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国《侨报》:西方媒体奥运报道为何偏离方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8日17:44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7月28日电 随着北京奥运临近,关于奥运的报道越来越来多,然而西文媒体在报道上却越来越偏离方向,甚至鼓动参赛国运动员“戴口罩”等等。美国《侨报》7月28日刊发评论文章表示,西文媒体这些伎俩,都说明西方新闻媒体戴着有色眼镜,这种夸张到近乎荒诞的提法,只能说明西方新闻媒体在奥运报道方面已经黔驴技穷了。他们没有看到奥运会作为一项体育赛事,所包含的丰富的精神和物质价值。全文摘录如下:

  随着北京奥运会临近开幕,相关新闻报道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西方媒体的画面和版面上。但人们发现,一些西方新闻媒体在奥运报道方面几乎失去了方向感。譬如,一些知名的新闻媒体认为,北京市民正在抱怨奥运会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甚至用“避孕(运)”这样的语言来形容北京人外出度假以错开拥挤。事实上,筹办奥运期间北京市民所表现出的极大热情,是往届任何一座奥运城市所无法比拟的。

  虽不能否认,在举办奥运会期间,北京市民的生活会受到一定影响,机动车单双号行驶一定程度上给上班族造成不便,大批观众进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平静的生活,但这是任何一座城市举办奥运会都会遇到的问题。北京举办奥运会,就像在家里招待贵宾一样,必然会影响到家庭成员的生活,只要奥组委关注市民的感受,并且给那些切身利益受到影响的市民以适当的补偿,那么一切都是可以接受的。

  还有一些西方媒体记者撰文说,北京奥组委好大喜功,修建了大量豪华的体育设施,劳民伤财。单纯从建筑体量和投资规模来看,这些基础设施花费的确不菲。但奥运会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现,假如投入和产出总体上是平衡的,那么就是值得的。现在对奥运会进行决算评估还为时尚早,但可以想象,此次奥运会真正体现了高投入、高回报,场馆最初设计时就考虑到了后续利用问题,绝不会是一次性的。当然,由于中国实行的是政府主导的奥运战略,场馆建设耗费的大多是国家财政,所以奥组委在赛后应该向民众做出说明。

  关于北京的环境问题,西方媒体的批评之声也从未间断过。的确,北京的环境是举办奥运会的一大障碍。为了兑现承诺,奥组委和北京市政府花费了大量资金,用于改善空气质量。这本是有利于市民和各国运动员的重大举措,但在某些西方新闻记者的笔下,却成了炒作不尽的职业性话题。一些媒体甚至鼓动参赛国运动员“戴口罩”、“捂嘴巴”,这种夸张到近乎荒诞的提法,只能说明西方新闻媒体在奥运报道方面已经黔驴技穷了。

  另外,严格安保本是通行做法,在雅典奥运会期间,北约甚至全程参与,可北京遵循国际惯例实施严格安检措施却也成了话柄。一些西方媒体认为,复杂繁琐的安保检查,限制了记者和市民的活动,这种草木皆兵的做法,使得北京奥运会缺乏祥和、安宁的气氛。人们不禁要问,为了确保各国运动员和官员的安全,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何罪之有?如果安保方面出了问题,是中国政府负责,还是给各国运动员和官员自己埋单?

  还有一些西方媒体在人权上大做文章,仍然在试图把体育往政治上扭,即使开幕在即,他们的气数已尽,但仍不可忽略。

  所有这些无耻的伎俩,都说明西方新闻媒体戴着有色眼镜,在奥运报道方面失去了方向感。他们没有看到奥运会作为一项体育赛事,所包含的丰富的精神和物质价值。

  之所以会如此,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从来不希望中国真正发展。当融入到中国政府和北京市民所营造的浓浓奥运氛围中后,他们又突感自己传统的价值观念和判断标准都没有了活动空间。一边品尝中国的美食,一边对北京说三道四,这种固有的优越感在阿Q精神的刺激之下,不免显得有些荒唐。

  当然,也有部分西方人认为,到北京看奥运会“有一种朝圣般的感觉”,认为上述新闻媒体给他们造成了极大错觉,到中国后才恍然大悟。所以,对某些此类新闻媒体丑化北京奥运的报道,读者大可不必过于较真。度过这个错乱期,这些媒体自会重新找到方向。到那时,他们或许才会真正面对事实,体现出他们的专业性。(乔新生)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