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许世凭:未来的商机仍在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9日11:50  新世纪周刊

  -本刊记者/彭峰

  透过一位身处大陆多年的台湾商人的观察,我们或许能找到一种看待两岸经贸关系的新视角

  上世纪90年代初,许世凭成为了最早来到大陆的那批台商中的一员。将近20年后,除了为自己拼下了一个庞大产 业之外,他也亲历了两岸经贸关系这些年来的波折起伏。如今,身为亚洲台湾商会联合总会监事长和广东东莞仲裁委员会仲裁 员的他,更多的是从事为台资企业服务的工作,也因此,他对于两岸经济正在发生的变化有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现在中国大陆正在进行产业调整,珠三角地区已经有大批企业倒闭,其中也包括很多台资企业,你怎么看这个现象?

  早期进入中国大陆的台商,都是跟着中国大陆的经济起飞在一起跑,所以很多台商都说自己很成功,事实上并不是在 中国大陆的台商很成功,而是他们搭上了中国经济的顺风车。成功的是中国经济,而不是台商自己。台商在中国大陆这么多年 ,一直跟着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在成长。

  到了2008年新的劳动合同法产生了,两税合并了,早期中国大陆对外的招商引资是来者不拒的,大家都搭着这个 顺风车一起来。问题是到了现在,光广东一年来,保守估计1000家台资企业消失了。但实际上这对中国大陆是有好处的, 很多早期进来的台资企业虽然赚到了钱,却没有建立一个健全的制度,所以遇到风险这些企业就被淘汰。但市场还在,比如说 整个广东一年要消耗100万双鞋子,以前是由4000家鞋厂制造,现在1000多家被淘汰了,但是100万的市场还在 ,这个市场由留下来的优质企业给瓜分了。事实上这对整个中国大陆的产业升级来说是非常好的。

  以前大家都说中国大陆是世界的制造基地,我很早就认为中国大陆肯定不只是世界的制造基地,大陆会成为世界最大 的消费市场。以前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未来最大的市场会是中国,那么很明显未来世界的商机在中国。

  7月4日,两岸周末包机直航正式拉开序幕,台湾对大陆开放旅游业也已经一月有余了,其给台湾带来的相关效应或 许也有所显现,你看到的变化是什么?

  在两岸直航以后,很多人的预期可能过好了。1987年台湾开放老兵探亲,1993年在新加坡的汪辜会谈,就已 经把两岸直航列入议题,只是当时比较泛政治化,所以出了一个白皮书。到2002年讨论台商春节包机,事实上已经间接直 航了,但当时是必须由上海浦东起飞、停香港,再转到台湾。到2006年就是四项包机,包括项目货运包机、节日客运包机 机制化、紧急医疗包机和特定人道包机,就不需要停留香港,直接从香港领空飞到台湾。到现在节假日、星期六日开放大陆旅 客观光。下一步可能会不经由香港领空、直接飞台湾,以及可能每天都有飞机,这是分了好几步走的。

  以大陆的报道,有意愿到台湾观光的人数超过5000万,台湾现在每天开放可以进入的人数只有5000个。换句 话说,台湾10年都消化不了这些客流。而现在到台湾的班机只有每周五六日一有。现在去台湾旅游一般只有7到10天,台 湾虽然小,但是7天肯定走不完。而且台湾旅游业因为削价竞争的问题,把整个旅游品质做得相当差。有人预估开放大陆旅游 可以增加600亿的商机,可在整个旅游业品质做得这么差的情况下,能否给台湾经济带来这么大的效益很值得怀疑。

  台湾旅游业还有一个硬伤,就是硬件设施的问题。台湾可以接待大陆游客的旅行社有144家,实际能接陆客只有8 0多家,但真正能接到陆客的只有几家掌握饭店房间的大旅行社。因为台湾的饭店资源很紧缺,特别是在周末,很多预定的房 间已经排到了明年。大陆游客去台湾都是超过7天的,怎么排日期都会遇上一个周末,所以掌控了饭店房间也就掌握了大陆游 客。

  这说明台湾的饭店资源是不够的,此外其他的如运输设备等硬件设施也需要加强。台湾确实是很美,然而很多大陆游 客想去旅游,就是因为台湾神秘,国共内战使得两岸在半个世纪内几乎没有什么民间交流。但如果旅行业的品质一直都很差, 那大陆游客的热情能维持多久就很值得怀疑了。

  随着两岸经贸往来的不断加强,许多大陆企业也对赴台投资跃跃欲试,你认为对他们而言,哪些领域会较早的开放?

  以现在台湾当局的作为来说,未来一定会开放陆资到台湾投资。就像以前民进党规定台商到大陆投资不能高于在台湾 实际注册资本的40%,现在已经全面开放了,现在台湾规定只要在台湾设立营运总部,对大陆的投资是没有上限的。现在可 以预见国民党首先会开放的是房地产,台湾民众都担心开放大陆资本进入台湾房地产市场会不会把台湾的土地价格炒起来,这 就要看台湾领导人够不够聪明了。

  台湾从蒋经国时代就已经开放外资到台湾了,外资进入加上蒋经国的十大建设创造了台湾的经济起飞。陆资事实上来 说是因为两岸政治的原因而被台湾置之门外,其实你要把陆资归类于外资,还不是一样,有什么区别呢?台湾经济现在比较差 ,一样可以开放陆资进入。

  两岸的金融合作一直远远落后于经贸合作,现在有迹象显示,台湾当局也在试图“松绑”对大陆的金融政策,但是两 岸不同的经济体制导致金融业的差别很大,简单来说两岸金融业的差别在哪些地方?不同的金融制度带来的融资环境对两岸企 业的影响有什么区别?

  从现在两岸的金融政策来说,国民党是希望把整个金融机构转回台湾的。但是这个已经有点缓不济急了。到目前为止 ,台资银行在中国大陆还没办法做人民币融资业务,但事实上大陆的很多台资企业资金运作都是通过台资或者外资银行。这也 给台资企业造成很大的问题,从会计角度来说,企业的资金周转越快,存货越低,它的获利就越高。但在大陆,很多台资企业 资金周转率变低、存货周转变高,因为应收账款期拉长,而造成资金流动变缓。

  在台湾融资相当简单,早期在台湾经济起飞的阶段,我们常说,只要有100万,可以做500万的生意。我用10 0万去买土地,土地再融资,融资了又盖厂房,厂房再去融资买机器,机器又可以融资买原材料,原材料还可以抵押,应收账 款也可以抵押,所以100万可以做成500万的生意。以前台湾的很多企业家都是这么崛起的,因为整个金融体系比较开放 。但是在大陆,100万可能还做不到100万的生意,因为从银行很难贷到款。

  现在台资企业在大陆,他们的资金往来有些是通过外资银行,甚至是连外资银行都没办法介入,很多都是企业的自有 资金,所以造就了这一次的企业成本往上提升,就是因为融资的渠道不够畅通。

  随着两岸交流的密切,到大陆投资的台湾企业也会越来越多,这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台湾本 土民众很关心的,即台湾的产业向大陆转移后,本土的空洞化问题,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其实目前除了中国大陆,整个亚洲的经济都很差,像越南现在通胀率是14个百分点,增长只有4.6个百分点,相 差很悬殊。

  在李登辉时期台湾想取代香港的亚太金融中心地位,但是没有成功。民进党执政的八年里,台湾经济没有增长,反而 衰退了很多。从1997年到现在的10年里,有多少企业从台湾出走?现在光大陆一地的台商就这么多,这些都是从台湾过 来的,这么多企业来到大陆带来的后果是:第一,工厂不见了,降低了台湾的就业率,不愿意跟到大陆来的就会失业;第二, 工业区被空置,导致台湾地产价格下降,而以前台湾地产价格一直是飙升的。这是目前台湾经济不景气的原因。

  现在马英九的政策,也是鼓励所有的台商往外投资,但他还是想让台湾成为一个金融中心,台湾未来的走向只能是高 科技产业和金融中心,所以台湾并不会空洞。就以国民党现在的政策来说,虽然开放对外投资,但他也放出了很多利多的政策 ,让台商返乡的计划,包括台湾工业区给出的很多优惠,比如前两年免房租、后面两年只有三成房租、再后面两年六成房租、 到第七年才缴纳全部的房租。当然,具体还涉及到很多其他的配套政策,如台湾劳动力短缺,如何从大陆引进劳工等,假如全 部配套政策出来的话,台湾肯定不会空洞化。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相关专题 新世纪周刊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