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确有“办房能人”
而今,第一批入住欣源小区的灾民已在那里住了三个年头,那些执著的“找房者”依然走在路上,问题也越扯越多。
“好房子能得楼,我们坏房子得不到楼,凭啥呀?”一些倔强的沉陷区灾民奔走在各级信访部门之间,问题悬而未决。本刊记者经过实地走访得到的一些资料表明,确实存在状况较好的房屋被优先搬迁安置的情况。
“我家这边儿上,该走的走了,不该走的也走了。”一些居民的矛头直指基层干部与沉陷办工作人员,“哪个街道办主任不弄个三套五套的?”
沉陷区居民张风(化名)给本刊记者提供的一张自制表格标明,居委会主任孙某某曾与村民许某某等五户居民进行房屋交易;区沉陷办贾某分别与张某等四户居民进行交易。
本刊记者获取的资料证实,确有“办房能人”把原本评为B级的房屋,运作成符合搬迁的等级,让人称奇的还能办成 “一房两户”。
7月6日下午,住在欣源小区的韩冰(化名)告诉本刊记者:“这楼里70%的搬迁指标是花钱买来的,7000到一万吧。”
韩冰用略微平缓的语气告诉本刊记者:“你到我妹夫家看看吧,我们两家原来东西院,拆那大房子是我的,我定上级了,他没定上,我的房子比他的强百倍,这你明白怎么回事了吧?”本刊记者一再追问她花了多少钱,韩冰笑笑,默认用70 00元办房。但她说,“现在楼房也住上了,都是熟人,不能说送给谁了。”
另一个让“找房者”难以接受的现象是,在安置小区里出现大规模的卖房行为,这让他们怀疑“套房”绝不是个别现象。“买了房子换楼房,换完楼房卖楼,12套房子写着一个电话号往外卖。”沉陷区居民张风气愤地告诉本刊记者。
本刊记者发现,在欣源小区每栋楼都有卖房广告,这些广告就贴在玻璃窗上,最多一栋楼达九户,少则四五户。一位清扫小区的环卫工告诉本刊记者:“一家10多套的都有,人家那面(沉陷区)房子多,这面(安置小区)楼就多。”
本刊记者再次问及是否有工作人员“套房”时,市沉陷办主任于英杰向本刊记者说:“这么大的工程,不敢说没有,但是极个别的。”他随后找出一份七台河市监察局2005年5月27日下发的《七台河市监察局关于严禁倒卖沉陷区受损房屋从中谋取私利的通知》给记者看。
据悉,2005年10月16日,七台河市纪委、七台河市监察局发布了对骗取沉陷区受损搬迁安置房屋的蔡某及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的通报。通报中描述:2005年10月,市沉陷办在审批市房产局送批的28户D级沉陷区受损房屋时,发现有12户存在问题。
通报中称,报表中的“社区主任、街道主任、区沉陷办”各栏的责任人签字,都不是本人签写,很多都是区沉陷办工作人员代签;市房产局房屋产权确认审核不严,工作人员失职。房产部门上报的28户一期搬迁安置被审下来的12户房屋,经市监察局和产权确认组重新调查确认,分别存在严重错误:有房屋与房照不符、房产证件提交错误、丈量错误、房产来源不明等问题。
从2003年七台河市进行房屋受损情况普查登记,五年已经划过,参与沉陷治理的工作人员流转,“某某某因为这事儿下去的”传言充斥煤城。本刊记者致函七台河市纪委、七台河市监察局,希望了解沉陷区搬迁安置过程中的纪检监察情况,但至记者发稿,未获有效回应。
还得等几年
据了解,七台河市沉陷办已将1.1亿维修加固资金打捆用于沉陷治理工程小区建设。沉陷办的解释是,这是弥补批复资金的先天不足。这就意味着,如果短期内不能争取到大额资金,A、B级受灾户仍将在沉陷区没有加固维修的受损房屋里继续等待。
一位老干部气愤地对本刊记者说:“这也不是吃唐僧肉,有能耐的吃得沟满壕平,没能耐的连汤都喝不上!”
本刊记者了解,七台河市政府为解决机电厂遗留十年的污染问题,将机电厂与铁路车辆段居民2584户整体迁入欣源小区。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批复,2003年6月31日以后,造成的采煤沉陷按照“谁开采,谁治理”原则,由煤炭开采企业自行治理,七台河市沉陷办将等级复核工作与搬迁安置工作同时并行三年,放宽到2006年12月31日,在照顾部分受灾群众利益之时,也造成搬迁安置工作的混乱。
总算还有值得期待的事情,七台河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二期工程---惠民小区将在2008年底完工,还将会有 4000余户沉陷区灾民入住新居。另外,按照国家发改委批复的七台河市煤矿棚户区改造方案,从2008年开始,利用五年时间,规划新建18个住宅小区(九个居住区),安置居民5.8万户,总人口达20万。
这些消息给“找房者”带来的除了希望,还有忧伤。
“还得等几年啊?”“找房者”高华面无表情地对本刊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