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夺金背后泛起杂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21日13:42  世界新闻报

  西方媒体的质疑,反映了他们不愿接受中国快速发展的复杂心态

  《世界新闻报》特约记者/陈婧

  中国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掀起了夺金的热潮。当中国人民为运动员取得佳绩而兴奋时,一些西方媒体却对中国的夺金 势头说三道四,种种浮议背后充满了对中国金牌数超越西方国家的不平衡心态。

  事实上,西方媒体的这种心态跟奥运会开幕前它们对中国的批评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它反映了部分西方人士对中国 快速发展的“酸葡萄”心理。

  中国选手年龄造假?

  身份证和护照完全一致

  13日,中国体操女队夺得北京奥运女团金牌,一时间国内媒体好评如潮。然而,美国有媒体赛后却拿中国选手的年 龄问题大做文章,质疑部分选手年龄“未到16岁”。

  美国《时代》周刊13日刊载的一篇文章称,按照规定,参加北京奥运会的体操选手必须出生于1992年12月3 1日之前,但“网上记录和地方报纸的文章提供的信息”显示,中国的3名选手年龄未到16岁。

  一些对“年龄问题”不依不饶的西方媒体甚至在体操女团决赛后集体发难,“炮轰”当事人。一名美国记者先问何可 欣到底多大,何可欣回答说:“我的年龄是16岁。”眼看何可欣强硬回击,另一名外国记者转而去问邓琳琳的属相。邓琳琳 笑答:“我属猴。”

  眼看两次“攻击”未果,一名外国记者故意问出一个误导性的问题:“何可欣,你15岁的生日是在什么地方过的? ”何可欣毫不含糊地答道:“我15岁的生日是在队里过的,来了队里,我就很少回家了。”

  针对西方记者的质疑,中国体操协会反驳说,中国体操队是按照运动员户籍所在地的省、区、市提供的具有法律效力 的身份证件办理护照。中国体操协会出示了何可欣的身份证,上面显示的出生日期为1992年1月1日。而她护照上的出生 日期与身份证完全一致。江钰源的身份证上出生日期为1991年11月1日。她于2006年3月办理的护照上,出生日期 与身份证也是一致的。

  中国体操协会表示,江钰源参加了2007年世界体操锦标赛,何可欣先后于今年3月和4月参加了国际体联体操世 界杯系列赛多哈站和科特布斯站的比赛。国际体联严格验证了她们的护照,确认其年龄符合参加世锦赛、世界杯和奥运会的年 龄规定。在中国方面提供的有力证据面前,西方媒体仅凭网上信息而提出的质疑,显得是那么苍白和无力。

  夺金动力来自“举国体制”?

  美国拨巨款培养人才

  美英部分媒体报道说,中国选手都是把争夺金牌当成“政治任务”来完成的。还有的西方媒体评论说,中国之所以能 在今年的奥运会上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全都应归因于中国的“举国体制”。

  对于这种说法,一些人给出了不同的看法。美国移民局退休官员金德备就表示,奥运夺金热是对中国体育运动的促进 ,在运动员拼搏精神的激励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将对体育产生更大的热情,这对提高全中国人民的体育素质是有好处的。金 德备还认为,中国运动员的荣誉感是其取得佳绩的关键,这一点对于任何国家的运动员来说都不例外。

  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来参加奥运会,都会把夺取金牌当成一个最大的目标,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一些国家也会不 惜动用财力、人力和物力,培养优秀运动员。曾经对中国的“举国体制”提出过质疑的美国,暗地里也在为争金夺银培养人才 。

  据报道,由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对美国选手构成威胁,使得美国的优势项目正在缩减,为保持在国际体坛上的领 军地位,美国人不惜投入重金,以保持项目上的领先。

  经过论证,美国奥委会确定了近4年的“拓金”重点,以击剑、铁人三项、射箭、射击和划船为中心,争取实现新的 突破。据悉,美国奥委会每年投资在训练及运动员福利上的经费达到1.3亿美元。

  拿射击运动来说,美国奥委会所给予的财政拨款已达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两倍。美国有关部门每月都要给顶级射 击运动员发放薪金,给那些在重大赛事中取得好成绩的运动员以经济鼓励,并向射击队提供更好的教练及训练环境。此前,美 国计划在北京奥运会的射击项目上夺取6枚奖牌,以缩小与传统射击强国如俄罗斯、中国、德国等国的差距。

  屡创佳绩源于“魔鬼训练”?

  菲尔普斯一周要练7天

  一些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运动员夺取佳绩的同时,对中国选手成绩提高背后的原因,似乎更为关注。在他们看来,中 国选手之所以屡创佳绩,与他们接受的所谓“魔鬼式”训练有很大关系。像有媒体就评论说,中国有很多选手来自农村,他们 能吃苦,为夺取奖牌而拼命训练,有时候训练方式是很“折磨人”的。

  的确,中国运动员为了在奥运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必然要经过刻苦的训练,因为奥运会是代表全世界体育竞技最高水 平的盛会。但是,西方媒体忽略了另一个事实,那就是,刻苦训练,甚至于“魔鬼训练”,几乎是所有力图夺取奖牌的运动员 可能经历的,就连这次摘取8金的美国泳坛天才菲尔普斯也不能例外。

  据美国游泳队领队教练马克·舒伯特透露,菲尔普斯训练的艰苦程度,是外人难以想象的。他每天要训练3次,一周 训练7天。21天是一个新的循环。这个时候可能会有1天的休息,但是他会马上开始新的训练。

  为了争取在本届奥运会上拿到奖牌,德国男子铁人三项名将达尼尔·翁格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他每天的生 活就是游泳、跑步和骑自行车。一般早上先游5000米,然后跑上1万米。吃完午饭后,中午还要骑80公里的车,晚上再 跑1.5万米。这次在奥运会男子10米气步枪比赛中夺得金牌的印度选手宾德拉,据说赛前每天要练7个小时的射击。

  民族情绪高涨?

  中国观众不只关注结果

  中国连续夺金还让一些境外媒体惊呼:这将成为极端民族情绪的“催化剂”。美国《旧金山纪事报》就声称:“一旦 中国运动员比赛,中国人就会自发地聚集在市中心的街道上。可一旦中国输掉比赛,他们就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

  但是,一些亲身感受过北京奥运赛场气氛的外国记者,给出了不同的看法。加拿大《温哥华太阳报》记者米罗·瑟内 蒂格在观看完8月10日的中美篮球赛后,走到北京的街头上进行采访,他想听一听中国民众对于这场比赛的评价。

  他本以为中国的篮球迷们会有一种挫败感,但现实并非如此,因为多数中国观众并不太在乎比赛的结果,他们关心的 是中美两国运动员通过比赛进行交流的过程。

  瑟内蒂格在文中写道:“面对这次失利,姚明显得很平和,他说,这场比赛会成为他生命中一段珍贵的回忆。在百货 店内,球迷们也与他们心目中的英雄有着同样的看法。进来买冰镇啤酒的一位女士说,‘美国队非常强大。但是,我们的运动 员能从中学到一些东西。这挺好的’。”

  洛杉矶某教育学区担任会计工作的布瑞纳说,他没有觉得中国夺金是“极端民族情绪的催化剂”,相反,他觉得中国 民众的激情是一种自然的爆发,它反映了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另外,他从电视上看到,中国观众在为本国运动员加油的同时,对其他国家的运动员也表现出了东道主的热情。不管 运动员成功还是失败,他们都会报以掌声鼓励。

  《世界新闻报》

  新闻点评/ANALYSIS

  应平和看待中国夺金

  为什么中国夺金折桂会生出这么多杂音呢?事实上,它反映了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体育实力增强的嫉妒,同时也刻画 出一些西方国家不愿接受中国快速发展这一事实的复杂心态。

  从一些西方媒体的报道中可以看出,中国夺金热潮被无端地赋予了一种政治意义,那就是,中国正在挺进世界强国的 行列,而这恰恰是一些对中国发展持怀疑态度的西方人士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因为他们担心中国高速发展的示范效应,从而 威胁到欧美国家一直以来主导的国际秩序。

  对于中国取得的成绩,他们是不肯相信,也不愿接受的。所以,他们只好用抹黑式的言论来攻击中国,试图减弱中国 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另外,从媒体的角度来看,“好新闻等于没有新闻”是西方媒体出于商业目的而遵循的准则。奥运报道也是如此。更 何况西方媒体习惯了用“有色眼镜”去看待中国,所以,炒作一些负面消息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奥林匹克精神本来就是拼搏与奋斗的精神。对各国运动员和观众而言,似乎都存在着挥之不去的“金牌情结”。更何 况,奥运赛场本身就是潮起潮落,各国夺取的金牌数量肯定会有所变化。对于中国占据金牌榜榜首,西方国家应平和看待。就 像德国“焦点在线”网站评论的那样,“美国必须适应这种角色的转换”。

  (陈婧)

  《世界新闻报》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