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业精明德普爱黎民仁爱济世开创天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8日08:31  南方日报

  ———石龙博爱医院喜迎建院50周年

业精明德普爱黎民仁爱济世开创天下
“业精,明德,仁爱,济世”。50年来,在一代代博医人的努力下,石龙博爱医院硕果累累,屡获殊荣。
业精明德普爱黎民仁爱济世开创天下
白求恩胸像

  ■院训

  业精明德

  仁爱济世

  业精:精通业务,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热诚为社会大众健康服务;

  明德:爱院如家,勤奋工作,团结友爱,医德优良,不图名不图利,一切为了病人;

  仁爱:不分贫富贵贱,无论老弱病残,均以父母之心,慈善、仁爱地对待;

  济世:善用仁术,救死扶伤,为民除疾苦,造福全人类。

  ■历史篇

  半个世纪的清晰足迹

  1958年,在全国公私合营、走集体化道路的历史大背景下,由石龙镇政府牵头,将石龙镇留产所、牙科联合诊所合并,同时吸收全镇所有个体医生,成立了东莞县石龙镇卫生所。当年10月1日,东莞县石龙镇卫生所挂牌开诊,博医人由此开始了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

  老一辈的博医人不畏困难,将所有的医疗收入作为医院的经费;没有桌椅开诊,把自己家的桌椅搬到医院;没有药品,把此前自己诊所的药品搬过来……

  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仅生存下来,而且逐步发展。1958年11月归并石龙人民公社中心医院的石龙镇卫生所,一年后即脱离隶属关系,更名为石龙镇卫生院,由镇政府叶照楣同志任首任院长。

  上世纪60年代,医院先后由韩柏球及阮英同志主持工作。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李罢、叶亨稳同志主持医院工作。1987年,医院更名为东莞市石龙医院。这时,医院的固定资产价值300余万元,员工近300人,设置临床医技科室约10个。

  1993年12月,刘绍基同志担任院长及院党支部副书记职务,主持医院工作。他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卫生工作方针,坚持“关爱生命,仁术济世”的办院宗旨,制定了“业精、明德、仁爱、济世”的院训,谋划了把医院“做精、做强、做大”的发展三部曲,确定了“科教兴院”的发展思路。

  根据发展需要,设立了10个职能部门和各专业科室,并规范了其职能;建立和完善了医院各项管理制度;大胆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狠抓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这一切,迅速提升了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和知名度。

  今天,新一代博医人站在新的起点,发扬“艰苦创大业,奋勇再拼博”的博医精神。建成的博爱园展现亭台楼阁、曲径通幽、假山喷泉、猴啼蝉鸣,已是果树成园,乔木成林,绿草如茵,繁花似锦,艺术雕塑作品满园,不是公园胜似公园的园林式、人性化、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相结合的生态型医院。

  ■发展篇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技术力量日臻雄厚

  东莞市石龙博爱医院始建于1958年10月1日。经历届院领导和一代代员工的共同努力,遵循“业精、明德、仁爱、济世”之院训,以务实的精神,根据大众健康所需,积极努力将医院建设成为具有一定规模、设备先进、技术水平迅速提高、技术力量日臻雄厚、学科较为齐全、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广东省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

  目前,医院员工共有800余人,其中高中级技术职称100多人;医院设一本部、二分院、共开放病床600多张,日门诊量约2500余人,年收住院病人约1.5万人次。

  博爱医院(院本部)重点以救治危重症,收治疑难病和开展临床科研、医学继续教育、临床带教医学院校学生为主要功能,并是医院管理中心的所在地;其中开放病床400多张,并分别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新生儿危重症监护救治中心、小儿危重症监护救治中心、成人危重症监护救治中心等行业领先的科目、设备。

  其中新生儿危重症监护救治中心(NICU)、小儿危重症监护救治中心(PICU)被中华急诊医学会儿科学组及中华儿科医学会急诊学组定为全国同级医院开展小儿危重症急救的示范单位、成人危重症监护救治中心(ICU)及儿科、妇产科、创伤外科、骨外科等科室是医院的重点学科。

  研修深造,创新发展

  医院每年派出大批医务人员到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沈阳、武汉、广州、杭州、锦州、香港及国外著名医学院校及医院参观考察,研修深造,这些名院校及医院的著名医学专家教授也经常来院讲学,作技术指导。2002年1月医院经评审为广东省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承担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任务。

  医院具备良好的教学条件,教学用课室充足、设施齐全、教学仪器设备完善,建立了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设有专职教学管理机构并组织落实教学实施工作。拥有可容纳650多人的多功能厅1间,多媒体教室2间,普通教室8间,示教室5间,设有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有大量的医学图书、期刊供阅览。带教老师共有15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40多人,中级职称100多人。

  领导专家关心指导

  医院学术氛围浓厚,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提高迅速。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急诊医学会、护理学会等的主要负责人,以及数十家境内外一流医院的专家教授,先后多次来院参观考察,对医院在全国同级医院中率先开展新生儿急救工作给予很高的评价,对其近年来的迅速发展表示赞赏,并题写赠送了“石龙福音、爱婴之家”、“救死扶伤、妙施仁术”等牌匾。

  著名医学专家、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吴阶平同志欣然题写了“东莞市石龙博爱医院”匾额;时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的刘炳森同志亲笔题写“业精、明德、仁爱、济世”的院训和“博爱园”园名以作鼓励;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的沈鹏同志为医院博爱群雕写了“博爱”题词。

  硬件一流,技术先进

  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全程优质服务为宗旨,继续保持奋勇向上和务实的工作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发展和建好医院。医院率先在东莞乃至全国基层医院中首家建有标准的国际直升飞机停机坪,为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建立有力的保障而提供航空急救服务。

  石龙博爱医院医疗设备齐全,众多设备世界领先。现有进口多功能500MA-X光机、进口多功能麻醉机、进口多功能呼吸机、进口多功能床边X光机、进口黑白B超诊断仪等。

  投资500多万元购置的MSCT———原装日本东芝Asteion4CT已投入使用,此CT机是本地区最为先进的多层螺旋CT机。

  引进了美国GE公司的高档四维彩超GEV-730,四维彩色超声诊断仪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彩色超声设备。

  新购置一台罗氏201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该仪器自动化程度高、性能稳定、结果准确、检测整流快,所有检测项目都可在当天出结果。

  医疗网点布局完善

  博爱医院(院本部)设在石龙西湖三路(南)68号博爱园,占地面积为120亩,已建面积3万多平方米。

  博爱医院仁济分院设在石龙太平路35号,设有病床100多张,以诊治多发病、常见病为重点;博爱医院创伤骨科分院设在西湖中路(莞龙路主干道旁),设有病床108张,专门收治各种创伤及骨病病人,近20名创伤和骨科专业的高、中级医师主持临床诊疗工作,该分院是本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专科性强、技术水平高的一所专科医院。

  □新建景观

  白求恩、南丁格尔雕像

  2008年5月10日,医院又一标志性建筑———院庆50周年系列工程之一享利·诺尔曼·白求恩和弗洛伦斯·南丁格尔两医学楷模胸像竣工。两雕像位于博爱广场两侧,由广州猛士雕塑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用红麻石精心雕刻而成,高1.2米,整个工程历时1个多月。两座雕像面目安详和谐,让人望而起敬,景仰之情油然而生。

  博爱动物园

  在博爱广场两侧。通过调整布局,在原有设施基础上,利用占地3500多平方米建成了博爱动物园,为广大患者营造温馨、和谐、轻松、优美的就医养伤治病的环境。

  动物园内有美丽的孔雀、可爱的鸵鸟、温顺的梅花鹿、调皮好动的猴子、活泼的山羊等,现已有200余只动物在这里安家。医院还专门聘请了2名人员做好消毒防疫工作,注意定期为动物体检和检疫,为广大群众创造一个更加温馨、和谐、轻松、优美、安全的就医环境。

  ■文化篇

  博医文化,医人更育人

  石龙博爱医院一直着力于医院文化建设,形成了展示该院文化形象的博医特色。医院遵循“业精、明德、仁爱、济世”之院训,在努力发展医疗业务和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将文化建设作为医院发展的重点,坚持以主导文化、先进文化为导航。用丰富的文化活动来活跃员工生活,用现代文明和先进文化占领员工的思想阵地,潜移默化中塑魂育人,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博医企业文化,促进了医院各项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院训教育成主旋律

  1996年就拥有院徽、院歌等代表医院形象文化的标识,“业精、明德、仁爱、济世”之院训,凝聚着医院员工为医学献身、执着追求的精神;由四组雕塑组成的博爱广场“博爱”主题群雕,更是医院丰富文化内涵的概括;树立的青铜像华佗、李时珍和石雕南丁格尔、白求恩等,是博医人的楷模、学习的榜样,人物形象组成的“院之初”,清晰铭刻了医院的历史背景。

  石龙博爱医院曾先后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省“先进职工之家”、“五一劳动奖状”、“百家文明医院”等光荣称号。

  思想构筑精神支柱

  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构筑博医人精神支柱。石龙博爱医院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医院文化建设,院领导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经常召开企业文化工作专题研讨会。经过不断实践,确定了医院发展的方向———突出企业文化,树立博医精神。

  文体建设成亮点

  石龙博爱医院注重加强文体队伍的建设,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员工文化生活,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医院一大特色。

  医院不仅积极创造文化载体“硬件”建设,而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加强主导文化阵地“软件”建设。先后在省、市、镇等地区各种重大节日和庆典活动中,参加过一次又一次重要演出活动,获得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每年“5·12”护士节均举行文艺汇演或知识竞赛活动,展现“半边天”的风采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每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医院为员工子弟举办游园活动;每逢8月均举行新员工上岗前宣誓仪式和新护士授帽仪式,既让新员工感受医院浓厚文化氛围,又进行一次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以激励他们爱岗敬业精神。

  医院选取3名大专学历的人员分管文体工作,聘任1名专业文艺技术特长老师指导医院文工团及铜管乐队专业培训。

  组建了四支经常开展活动的院文工团(业余舞蹈队、管乐队)及篮球队、足球队。

  绿色博医,精神财富

  物质文化建设,是医院的硬件设备、也是医院外部形象建设的一部分。院内雕塑园则是具有鲜明特色与个性的医院文化的一种象征。医院领导有意识、有组织、有目的地培养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使人如沐春风,用以指导医院开展医疗活动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让它形成员工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医院较强的精神财富,大大激发了员工爱国、爱院、爱岗的热情,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创造了良好的医院文化氛围。

  医院从绿化、园艺等诸多方面考虑,注重环境的生态化与个性化,崇尚自然,追求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并强调满足患者健康需求的同时,实现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广阔的绿化空间,与广场“博爱”主题群雕、动物园、住院部等融为一体,为患者提供了赏心悦目的就诊环境,到处充满了温馨之情。

  石龙博爱医院院本部大规模建筑群建设已基本完成,园内举目可见绿树成林、果树成园、桃红柳绿、鸟语花香、还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曲廊以及荷塘莲池、鱼欢跃跳、景色十分怡人,是一所具有超前意识的、充满人性化理念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生态医院。博医人决心鼓足干劲,与时俱进,再创新高,继续沿着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再创辉煌的方向阔步前进。

  □博医荣誉

  从1991年至今,已获得各种荣誉近100项。部分荣誉如下:

  2007年获“省特级档案综合管理单位”称号

  2007年获东莞市医院管理、公共卫生工作一等奖

  2006年获“东莞市园林式单位”称号

  2004年被确定为市(东莞市卫生系统及石龙镇唯一一个)“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10个示范点之一

  2004年获全市医疗卫生工作量化考核测评一等奖

  2003年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

  2001年获“广东省百家文明医院”称号

  2000年获省委、省人民政府“广东省先进集体”称号

  1991—1997年、2002—2003年连续获东莞市卫生局“先进单位”称号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