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胡亚柱 见习记者 徐剑桥
期待百年,一朝梦圆。8日,奥运圣火将在北京激情点燃。
这一次,我们成为奥运的主人。主场中国的荣耀与欢欣,闪烁在每个国人的脸上。办好奥运会的宏愿壮志,自申奥成功的那一刻起,已然内化到我们这个国家生活的各个层面。
7年筹备,凝结成厚重的历史。精诚以行,中国以其用心,赢来世界尊敬。有形者,如高质量的筹办和匠心独具的硬件设施,注定将成为北京奥运的“地标”。但这一切,远非北京奥运内涵的全部。百年奥运史早已证明,一届奥运散发出的独特“主场气息”更让人触之难忘。
奥运之于中国的意义,早已不止于民族自尊的满足,抑或经济成就的展示,更意味着中华文明的彰显和民族精神的洗礼。傲具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经历三十年改革开放后,以何种风貌展示给世人,不仅仅关乎世界的希翼,更源自这个古老常新的国度内心对自己的期许。
世界聚焦中国,中国第一次如此隆重而醒目地置于世界舞台的中央,引人瞩目的不仅是竞技成绩的丰收,更有对国人素质和国家形象的双重测定,13亿国人需要交出一份骄人的答卷。做好东道主,需要国民共同塑造出专业、文明、开放、包容、淡定的主场新特质,印证并弘扬“礼仪之邦”的德馨,彰显主场中国风范大国民的气势。
重新理解主场:人人都代表中国形象
高水平地办好奥运会。这是申奥之初,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言出如山,敬事而行。作为东道主,尽好地主之谊的第一要义便是提供一流的服务。服务源自责任,服务表明能力。走过7年,北京奥运在专业服务方面写就了“扎实细致、精益求精”的坚实印记,由此而产生的服务精神也于无形中加热着主场中国的激情与气势。
此刻,踏入北京,吸引人的不仅是迷人的奥运建筑,还包括撒布北京每个角落的志愿者光芒。据统计,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申请人数超过112万,城市志愿者报名人数达207万。经过选拔,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将有多达10万赛会志愿者直接为赛会提供服务,另有40万城市志愿者在城市和场馆周边提供信息咨询、语言翻译、应急救助等服务,而社会志愿者人数则多达100万。
“善待媒体”是北京奥运的一大关键词。从中央领导到普通志愿者,所言所行,都落脚于为媒体提供一流的服务。虽然是首次承办奥运会,但北京奥运媒体服务还是创造了奥运历史的多项第一。在最能体现主人待客之道的各个细节上,北京奥运也处处体现出“中国式温馨”,为人熟知的如:新闻发言人“迎候式服务”、记者足不出户衣食住行全解决等,都赢得了各国媒体的广泛赞誉。北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部长孙维佳说得好:“媒体运行的成败将决定着奥运会的成败。”“我们希望尽最大努力,善待媒体、服务媒体,让北京奥运会成为令注册媒体最为满意和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届奥运会。”
接待好客人,确保安全是前提。北京奥运安保在“以防为主”的思路下,将“平安奥运”作为第一要务细致落实,一方面从技术层面着手,创建了严格的“整体防控”体系,如进京火车票实名制,地铁设立安检、进京车辆管控等;另一方面通过政治途径积极化解安全隐患。毫不夸张地说,北京奥运安保服务准备之细致,做到了倾尽所能。
曾有人问现任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何振梁先生:北京奥运会最能打动人的是什么?“是中国人,是中国人的形象。”何振梁先生回答。
北京奥运会,中国第一次面对如此庞大的人群和媒体的关注,国民的一言一行,将通过世界媒体的镜头“现场直播”,国民素质也因此在各个场合经受考验,主场观众表现的点滴瑕疵都可能在镜头下被放大。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冯建中对此提醒,北京奥运能否得高分,不光要看场上东道主运动员的表现,更要看场下大众的言行举止。
而在7月14日,北京奥运会《奥运场馆观赛规则》正式公布,喇叭、哨子、打火机、照相机、摄像机支架等物品将不允许带进奥运场馆,在奥运场馆展示“中国加油”之类的横幅,同样不被允许。仅仅15天后,“北京奥运观赛行动倡议”发布,其中又倡导了六条奥运礼仪。
这些规则或倡导,呼唤风度,诉诸文明,直指秩序,理当被所有进出奥运场馆的观众遵守。唯有如此,到现场观赛时,个人才会拥有深沉的东道主责任,镜头展现出的才是“美丽的中国人”。人文奥运,也只有通过文明观众才能平添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