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彭晶/北京报道
20年前,一天只在街上看到20辆小汽车
法国最大的新闻周刊——《观点》周刊驻北京记者站的负责人卡罗琳,为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字——蒲皓琳。“皓”,出自《诗经·陈风·月出》,意即洁白、明亮。和《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聊起北京奥运,她显得十分兴奋。
1984年,蒲皓琳第一次踏上中国,此后她每年都要来几次,直到1995年,《观点》周刊在北京设立记者站,她便一直留在北京,负责报道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新闻,中国在她眼中,正是一个今日奥运赛场上的形象——奔跑者。
在距离奥运开幕还有三周的时候,蒲皓琳和她的同事忙碌起来。奥运期间,《观点》周刊除了派出记者专门负责赛事报道之外,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了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
报道完“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开幕式,蒲皓琳又将目光投向了为北京奥运会服务的志愿者。紧接着她又将前往天津滨海技术开发区报道外资企业发展的现状,并从中国历史学家那里了解老城区变迁的足迹。
“全世界都在看奥运,然而更重要的是他们会透过奥运看到真实的中国。”蒲皓琳说。
近些年来,法国对中国的关注越来越多,在法国的各大媒体上,每天都有20多页关于中国的报道。许多法国人对中国充满了好奇。
“你们中国有句话,叫做‘百闻不如一见’,要了解中国最好的方法就是亲眼来看一看。可是到中国旅游对不少法国人来说是还很昂贵的计划,因此我希望我能把一个真实的中国介绍给更多的法国人乃至世界。” 蒲皓琳告诉本刊记者。
奥运之前,中法关系因为一系列事件而变得微妙起来。一些法国媒体的片面报道更是加深了两国民众之间的误解,蒲皓琳对相关的事件做了报道,她收到了很多法国读者的来信,他们大多对存在的误解表示惋惜,并对中国表现出了更大的兴趣。蒲皓琳表示,法国民众实际上并不喜欢对别国的问题指手画脚,越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法国人,越能宽容地看待不同国家的制度和习惯。
“24年前刚到北京的时候,我就有一个想法,中国会变,中国人会往前走。”蒲皓琳说,她眼中的中国,没有停止过前行的脚步。
1984年那个凉爽的 9月,蒲皓琳从建国饭店的阳台上可以直接看到街道。但那时街上汽车稀少,一天之内可以看到的汽车只有20辆左右。晚上一到5点,所有的商店都关门了,没有酒吧也没有可供消遣的去处,当时外国人唯一可以购物的商店只有友谊商店。北京的水果种类很少,夏天只有西瓜,冬天只有苹果和梨,法国人习惯喝的矿泉水很难买到,于是她学中国人喝凉白开。偶尔听说商店里新进了黄油等食品,他们往往奔走相告,抓紧时间采购囤积。那时候大概全北京的法国人加起来也就50个,而现在有6000多。
“中国以奔跑的姿态迎向世界,这一切看来都是不可阻挡的,”蒲皓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