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新:我知道有很多垃圾填埋还是要送到老港去?
陶小平:对。
骆新:您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极端天气当中垃圾运不出去
就在市里那么窝着,您如何保证物流可以走得顺畅?保证垃圾不至于积压在市里。
陶小平:我们都是通过我们的应急预案,比如说这几年的台风,在不能正常运输的情况下,我们各种基地包括我们配套的船我们的仓库可以存放3天以上,也能保证上海其它地方所有的地方都可以日产日净。而我这个地方就可以把垃圾存下去不影响上海各个单位居民的生活。
骆新:等于我们最高的储备量是3天,暂时运不了了,运力没有了您遇到过那种超过第4天的情况吗?
陶小平:没有。
为了保证上海这座城市的正常运作,陶小平必须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及时把垃圾运出市区。前几天,一次夏季应急演练在摄氏38度的高温下开始了。
骆新:有人说垃圾也可以变废为宝,还可以利用起来,您能告诉我们这些垃圾都怎么处理的?它究竟变废为宝在什么地方?能够体现出它的效能来?
陶小平:这就是这个行业这个产业的魅力,实际上垃圾很多东西都可以再一次利用,我们中央提出的我们现在市委市政府抓得很紧的一个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可能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在资源化利用方面。我们垃圾也是比如说我们现在主要的技术是3种技术,一个是焚烧发电它主要的优点是垃圾的减量化程度比较高通过焚烧 没了。然后通过焚烧以后发电我们每吨垃圾现在发电量可以达到250度。
第二种技术是简单收集垃圾自然产生的沼气发电,确定是,每吨垃圾只能发60度电,比直接焚烧垃圾的发电量要少很多。
陶小平:还有一种处理技术就是生化技术处理,生化处理也是经过生活垃圾通过发酵以后然后产生沼气然后进行发电,它这样的处理技术每吨垃圾发电量也可以达到200度。
骆新:可不可以这样去理解,垃圾处理当中一半以上都是用来发电?
陶小平:对。
利用先进技术,处置上海市区80%生活垃圾,陶小平已经成为上海名副其实的垃圾王。但他并没有因此满足,他要把垃圾产业做到了全国,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先进技术带来的好处。他要做中国的垃圾王。这时,他遇到了来自海外竞争对手的挑战。
陶小平:竞争很激烈,现在是国际上一些大型的集团都到中国来了,包括中国的上市公司很多的投入这个行业,我记得有这么一句话,当时上个世纪我们做准备工作的时候我是睁着眼睛或者是去找世界上有技术有资金的公司进行合作,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来找我了。因为看到了中国的市场然后要找一家中国最具有竞争力的公司进行合作。首选我们上海环境集团。全国各地的人才,都向我们上海环境集团靠拢,包括我们底下还有很多外国人在我们公司工作,江桥的总经理就是老外,美国人,老港4期总经理是法国人。
骆新:所以有人说陶小平创造了一个行业。
陶小平:那不应该这样说,到了这个年代,应该说经济发展到这个程度社会发展到这个程度,政府对这个产业有一个特殊的要求,经济的发展对一个城市来说它还是一个数量级的发展,只有到了环保水平环境水平提高了根本性发展了,那才是一个城市质量级的发展。
这是陶小平在参加一个地级市垃圾处置权投标会前,最后一次讨论方案。这时的陶小平,自信、果断。这样的投标会,每年他都要参加好几次,对手往往是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
骆新:我知道招投标其实是一个商业秘密,但是我也希望您适当向我们透露一些商业秘密,您这几次竞标我知道您都获得成功了,成功肯定有您的道理。
陶小平: 我们每一次投标,技术标打分我们一直是第一从来没有第二,商务标可能是第一可能是第二但也不会第三。一方面我们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这个拥有我们和其它企业不一样。国外企业它本土化不够,国内的企业可能在引进消化方面下的功夫还不够。这是一,第二我们在商务方面,我一直有一个理念我们搞这个行业除了我们企业应该合理的一种经济效益以外,更重要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是一个社会贡献。所以我是有两句话,第一句话是我社会效益最大化,第二句话是经济效益合理化,这样一来,我们每次的商务标都是和政府的要求比较近,和我们的专家要求比较近,所以我们每次投标当中我们就赢了。
技术优势和商务理念,依托这两大法宝,短短几年间,陶小平把垃圾产业扩展到了成都、宁波、南京、青岛和深圳等地。
骆新:所以您不是以利润作为第一要义?
陶小平:对。
骆新:那您公司的员工也会抱怨,说陶总每次都会把价格压得很低公司有什么利润可言,还靠什么钱去发展?
陶小平:原来我们公司的职工,特别是有些科技人员都有这方面的想法,但是我希望能够把价格降下来把政府补贴的价格降下来,并不是说我们企业就没有利润。然后通过我们提高科技的含量来节省我们的成本,比如说同样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现在我们通常是250度,1吨垃圾可以发250度,我在想我们通过我们各方面的技术上去引进消化技术,我们研究一套新的技术能不能增加发电量,增加到20度 那就增加了10块。
骆新:我知道了,您其实把更多公司的未来发展,寄托在您给公司内部挖潜,给自己的公司一定的压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获得长足的发展,而不是求一时的利益?
陶小平:对。
骆新:您听到您员工对您有什么评价,比如说陶总是一个很厉害的人,对下面很压榨的一个人很有压力的一个人。
陶小平:经常听到,我这个人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个是工作的要求比较高,对我的部下包括我的同事工作上的压力比较大,同时给他们的工作任务也比较高,各方面要求比较高,甚至我还会骂人。但是我们这些员工,包括这些班子里的成员他们从感情上都和我关系处得比较好。因为我除了工作以外还是对他们比较关心比较支持。对下岗工人,我们职代会、职工代表大会有一个通过的议案。每年增长15%(工资),超过我们全市增长的职工的平均增长速度,我们的下岗工人应该说日子过得还比较好。但是另外我们领导干部从2003年到2008年没涨过一分钱,5年就没动过工资,领导干部没动过工资,职工、我们上岗的职工平均每年增长10% 下岗工人增长15%,然后领导5年没涨过,这5年来 公司的效益或者利润增长速度很快,当时我们应该说基本上没利润,有利润也就几千万,今年我们可以达几个亿2亿多,我们这个企业现在还是在投入,财务成本很多,可能3年5年以后我们的效益更高。
骆新:很多人其实一听到这个行业,本身老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说您怎么从事这个行业?和垃圾有关,多不光彩。
陶小平:对。1998年刚刚到这个行业里的时候,因为我以前也是一个党政领导干部,人家问你在干什么,那时候我就把我们公司的其它产业和他们说了一下,正而八经的垃圾还是放在后面。但是这个产业发展到这几年应该说它的社会地位不是原来的社会地位,现在我们哪怕是一个小姑娘、一个小青年,人家说你现在毕业以后在哪里工作,他们也不说环境集团,他们就说我是搞垃圾的,好像到了这个年代搞垃圾也是一个发展空间很大的或者说科技含量很高的一个产业
骆新:这两年环保谈了这么多年,人的观念发生了转变发生了很大。
随着生活观念的转变,陶小平发现,运到老港的垃圾品种也越来越多了。废电器、旧电脑、报废的汽车轮胎,目前的技术无法很好地利用这些资源。陶小平决定再次引进技术,在老港兴建一个资源利用园区,对垃圾进行集约化管理,实现垃圾处置零排放。
骆新:我听有人说您曾经说过一番话,当然我现在想向您核实一下,您希望成为中国的垃圾王,您说过这样的话吗?
陶小平:对。特别是和同行在交流的时候,上海环境集团还是在中国这个产业当中的地位还是比较肯定的,然后我本人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大家可能在私下里都叫我中国的垃圾王。我们想有的目标,这个行业也是在国内刚刚开始,我们想通过我们的努力,来引领这个行业的国标,国家标准。这个行业现在没有国标,比如说建设标准没有,运营标准没有,我想通过我们的努力,然后我们把全国的建设标准、运营标准拿出来,这是我们对这个行业的一个贡献。还有一个目标就是对社会贡献量最大,现在我们中央提出的节能减排,我想特别是我们上海,上海面临着一个节能减排的很大的任务,这个任务很重,作为我们这个企业,我想理应要帮政府挑担子作出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