上灾区心理救援的,机场的安检也好,机场的柜台也好,托运也好,全部都是帮助你绿灯,而且组织了机场的那些服务人员帮我们推,因为我们带了好几吨药物,好几吨物品,组织我们推车。我们上了飞机以后,当时已经晚点大概半个多小时,上了飞机以后,机场的机长还有乘务长都跟我说,13架飞机,十几架飞机在那儿等着起飞跑道上,都排好队的飞机,为我们让路,让我们这个飞机先走,所以我们真的是觉得大家真是众志成城,全民都在抗震。

  5月17日中午,心理救助队到达成都。郑毅将50名心理干预治疗人员分成三组。一组人员在各个收治伤员的医院,负责肢体受到严重创伤的灾民的心理救助。第二组进入受灾群众安置点,帮助受到不同程度心理影响的群众,进行有效地情绪宣泄、心理安抚和沟通。郑毅则带领第三组队员前往都江堰、彭州、绵阳、北川等重灾区。

  郑毅:我亲自到了都江堰的跟汶川接壤的通道上,就奔着映秀去的紫坪铺那个通道上,那个地方就有救助站,我们亲自见到很多人被背下来,包括有八十几岁的老人,身体非常虚弱,情绪非常激动,急需给予心理的安抚和支持,甚至心理的调节。因为这两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我印象非常非常深刻。

  郑毅:你这样给他思路往旁边,往另一个角度给他去分析的话,老人马上就觉得,我可能是理解错了,所以慢慢心情平静多了,最后特别高兴地就跟着我们安排好的车就上了救助站,所以当时那种情绪如果不给他及时调整,他哪儿也不去,而且一定要找他孩子,而且要说孩子已经不要他了,很气愤。

  由于心理干预治疗的需要,记者被要求不能进入拍摄。

  有研究表明,重大灾害发生后,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为10%到20%,而根据成都第四人民医院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的统计发现,在地震后,心理出现异常的主要是孩子。

  郑毅:其实我们最早的儿童救助,我强调这么几个字,第一,一定要有一个保护,有一个保护儿童的原则,你觉得你的做法是不是以儿童优先和儿童保护为原则。第二个要进行合理的疏导。第三个要给他一个充分的支持,稳定的一个支持。

  5月20日,郑毅来到成都第九人民医院。院方立即把他请到了一个目光呆滞、不吃不喝13岁的小男孩的病床边。

  郑毅:他是来陪他奶奶的,他们家人有几个人被砸死了,奶奶被砸伤了,他在这儿陪护他奶奶,但是奶奶手术各方面都做得很好,外伤都已经给缝合都得很好,是手和脚的外伤做好了,但是大家关注的不是他奶奶,关注的是这个孩子,这个孩子哪儿也没有伤,但是不吃东西,不说话,当时我们问他的时候,他说我没事儿,我不害怕,我们说地震你不吃东西是不是有些害怕、担心,他说我不害怕,我当时还救别人呢。因为在我们的文化教育当中对这些孩子,很多都是一种特别是男孩子,都是一种坚强的教育,都是让他能够显现出男子汉的一种坚强,但是他目睹了这样的惨重的场面,还有看到这些反映的情况,他同样心理上是有严重的反应的,他奶奶说,半夜睡觉的时候就听见他经常会被吓醒,甚至有一次还吓得半夜起来还往外跑,蒙蒙胧胧状态下就跑出去以后,实际上他地震的那种灾害的创面在他脑海里头是不断出现的,他只是没有发泄,没有表达出来。所以压抑以后出现了很多躯体化的不舒服,胃肠道的不舒服,还有其它的头疼、失眠这些情况都出来了,所以这时候我们给他合理地让他去宣泄,用放松的疗法,再用一些我们叫复境情绪打包技术和脱敏加工技术这些都是我们心理救助的一些方法,就跟你们肯定会看到一些以前的一些催眠疗法或者是叫脱敏疗法,就会看到拿着小球在你眼前晃这些,现在我们都已经有电脑软件在做这些事儿了,所以通过我们的治疗以后,大概十点半左右到十一点半左右给他做完以后正好赶上快吃中午饭了,这孩子第一次主动要吃的吃,他觉得做完以后,觉得好像从心理上,他跟我讲好像搬掉了一块大石头一样,我们在救助过程中发现他流泪,会发现他说出这些心理真实的感受,但是在这种放松发泄以后,他的心情就缓解了很多,就可以主动要吃的。

  与此同时,一则关于某专家要求一儿童回忆创伤经历遭到拒绝的案例,正在网络上流传,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