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第29届奥运会开幕已经6天了。在这6天的时间里,除了斩金夺银的热潮之外,赛场外的北京、奥运外的中国也吸引了国际舆论的大量关注。在这个炎热的夏天里,中国人所涌动的热情,无疑让人们对中国军团的奖牌榜充满了期待。但是除了奖牌之外,中国人在奥运会上看什么?这不但是我们的疑问,也是西方舆论的疑问。
奥运会的筹备过程,其实不仅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或者商业活动那么简单,同时也是中国人从物质到心理上的准备过程。在这7年中,大量对中国发展的期待,都围绕着奥运会这个目标的实现开始,甚至连中国经济都被寄托在奥运会这个短暂的商业活动中。而当这个目标到来的时候,人们却发现并非所有的希望都在目标面前嘎然而止。历史老人的举重若轻,就在此刻十分明显地展现出来了。
客观上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源自西方文明的核心地带,从游戏规则和文化形态上带有非常明显的西方中心主义。包括本届在内,中国正式组团参加现代奥运会才刚刚七届。同世界体系一样,中国是现代奥林匹克家庭的新成员。因此,自然会有西方舆论甚至中国人自己,把中国在奥运会上的突破,当作民族心理上的一种突围。
这种观念当然有其合理之处。从历史至上论者来看,一个民族在现代化过程中受伤越深,她崛起时的历史情感都会越复杂。尽管现代化的很多过程,是无法孤立地和历史事件一一对应的,但是当然会有人用对照的方式解释我们的发展目标。每一个目标都是对于伤痕的一次抚摸,仿佛中国人还在殖民主义的伤痛中突围。
但实际上奥运会不是突围,而是入围。对于中国来说,突围的问题早已经从政治、经济上解决了。但是入围,就像主办“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奥运会一样,也并不意味着被动。主办奥运会,就是一个入围和获取主动的过程。奥运会是多元的,世界体系也是多元的。奥运会缺乏的中国元素正在填补,但对于世界体系来说,中国元素还远没有实现。更重要的是,中国自己能不能入围现代化的最理想国家行列,奥运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最好的检视机会。
入围世界体系,宣告中国能力的形成,这是当代史留给我们的爱国主义任务。正如比起奖牌来说,中国人的奥运表情更加珍贵。尽管包括《华盛顿邮报》在内的大量报纸都用浓墨重彩描绘了中国正在通向伟大的前夜,但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不是中国如何改变世界,不是中国如何超越世界,而是中国如何与世界一起成熟。
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一个镜头或许将永远留在奥林匹克史上。围绕着地球模型的无数张笑脸,其实才是这个世界所有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主角。唯有参与、多元,才能够更新人类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也在寻找奥运会的新看点。
推荐《国际先驱导报》博客:blog.sina.com.cn/m/xq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