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发改委酝酿产业升级政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31日01:57  21世纪经济报道

  酝酿产业升级政策

  尽管在通胀加剧、资源价格飙升、出口下滑、外需收缩等多重因素下,宏调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局面。但国家发改委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决心不变——酝酿一系列促产业升级的政策。

  上述发改委人士表示,充分利用市场环境趋紧的“倒逼”机制,化压力为动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此观点已在发改委内部形成共识。为此,发改委要拟定出台一系列扶持产业升级的政策措施。

  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首要目标,发改委将继续在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领域加大支持力度。

  如推进第三代移动通讯等成果推广应用,实施生物医药等重大高技术产业专项、建设信息服务、新能源等十大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在发展重大技术装备上的激励机制还不完善。”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理事长孙伯淮曾多方呼吁出台相应鼓励政策。

  他分析指出,按照现行的税收政策,购买国产重大装备产品不享受任何优惠政策,用户企业自然倾向于进口设备。而现行政府采购政策只包括了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采购,而未包括国家垄断企业的采购部分。同时,政府采购对于本国自主开发的产品是否予以优先采购只是劝导性的,非强制性地严格规定。

  对此,从张平报告中看出,国家发改委表示把其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给予落实——制定鼓励企业订购和使用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优惠政策,尽可能多地将重大项目设备订单用于支持国内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

  除此外,发改委促产业升级的政策还锁定在“促进企业重组兼并”和“大力发展服务业”两个领域。

  “可能会出现大规模的产能重新组合和配置。”张晓晶表示,从此轮中国经济形势看,部分行业如纺织等企业兼并会在将来表现得比较活跃,“这样做,在国际市场上的整体产能不减少,而且结构优化,增强竞争力。”

  上述发改委人士表示,对优势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方面,发改委将会提供支持,并促进上下游企业间的联合。

  另外,发改委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上,要进一步给出配套措施,如经济补偿、人员安置、债务处理等。

  标志产业结构良性发展的指标之一——促进服务业发展,也是发改委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

  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2006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2005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2007年比2006年又下降了0.3个百分点。

  对此,张平的报告显示,要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如放宽准入限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服务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综合运用贴息、补助方式,支持物流、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港口保税区服务业对外开放创新试点,积极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宏观形势风险依旧

  面对当前宏观形势,发改委称“局面还十分严峻复杂”。

  “不确定因素增多,潜在风险进一步积聚。”一位发改委人士表示,张平在会上再次提醒各地发改委官员注意当前国际经济三个关键性形势。

  首先,美国及世界经济减速,使得我国外部需求收缩。“现在看来比原来预想要严峻得多。”上述发改委人士表示,美国受次贷影响,中国经济可能会经历一个比较长的低速调整阶段。对此,我国仍需高度关注。

  其次,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在加大。原因在于,原油类等基础原材料、粮食两类物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持续走高。

  最后,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使得国内金融调控难度增大。如国际游资大量涌入加息后的新兴市场,包括中国。

  发改委称,今年上半年多增的外汇占款,除了外商直接投资和贸易顺差增长等因素外,异常性流入的外汇资金占了很大比重。这进一步加大了国内流动性过剩的矛盾。

  但是“从国际游资的动向来看,未来也不排除出现集中流出的可能性。”张平称,这种流动会影响国内股市、楼市的稳定发展。

  “三种危机共振,局面还很复杂。”许正中分析,金融、石油、粮食危机共存,宏观形势的不确定性在增加。

  “中国经济已进入了综合拐点。”许正中判断。

  张平提醒各地执行宏调政策的发改委官员在国内四种形势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

  其一,价格上涨压力还在加大,未来走势看,除了输入性压力之外,国内还有一些新涨价因素。如上游产品价格涨幅扩大,土地、资金、用工等生产要素价格和环保成本上升,近期调整成品油、电力价格也会相应带来一些影响。国内企业"消化"这类涨价因素能力不强,原材料生产企业和消费品生产企业涨价意愿都明显增强。

  再如,随着灾后恢复重建的全面展开,对钢铁、水泥、玻璃等物资需求大量增加,这类物资价格很可能出现一定幅度上涨。

  其二,农业发展形势还不容乐观。

  数据显示,上半年,农资价格上涨同比上涨20.7%,创下了历史新高。因此,“制约农业生产和”煤炭、硫磺等化肥原资料价格仍在攀升,遏制农资价格上涨任务艰巨。“张平称。农民增收的因素依然很多。”

  而能源资源制约因素和部分行业企业生产经验困难,也考验着未来宏调措施的效果。

  其中,煤炭供应的“紧平衡”状态,也是发改委决策宏调措施时面临的重要命题。发改委表示,由于煤炭供应因素,进入7月以来,区域性、季节性电力紧张状态更为明显。

  此外,发改委还判断,未来财政减收增支压力加大。 记者 左青林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更多关于 发改委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