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1日,北京奥运会开赛以来的第三天,女子举重58公斤级的决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拉开战幕。中国选手陈艳青(中)表现出色,她以总成绩244公斤成功卫冕该项目冠军。陈艳青打破该项目挺举和总成绩两项奥运会纪录,也成为女子举重历史上第一位蝉联奥运会金牌的选手。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退役,复出,再退役,再复出,苏州女孩陈艳青从2000年起宣布退役三次,又三次回到举重房重操旧业,但最终却在北京奥运会上成为女子举重奥运历史上首位两连冠选手。
北京奥运会后,陈艳青说自己有很多计划。她想回家帮父母种地;她说她很想找个男朋友;她还说要读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队的第一个博士运动员。
最低调的复出
2006年底多哈亚运会赢得金牌后,陈艳青低调退役,攻读自己的研究生学位。但5个月后,她又悄悄地出现在国家队在北京的训练馆里,躲在一帮小字辈的后面默默地重新举起杠铃。
这是她从2000年以来,第三次宣布退役后的复出。陈艳青这样说:“有时候觉得压力大、想逃避,但是你就是无法割舍这份工作带给你的激情和荣誉。”
仅仅经过3个月的训练,陈艳青在2007年8月的一次国家队内部测试中,再次成为该级别的佼佼者,不得不让人惊叹她神奇的恢复速度。陈艳青的教练曹新民曾说:“陈艳青天生就适合练举重。”
在今年4月的全国锦标赛暨奥运选拔赛上,第三次复出的陈艳青以245公斤的总成绩夺冠,确定了自己在该级别的统治地位。奥运会的大门再次向她敞开。
轻松获得奥运首金
雅典奥运会冠军、2005年全国运动会冠军、东亚运动会冠军,三个冠军头衔却让陈艳青在26岁时做出了退役的决定。在澳门参加完东亚运动会后,陈艳青当着摄像机镜头痛哭流涕,宣布自己正式退役。
结果2006年1月,她回到国家队一声不吭地继续苦练,并在当年的全国锦标赛上再次力压群芳。教练曹新民透露,即使是第二次复出,陈艳青在情绪上也有过波动,动过不练的念头,但每次找教练谈心“宣泄”后,又高高兴兴地继续训练了。
陈艳青1979年出生在山清水秀的苏州西山,父母都是果农。她在1995年便入选国家队,两年后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2000年,女子举重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但中国队当年却放弃了陈艳青所在的级别。无缘奥运会的陈艳青宣布退役。这是她第一次退役。
雅典奥运会前,在曹新民的鼓励下,已经成为兼职举重教练的陈艳青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参加了国内奥运会选拔赛,却意外地收获了迟到4年的奥运会入场券,在25岁那年收获了第一块奥运会金牌。
下个目标:博士运动员
生活中的陈艳青喜欢驾驶、阅读,还喜欢看乒乓球和射击比赛。由于在是否练习举重这个问题上举棋不定,陈艳青时不时感到压力。
备战雅典奥运会时,陈艳青说自己当时已经达到了忘我的状态,这样的状态也是备战北京奥运会时她急于获得的。每届奥运会前,中国队在女举名单的确定问题上总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这次北京奥运会也不例外。但是在名单确定前,陈艳青的内心却很平静,她说:“也许是因为以前的挫折吧,我现在觉得看淡一切才最重要。”北京奥运会后,陈艳青有很多计划。她说她想回家帮父母种地;她说她想找个男朋友;她说她要读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队的第一个博士运动员。
在运动员身份的背后,陈艳青还有一个身份——苏州市体育局副局长。北京奥运会后,这位“女强人”是否打算第四次退役,变身体育官员?
她不好意思地笑了:“每次宣布退役后,结果都和原来想的不一样。这次我什么都不敢说了。” 据新华社电
“下届?机会留给年轻人吧”
陈艳青多次退而复出的经历,使她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不断围绕这个话题转悠。问她下届还会不会继续坚持时,这位29岁的老将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不会了,机会还是留给年轻人吧。”
陈艳青赛后透露,其实今天她的状态并不好,出发前还挺担心的,“但一上场我就忘了,只想把平时自己练的表现出来。呵呵,结果还不错。”她说,别看比赛时她很平静,其实“压力每次都很大,我不会想太多,发挥得好了,自然看起来会轻松”。
有人问最后时刻她为什么不想打破世界纪录,陈艳青轻轻回答:“抓举和总成绩的世界纪录都是我的呀,我想,在奥运会这个大舞台,金牌比世界纪录更为重要。”
从雅典到北京,在这四年里陈艳青走过太多的风风雨雨,蝉联这块金牌,她可以长长地舒口气了,“上届拿了金牌我就感到已经完成使命了,没想到还有今天。四年的时间很长,我不断有过退缩、消极的念头,数次都不想练了,最长那次都停止练习5个月了。但有许多人帮助、支持我,是他们一直把我推到这个奖台上。我现在的活力,全有赖他们。我想,上届的金牌是挣给我自己的,这次的是为支持我的人获得的。”
以后的路怎么走,陈艳青还没想过。她坦言,越往前走,压力就越大,路越崎岖,“我练举重已经18年了,今天这个成绩其实12年前我已经达到了。之后的日子,想的就是如何超越它,如何更完美。有时候练得苦了,超越不了这个成绩,就想退,就消极,压力只会越来越大。幸好,我有一个‘出气筒’,他就是我的教练曹新民。每次朝他出完气后,我就能找到正确的方向。感谢他,感谢这18年!”(高寒冰、刘柳)
两包方便面成就奥运冠军
幕后花絮>>>>
据新华社电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已经习惯于带着原料上赛场的中国举重队11日再次出发。这一次,他们只带了两包方便面,还有虾仁、油麦菜、扇贝……“陈艳青喜欢吃海鲜面。前一天她说了要吃方便面”。中国女队主教练马文辉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
称重室内,陈艳青称出的重量是57.66公斤。前一天晚上,陈艳青的体重还是58.8公斤,昨天早上,经过一夜的自然减重,是57.85公斤。“早上陈艳青只吃了很少的东西,中午什么东西都没吃”。马文辉告诉记者,基本上陈艳青在称重前一直在控制体重,“现在看,控制得不错”。
称重后,陈艳青一口气就吃完了两包方便面,“这丫头食量挺大的”。马文辉看弟子吃得开心,自己比弟子更高兴。
和陈燮霞等小队员不同,29岁的陈艳青阅历丰富,还当过教练,这让马文辉特放心:“她能迅速理解教练的意图,而且比赛中非常专注,赛前我们就作好了稳拿这块金牌的准备。”
一边倒的比赛让马文辉赛前的计划落了空。“我们准备了三套开把方案,根据对手不同的表现来最终确定开把重量。结果……”马文辉的话有点没事偷着乐的意思。在实际比赛中,由于对手战斗力不行,陈艳青自降开把重量,依然早早地将金牌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