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暗战之二:政治的角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1日16:38  人民网

  尽管奥林匹克所倡导和体现出来的是“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并且国际奥委会常常强调奥运无关乎政治,但是 ,客观的事实则是,现代奥运会与政治始终关联着,奥运会的上空总是弥漫着浓厚的政治色彩。无论是在申办阶段,还是在准 备与举办之时,现代奥运会场里、场外都有各种政治力量在角逐着。正如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所说,“历史告诉我们, 奥林匹克运动中始终存在着政治,不可能没有政治!”。关于奥运的政治难以回避。

  奥运政治与奥运“政治化”之辨

  奥运与政治历来密切联系在一起

  纵观110余年的奥运历史,奥运从来没有与政治脱离过关系,几乎每届奥运会都包含明显的政治因素。上任国际奥 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说,他任职期间处理的问题中,90%与政治有关。他的前任基拉宁也说,95%的问题关乎国内或国际政 治。奥运与政治相关联,其实是很自然的。

  首先,奥运会作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宏大、影响最广泛的国际性活动,世界上所有问题或多或少都会有所反映,各种政 治势力都不会放过这样一个表现的机会,意欲实现自己的政治企图。从根本上讲,奥运会是不可能与国际政治完全分隔的。

  其次,奥林匹克运动本身具有鲜明的政治意图。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目标,就是以体育活动为平台,把世界不同国家 、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信仰的人们凝聚在一起,通过相互交往,增进了解和友谊,进而达到促进世界团结、和平、进步 的目的。1960年国际奥委会禁止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的南非参加罗马奥运会,1970年又取消了南非奥运会会员资格,就 是国际奥委会以体育手段介入政治的突出事例。

  再者,现代奥运是建立在民族国家的基础上,奥运会是依托于主办国来实现。每届奥运会都有那么多国家的城市竞相 申办,为世界团结、和平、友谊贡献力量固然是最主要意图,但借此机会扩大自己的政治经济影响,为本国、本民族利益服务 ,毫无疑问也是一个重要的目的。最典型的例子是1960年罗马奥运会、1964年东京奥运会和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 ,意大利、日本和德国都投入巨大努力,以期通过成功举办奥运会展现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形象。

  奥运会不可避免也多次受到政治的冲击和干扰,这些因素包括战争、国际政治问题、意识形态和一些国家的内部问题 。第六届、第十二届和第十三届奥运会分别因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停办。第十一届奥运会虽在柏林举办,但因成为希特 勒宣扬德国法西斯的工具,而在奥运历史上留下污点。国际政治斗争对奥运会的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大的如对1980年莫 斯科奥运会的抵制,约五分之二的国家拒不出席,结果147个奥委会成员中只有81个参加。随后苏联采取报复行动,19 个国家抵制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出于政治原因而局部抵制奥运会的事件更是屡见不鲜。其他如种族问题、意识形态、 国内政治等也经常给奥运会带来影响。1976年慕尼黑奥运会期间,“黑九月”恐怖分子劫持和杀害9名以色列运动员和两 名教练的恶性事件,震撼了全世界,成为奥运历史上最悲惨的一页。

  冷战结束,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但少数政治力量仍然坚持冷战思维,不断制造事端,严重 妨碍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健康发展。

  奥运与政治的关系密不可分,却又错综复杂,这就是客观的现实。

  奥运政治与奥运“政治化”有根本区别

  奥运作为一种政治手段,其功能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有时甚至与奥运的良好愿望背道而驰。这主要取决 于所采取的行动是否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否有利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健康发展,是否符合广大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根本 利益。

  奥运的政治功能是一种客观存在,严格按照奥林匹克精神和目标运作,就能够发挥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有利于促进世 界的团结、和平与友谊。问题是,现在有些人企图借奥运会之名策动奥运“政治化”。奥运政治同奥运“政治化”根本不同, 无论目的还是操作方式都是大相径庭的。

  奥运政治的出发点是积极的,目的在于维护奥林匹克精神,通过体育这一特殊的接触和交流方式,促进各国人民之间 相互尊重、彼此友爱、平等相待、友好合作,为建设一个和平、友谊、进步的美好世界共同努力。奥运政治倡导的是公平正当 的竞争,张扬“更快、更高、更强”的追求,展现人的体魄美和精神美。奥运政治也是文化的载体,通过与奥运会同行的各种 文化活动,展示各国文化精华,推动人文发展,陶冶人们的心灵和情操。

  为了维护这些高尚精神和追求,奥运政治采取必要措施制止和惩罚那些与此相悖的行为,是正当的。采取措施的根本 依据是事实,方式是集体的决定。不能说国际奥委会所有的决定都是正确和妥当的,但其所坚持的原则和精神是无可置疑的。

  奥运“政治化”则是以政治干涉体育的错误行径,是企图把奥运会变成实现自己的政治图谋工具或手段,实际上就是 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而“绑架”奥运会。“藏独”分子制造暴力事件,竭尽全力破坏奥运圣火传递的恶劣行为,就是一个很有 说服力的例证。西方一些政客、舆论不仅不谴责“藏独”破坏奥运会的活动,反而摇旗助威,频繁向中国施压,充分暴露了奥 运“政治化”的本质。

  奥运“政治化”奉行“为了目的,不计手段”的信条。他们明目张胆地干涉他国内政,采取造谣、歪曲等伎俩进行恶 意煽动,欺世惑人,无所不用其极。

  奥运“政治化”行为从根本上违背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和原则,必然遭到世界上所有坚持原则、正义和奥运精神的 人们的谴责、唾弃和反对。

  (作者:马振岗中国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延伸阅读

  历史上中国曾因奥运“政治化”受害

  早在1955年,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美国人布伦戴奇奉行“两个中国”政策,在奥委会里搞“两个中国”的行动 ,而且顽固地坚持错误立场,造成中国无法参加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并最终迫使中国在1958年退出国际奥委会等一 系列国际体育组织。这个口口声声喧嚷“体育与政治分开”的布伦戴奇,却一手制造了这起严重政治事件,把占世界五分之一 人口的中国排挤出奥运会大家庭长达20余年,剥夺了中国运动员六次参加奥运会的机会。

  也就是这个标榜“体育与政治分开”的布伦戴奇,曾作为国际奥委会调查委员会的负责人到德国。尽管当时纳粹气焰 嚣张,大肆排犹,扩军备战,法西斯活动十分明显,他仍说“柏林有举办(奥运会)的条件”,误导了国际奥委会的决策,让 希特勒实现了通过奥运会欺世盗名的目的。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