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关村 奋斗青年的理想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9日10:00  南方人物周刊
中关村奋斗青年的理想国
新浪员工

  张永捷感叹:中关村让自己失去了舒适、安逸、平静,但“让自己又重新活了一次”,而且“活得很精彩”

  本刊记者 陈彦炜 发自北京

  中午吃饭成为享受

  李少宇走出理想国际大厦20层的电梯,在通体透明的落地窗前俯瞰四周:向东,“第三极”外观奇特而又充满个性,他经常在中午惠顾那里的地下美食广场;往西是“海龙”、“鼎好”这些中关村的昔日地标,他上大学的时候就在里面“攒电脑”、“淘盗版盘”,如今这里仍旧以此闻名;朝南,“新东方”的logo在阳光下闪耀,对出国望眼欲穿的学生族视这里如同神庙,而硕大辉煌的“中关村购物广场”成为鳞次栉比、规整肃穆的写字楼群中最跳跃最时尚的音符。时钟敲过9下,李少宇转过身去进入工作区,他边走边凝望北面的迷人风景——燕园“一塔湖图”,然后倒一杯水,启动电脑。

  这座大厦位于北四环西路58号,坐落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中央地带,第20层是新浪网的总部所在地。李少宇是新浪销售部的产品与设计总监,34岁的他很享受现在的生活:忙碌,充满挑战,有奋斗,有收获。这个地道的北京男人经历丰富并且传奇:中关村十年,他完成了从一名汽车专业的高职专科生到“港大—清华”联合硕士的学历转换;也完成了从一名初涉互联网的毛头小伙儿到知名网站部门总监的身份转换。回首过往,李少宇蓦地发现,转换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自己脚下的土地——中关村的十年嬗变让他不敢相信眼前呈现的一片繁华。李少宇常对别人说:“特别喜欢理想大厦这个名字。我觉着大楼里匆匆忙碌的每一个人都在为这两个字奋斗,而奋斗适用于整个中关村。现在很流行说奋斗,这的确是很好的中国式表达。 ”

  1999年,李少宇进入新浪。新浪那个时候租用了万泉河小学的两层楼,“拥挤、办公条件相对落后”,但这些丝毫没有削弱热血青年们对方兴未艾的互联网行业的无限憧憬,很多人甚至辞掉了所谓的“铁饭碗”、“金饭碗”,试图攫取“ .com”经济的第一桶金。当时只有专科学历的李少宇每天白天都在这里开疆拓土,晚上他则背起书包去北邮进修计算机专业的本科课程,日夜连轴转的链条令他疲倦,支撑他的是“互联网未来的广阔前景”。李少宇是个有激情的人,他一想起即将到来的互联网时代就极度兴奋。直到现在,当网络已然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不是餐后甜点,他仍旧保持着创业初期的那种兴奋。“后来我们租下了万泉河小学的三层楼,然后是整栋楼;2003年搬到现代城;2006年新浪入驻理想国际。” 停顿了一会儿,李少宇补充说道:“这是甲级写字楼,是这一带目前最好的。”

  “其实,我最直接的感受是每天的午饭。”李少宇回忆,十年前要想舒适卫生地在中关村吃上一顿午饭异常困难,很多时候都是吃一份难以下咽的快餐盒饭。“现在,‘第三极’、‘大食代’里有几十家不同风味的店铺,高档餐馆也随处可见,这都是近几年迅速起来的,中午吃饭成为享受。”李少宇还笑着介绍,现在自己的很多衣服都是从中关村购物广场买来的,那里可以买到任何一种在西单、王府井的商场里热销的品牌,而且折扣不断。“估计现在很多不在附近上班的北京人也不敢想象,除了买电子产品,还可以到中关村‘血拼’、看电影、吃大餐。”

  口号多少带着些乌托邦色彩

  刘静的座位与李少宇近在咫尺,来新浪刚满半年。1981年出生的她经历与李少宇已经完全不同。如果说,当年抛弃一切,毅然来到新浪,李执著追求的是一种创业的快感和对新生事物的无限遐想;十年以后,刘静加盟新浪的动机更多的是看中这个庞大的门户网站头顶萦绕的灿烂光环。

  西安人,西北大学广告系毕业,04年夏天来到北京的一家广告公司,刘静开始了“漂一代”的生活。刘所学专业和工作经历与中关村所承载的“高科技”标签大相径庭,因此,刘的身份在中关村有些尴尬:她不算主流人群,所担当的职务内容仅仅是对公司主业的支持与协助。而新浪于她而言,更多地代表着一种荣耀、一种获取更高薪酬福利和社会尊重的渠道,除此之外,很难找出更多的理由。“没来中关村的时候,知道这里可以买到相对便宜的电脑、MP3、数码相机,而我又不像男生那样酷爱电子产品,所以绝少混迹于此。来到新浪以后,中关村成为我生活的半径。但是,我仅仅感觉到自己是从一座写字楼搬进了另一座更高更明亮的新写字楼,就是这样。我没有对中关村有太多的感情倾注。如果说理想,更多的是生活理想吧。 ”刘静特别强调,这些想法都源于自己从事的并非高科技行业。在她眼里,中关村与高科技是等同的。

  刘静的话有一定的道理。同样是异乡人来京闯荡,许洪灏对“中关村”的理解就完全不同,他的眼里分明写着期待。许洪灏供职的公司就在新浪的楼下,位于理想国际大厦第11层的“aigo爱国者”,一家以数码产品为输出终端的本土高科技品牌企业。这里的每一名员工每天早上要喊上一句响亮的口号——“让aigo早日成为令国人骄傲的世界品牌”。现实没有那么尽如人意,国内主流消费人群对“aigo爱国者”的认知程度还远远达不到预期,苹果、索尼、三星等洋品牌仍然长时间地占据热销榜的显赫位置,aigo的口号多少带着些乌托邦色彩。即便如此,这里的每一个人还是为了口号所赋予的愿景终日奋斗,他们希望实现这份光荣与梦想。

  “无独有偶的是,我进入aigo的那一天才恍然记起,大学四年级时买第一台电脑就是爱国者牌。”许洪灏说,他东北、南粤、天津都留下过足迹,最终还是中关村令他迷恋。“理想大厦这座楼里,每一个企业都有一个远大的理想,每一个人都不满足现状,无论为了什么,终归都在奋斗。”许洪灏觉得“理想和奋斗”才应该是中关村的符号,也已经成为中关村的符号。那些盗版、那些攒机,现在仅仅成为这幅壮景中的一道划痕。

  重新活了一次

  相比那些年轻的寻梦者,张永捷的年龄显然已经偏大:43岁的她在不惑之年来到理想国际,来到“aigo爱国者 ”这个平均年龄27岁的团队。历史专业的教育背景,做过大学教师、记者、编辑、媒体老总,张永捷的人生如同戏剧,充满迷幻。她出生在齐齐哈尔,从小狂喜数学,获过中学生数学竞赛的大奖,但由于不忍拒绝班主任老师的苦心游说,最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并一直钟情学术,毕业后继续攻读中国政治制度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张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人大分校从教,她接手的课程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历史档案管理,需要相当的计算机知识。就这样,这位埋头苦读史书、一心甘坐冷板凳的女青年被送进了中软总公司开办的进修班学习了一年半的计算机课程,那是1990年代初期,电脑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完全陌生的奢侈品。张永捷有着相当的数学功底,头脑缜密而且活络,接受新事物速度很快;她将所学的计算机文档管理知识与历史专业巧妙结合,成为了这一领域教学研究的拓荒者,并撰写了一部直到现在仍然畅销的专业教材。

  按照这条道路一直下去,张永捷现在很可能已经成为一名教授、博导;不过她的性格里也许与生俱来地具有不安分的基因。从教5年之后的1994年,张无法忍受工作之余的寂寞,开始寻觅兼职:一份报纸的名字映入她的眼帘。这份报纸便是后来创造了中国行业媒体无数第一的《中国计算机报》。这家由原信息产业部主管,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I T媒体在当时仅有50名员工,远远不能满足风云莫测、瞬息万变的IT市场。入职考试的成绩张是第一,分数比好几个计算机专业科班毕业的硕士高出许多,当时的总编辑对张的多学科背景叹为观止。半年过后,在总编辑的强烈要求和双倍月薪的“ 诱惑”之下,张永捷辞去大学教师的工作,正式投身IT业。那一年,她刚好30。

  张永捷在《中国计算机报》整整13年,从一名普通记者做到主编、副总编、高级副总编,她用一种历史学者特有的情怀抒发对这段传媒经历的感慨:“我亲历并见证了中国IT最飞速前进的13载峥嵘岁月。”2007年,43岁的张接受 “aigo爱国者”总裁冯军的邀请,出任该公司主管宣传事务的副总裁。“我翻来覆去地想了好几个晚上,家里人都劝我别再折腾了,放着好好的国家干部不做,跳槽去私企。而且,更重要的是,我这个年纪了,又是女人,折腾不起了。”张永捷最终说服了自己,顶住压力,来到中关村。中关村于她并不陌生,所不同的是角色发生了转换——张从一名资深的“中关村观察家”一夜之间变为终日穿梭于斯、奋斗于斯的“中关村耕耘者”。

  这段时间,张的脑子里总在思考一个问题:奥运期间,万名外国记者云集北京,如何利用这次千载难逢的良机进行品牌推广?为此,她经常与国际知名的公关公司专业人士对话,寻求对策,并聘请了前国际奥委会市场总监担任公司的国际营销顾问,每个月来北京现场办公两天。为了方便交流,张开始全力学习英语,并要求她的属下使用英语作为早晨例会的工作用语,“说一句中文罚50元”。全新的工作领域、沉重的工作压力使她感觉如履薄冰,她说自己“经常焦虑得失眠,无端消瘦” 。张永捷感叹:中关村让自己失去了舒适、安逸、平静,但“让自己又重新活了一次”,而且“活得很精彩”。

  大浪淘沙

  中关村干净了,漂亮了,门槛也抬高了,“草根”渐次退出,留下的是大浪淘沙后的金子;金子们来不及歇息,便又很快进入到下一轮洗牌。“我1984年下海时一起奋斗的企业到今天还生存的只有23家了,我其实特别不愿意回忆历史,觉得过去就过去了。中关村四代企业家,第一代80年代下海,第二代90年代下海,第三代海归,第四代现在好好上学。正是这些人,前仆后继地完成创业革命梦想。”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会长王晓兰说。

  就在一年前,《人民日报》资深记者凌志军出版了一本新书——《中国的新革命》。凌志军不无感慨地说:“中关村是一个奇迹。富人和穷人、博士和文盲、外来人和本地人、达官显贵和三教九流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都有机会在这里谱写精彩篇章。”而最让凌激动不已的是:这里上演的所有故事都在继续,所有的人物都是“进行时”。

  理想国际大厦经常彻夜无眠,陪伴它们的是中关村内那些宽阔大道两侧的一盏盏明亮的路灯。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相关专题 南方人物周刊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北京 新浪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