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伦敦市副市长伊恩·克莱门特:
“伦敦是在欧洲做生意的最好地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侯隽/北京报道
2008年7月8日,作为下一届奥运会举办城市伦敦市政府的代表、英国伦敦市主管政府关系的副市长伊恩·克莱门特(Ian Clement)一行来到北京参观考察。
2008年5月6日,以保守党为班底新一届伦敦市政府宣布就职,因为伦敦是下届奥运会主办城市,按照惯例,伦敦市市长约翰逊(Boris Johnson)将于今年8月代表伦敦在北京奥运闭幕式上致辞并接过奥运旗帜,所以克莱门特此番来京的目地之一,就是要和北京建立稳定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虽然我是第一次来到北京,但是在短短的几天访问当中我看到了北京在奥林匹克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我被北京人民和官员的热情所感染。我认为中英双方一定会继续开拓共同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合作,同时,也会共同应对我们所面临的挑战。这种共同的合作不仅仅是北京与伦敦之间的,也是中国和英国之间的。”7月9日,在离京之前,伦敦市副市长伊恩·克莱门特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如是说。
“只要中国企业来,伦敦就会想尽办法帮助”
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字,2007年中英双边贸易额达到394亿美元,两国希望双边贸易额在2010年达到600亿美元。而英国贸易投资总署2006—2007财年对英投资报告显示,共有52家中国企业赴英投资或扩大了其在英国的投资规模,几乎是上一年同期数字的两倍,新创造869个高技术工作机会,但从项目数量上来看,中国企业在英国直接投资大概只占全部外国投资的3%。
《中国经济周刊》:许多中国企业都非常渴望能够在英国有所作为,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中国在英设立的公司和机构已经超过400家,其中落户伦敦的又占据了其中的一半还多,那么伦敦政府有没有计划在政策上扶植这些企业在英国发展?
伊恩·克莱门特:中国的发展给全世界提供了机会,我们都认识到中国的经济正在飞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如果有中国的企业希望到伦敦进行商业活动的话我们非常欢迎,因为伦敦不仅是一个世界金融中心,还是一个开放的、有创意的、顺应变化的城市,我们也期待着这样的合作。只要中国企业来,我们就会想尽办法帮助他们,伦敦市政府为了确保双方合作的顺利进行,专门成立了非常好的机构,比如说伦敦发展署和伦敦投资局,就是吸引中国企业到伦敦投资的专业机构。就我自己而言,可能也是我的“偏爱”,我觉得伦敦在欧洲来讲是最好做生意的地方。
《中国经济周刊》:根据来自欧洲城市的监察报告显示,在欧洲最佳商业城市的排名中,伦敦已连续18年排名第一。有不少中国企业认为,伦敦是其进入欧洲和世界的门户。您认为中国企业进入伦敦时会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伊恩·克莱门特:我在许多关于中国和北京的文章里看到,中国是一个冉冉升起的新兴大国。但我本人不太认同这种看法,因为我觉得中国的大国地位一直就存在在那里,她在几千年中给人类的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她们的文明也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应该理解这一点、支持这一点。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我们之间有许多不同点,如果没有不同点,世界将会变得很枯燥。当然这种不同也会让我们懂得学会尊重对方,因为每个国家都会有自己不同的国情和不同的文化。
中国的企业在进入伦敦、西方市场时可能会在文化交流方面遇到问题,这就需要彼此能够互相了解,充分沟通,互相学习合作者的文化,在尊重对方愿望的前提下进行沟通合作。此外,伦敦也应该适应变化,不应该采取贸易保护者的状态。正如您所说的伦敦应该是中国进入欧洲和世界的门户,这听起来像是推销工作,但实际上这不仅仅是推销,重要的是要和合作伙伴建立稳定的长期关系。
“伦敦的金融、创意、零售和物流产业最值得投资”
6月3日,为期3天的博鳌亚洲论坛国际资本峰会在伦敦开幕,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会上表示:中国企业应当充分、有效地利用国际上的金融投资工具,进入国际主流市场,这有利于加快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进程。他这样评价伦敦:“应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跳板、门户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天堂。”
《中国经济周刊》:伦敦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商业城市,对中国企业而言,伦敦的哪些产业最值得投资?
伊恩·克莱门特:关于投资伦敦的重点领域,我想主要应该有三个方面,首先是伦敦的金融服务业,这是伦敦非常强的领域,中国的公司可以去伦敦筹集资金并分享他们的经验;第二个领域是创意产业,这是在伦敦的GDP占第二大的行业;第三是零售和物流行业,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因为通过伦敦可以把货物运送到欧洲各地。
《中国经济周刊》:北京和伦敦有很多相似之处,古老而现代,尤其是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上政府都投入了很多。作为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和城区重建的专家,您认为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两方面,伦敦有哪些经验可以和北京进行交流?
伊恩·克莱门特:关于城市发展和建设方面,首先北京在这两个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和伦敦是非常相似的,所以伦敦和北京在这些领域可以相互学习。但是我想指出的是,一些很适合伦敦的方法可能在北京不一定行得通,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合作,以发现如何是最好的合作方式。
我想提到一个可行的合作是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伦敦有一些很好的经验,我们可以探讨如何在这一领域开展合作。就伦敦而言,我们一向支持采用更为可持续的能源方式,比如我们会采用分布式的发电方式,也会采用一些新的能源,比如采用生物能进行发电。
另外,我们还希望改变人们平常在能源消费方面的习惯,你可以看出来,在这些领域实际上有着一个非常综合的大战略,许多不起眼的小事情可能会改变很多,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着眼于未来的发展。
当然,中国的先进经验也会被我们学习。比如在上海附近的东滩碳零排放区的经验和科技也被我们应用到伦敦的一个电站改造上,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中国的经验和科技也被应用到了伦敦。
(简介:伊恩·克莱门特(Ian Clement) 于今年5月被伦敦新一届市长任命为伦敦副市长,主管政府关系。他出生并一直生活在伦敦,毕业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他于1998年通过竞选成为伦敦贝克斯利行政区议员,是专攻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和城区重建等政策的反对党发言人,并曾是英国保守党领袖,他一直致力于预防犯罪和公共安全领域研究,在业务管理和商业流程等领域颇具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