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 舸
首席评论
SHOUXIPINGLUNs
我更关注冠军背后的普通人情感,或者说关注所有运动员背后的普通人情感,我想听到他(她)们的真实想法、想知道那些已经消隐于公众视野的知名运动员的归宿……这,也许就是人文奥运所包涵的最大价值所在
8月10日,在北京奥运会女子10米气手枪决赛中,中国选手郭文珺夺得冠军,并打破奥运会纪录。
这个小姑娘确实不简单,她的不简单不仅在于勇夺奥运冠军,更在于她曾经遇到了很多的挫折,甚至在2005年的时候在家休息打工了一年。
从打工妹到奥运冠军,这是一段漫长而曲折的人生之路。今天的郭文珺,迎来了事业的高峰。但是,我依然愿意将这个小姑娘看作一个已经经历了与他人同样的酸甜苦辣、未来依然会有着喜怒哀乐常情的普通人,而这也必然是所有中国奥运冠军的共同特征,乃至是那些名落孙山的运动员的真实写照。
我忘不了杜丽,卫冕冠军,曾经被寄予厚望的中国奥运首金夺得者,最终只名列第五名。杜丽以微笑迎接了最初的失败瞬间,又在随后难以抑制自然情感的流露洒下热泪。如果说,杜丽的笑容是奥林匹克精神与传统文化素养的大气表达,那么眼泪在还原了她作为一个普通人痛失金牌的伤感情怀,这是一个普通人情感两面的生动体现。
在传统的竞技体育语境中,运动员的青春生涯都聚焦于竞技成绩的激烈争夺中。民众是如此看待他(她)们,他(她)们也在这种文化的长期浸淫下,习惯于某些场合掩饰自我的情感,比如一直强调坚强面对,在失败面前也要硬挺起腰杆;比如为了获得理想成绩,不惜强调拼搏最大化,甚至有时漠视了已经伤痕累累的身躯……
可是,运动员们毕竟不是竞技机器,他们有血有肉、有成功的骄傲也有挫折面前的彷徨,有永不放弃的坚韧也有起落之间的脆弱。作为一个普通人,运动员们也许在内心深处渴望着世界在对他们呵护、崇仰的同时,也给予一些心灵之间的亲切沟通,哪怕是紧张训练之余的唠唠家常;而当失败成为真实,运动员们也拒绝八股套话的应付式“鼓励”,更需要来自一些解决实际生活、就业、工作困难的真诚襄助。
然而,无论是被荣耀簇拥的极小数的胜利者,还是此刻已成为沉默大多数的失败者,他们的情感起伏、内心隐衷,是否真有人懂得?是否真有人去尝试着解决那些久治不愈的心结,在更漫长的岁月中,去帮助所有普通的非奥运冠军们,扶平身体与精神的伤疤?
即使是奥运冠军,在瞬间的光环后,也可能面临更为复杂的人生磨砺。之前媒体广为报道的“举重冠军沦为搓澡女工”故事,向我们揭示了哪怕是贵为人中轿子的金牌运动员,同样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困顿,这其中有举国体育机制下过度集中于竞技成绩、对普通人性关注缺席的制度弊端;有竞技界少数顶尖运动员享受到物质与荣誉厚待、大多数普通运动员却穷于应付艰难人生的马太效应;有我国退役运动员安置与时代脱节的资源配置失当,但其中是否也有着将运动员作为普通人来进行人性化管理、人文化关怀的人本价值取向不够,导致许多问题被长期压抑,最终反弹性爆发的主因呢?
我更关注冠军背后的普通人情感,或者说关注所有运动员背后的普通人情感,我想听到他(她)们的真实想法、想知道那些已经消隐于公众视野的知名运动员的归宿,而更多我连名字都不知道的运动员何去何从,那就更需要一个良性体制的合理安排,让他们作为普通人的生存发展所需得以满足。
这,也许就是人文奥运所包涵的最大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