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最后一棒火炬手故事:第一乐章—像希腊神一样(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8日15:18  中国新闻网

  近60个国家3714名男运动员抵达伦敦,发现这里并没有奥运村或者旅馆。主办方把他们拉到分散在伦敦各处的近30个帐篷营地,包括英国皇家空军的营地

  本刊记者/秦轩 毫无疑问,第二次大战不可能将大英帝国所有的伟大田径运动员“一网打尽”,比如欧洲最好的110米跨栏选手,同时也是帅哥的1938年的欧洲冠军 Donald Finlay,战时他在服役;欧洲最好的400米跑冠军的Godfrey Brown,以及绰号为“伟大的原子”的中长跑选手Sydney Wooderson(绰号八成源于他不足1米7的身高)。Godfrey Brown于1938年创下的1英里4分6.4秒的世界纪录,维持了差不多5年。

  这些人都没能成为伦敦奥运会最风光的火炬手。

  马克•约翰,1948年伦敦奥运会最后的一棒火炬手,在开幕式上,他举着火炬在温布利体育馆临时性的400米跑道上,经过80000双眼睛,以及数台摄像机(伦敦奥运会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电视直播的运动会),身体有节奏地奔跑着,直到圣火台旁,将其点燃。

  有一种说法是,Sydney Wooderson是将火炬带进温布利体育馆的既定人选。但是组委会希望能有一位更英俊的人,于是找到了马克•约翰。从历史照片看,他确实是一名阳光少年,拥有和海报上掷铁饼者一样的身材,身高在1米85〜1米87之间。

  另一种说法是,出于公平竞争原则,组委会不想让任何一个体育大腕因没有被选上火炬手而感到失落,所以才找了一个只在剑桥大学与牛津大学比赛中出过风头的无名小辈。 值得注意的是,彼时,选择体育大腕作为奥运会圣火台点火者的习俗还没有出现。直到1952年在芬兰赫尔辛基奥运会上,才由55岁的前中长跑世界冠军Paavo Nurmi和62岁的Kolehmainen携手执火。

  马克•约翰是谁,为什么选择他当火炬手,我们知之甚少。谷歌和维基百科上找不到线索。奥组委和当年相关的资料也对此只字未提。

  我们知道的是,马克•约翰是英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剑桥大学医学专业的学生,同时是该校体育俱乐部的一名田径爱好者。同样,在剑桥大学体育俱乐部的网站也找不到一丁点的线索。

  据David Thurlow先生考察,马克•约翰在奥运会后参加过几次非一流的田径比赛,最好的国际赛成绩是银牌,并很快退役,在英国的罕布什尔郡成为一名受人欢迎的医生。1991年12月8日去美国过节,中风,随即去世,享年66岁。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