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京大报恩寺地宫铁函8月6日开启 可能内无舍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30日10:14  扬子晚报
南京大报恩寺地宫铁函8月6日开启可能内无舍利
发掘出的石碑写满神秘。

南京大报恩寺地宫铁函8月6日开启可能内无舍利
蒋赞初教授在家中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蔡震 摄

  “金陵大报恩寺遗址”考古震惊中外,原定于本月12日打开地宫的计划因故推迟至17日,在第一次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部门宣布发现了石函及钱币,18日凌晨,一块高约1米左右、宽60厘米的石碑被吊起,碑文上因有“金陵长干寺”等铭文,将原期望发掘的大报恩寺地宫改写成北宋重建的长干寺,再次引起轰动。由于石函内的巨大铁函无法运出,使得考古工作不得不暂停了数日。全国罕见的高1米、长宽各0.5米的铁质舍利函在众多武警护卫下,终于在28日凌晨3点顺利进入朝天宫南京市博物馆地库。本报全程作了跟踪报道。据记者了解,令人期待的铁函初定于下月6日开启。那么铁函中是否真有佛祖释迦牟尼舍利、佛顶真骨、七宝阿育王塔等珍宝呢?在铁函开启前夕,本报记者带着读者关心的种种疑问,昨日专访了史学泰斗、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南京故都学会首席顾问、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82岁高龄的蒋赞初先生。

  疑问1 为何地宫石函上供奉有唐宋钱币

  答:系佛礼,可证地宫建于宋真宗年间

  昨天上午,记者如约来到南京大学南秀村南大宿舍蒋赞初教授家,记者进入这间老式住宅,在只有约10平方米的客厅里,看见蒋老的书桌上堆满了近几天来各家媒体有关大报恩寺遗址考古的报道。蒋老听说扬子晚报记者来采访,早已把准备好的一些资料摆放整齐,等待记者的到来,令记者十分感动。记者问,17日打开地宫首日发现石函上铺满了一层铜钱,后经清理证明是唐代的“开元通宝”和宋代的“皇宋通宝”。蒋老告诉记者,“开元通宝”是唐高祖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造的钱币,并不是报道所称是唐玄宗造的。而“皇宋通宝”是宋代的钱币。他说,宋代有个习惯,每一位皇帝都以自己的年号造钱,而此次出土的不带年号的“皇宋通宝”,则是整个宋代都广泛使用的一种通用钱币,可以说是一些善男信们女供奉的佛礼祈福之物。另外,石函上的碑文有“金陵长干寺”以及“宋大中祥符四年”字样。蒋老介绍说,“祥符”是宋真宗的年号,“祥符四年”是公元1011年,也就是说,此次在大报恩寺遗址发现的塔基地宫是宋真宗时期造的,赐号为“圣感舍利宝塔”。

  疑问2 铁函里真的有佛祖舍利真骨吗

  答:大家可能会失望

  此次出土的碑文中有“感应舍利十颗”、“佛顶真骨”、“诸圣舍利”、“金棺银椁”、“七宝阿育王塔”等铭文,因此,有人认为这与1960年镇江甘露寺塔地宫出土的11粒释迦牟尼舍利有关,并判断“感应舍利”可能是“圣感舍利宝塔”供奉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火化,是阿育王塔中21粒舍利中另外10粒。但蒋老认为,这不大可能。为何会有这样的猜想,是因为有记载唐代长庆四年(公元824年),润州刺史李德裕将古长干寺11粒佛舍利,移置其新建的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并建石塔供奉。而传说另外还有10粒移置建初寺。问题就出在这里,蒋老说,建初寺并非长干寺,明代人搞错了。后来甘露寺塔基地宫出土了李德裕的石刻,才弄清楚这个谜。

  那么此次吊运出的铁函里究竟有没有阿育王塔留下的释迦牟尼舍利舍呢?蒋老认为,可能会让大家失望。因为李德裕在移走11粒舍利时连同金棺银椁一起带到镇江了。但这并不排除铁函里就没有金棺银椁,他分析说,金棺银椁一般是用丝绸包裹的,而“七宝阿育王塔”可能是用金、银、琉璃、水晶、琥珀等佛家七宝打造成的佛塔。“感应舍利”可能是其他高僧的遗骸。一般佛塔地宫会出土一些善男信女供奉物放在石函外,但奇怪的是,此次发现的地宫石函外并没有发现其他文物。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更多关于 大报恩寺 地宫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