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大学教授袁奇峰断言:白鹅潭不可能成为第二个滨江东
白鹅潭地区城市设计竞赛两方案入选
“宜居城市”“生态智城”脱颖出
中山大学教授袁奇峰断言:白鹅潭不可能成为第二个滨江东
本报讯(记者/曾雅实习生/黄丽)记者昨日从广州市规划局获悉,白鹅潭地区城市设计竞赛,两个优胜方案脱颖而出,方案二“宜居城市的首善之区”以及方案五“生态步桥中央智城”入选。据悉,下一阶段将综合6家参赛方案进行深化,形成最终实施方案。在公众投票中,以建公园组团并考虑过江交通的第六方案以40.86%的网上投票率获得最多青睐,但最终没能笑到最后。
方案二的突出亮点是打造广佛中央公园,该规划将白鹅潭的核心区分为中心片区和滨江片区。在中心片区,规划提出双“T”形空间形态“缝合”两岸的空间架构,让两岸呼应,塑造一片流光溢彩的广佛新天地景观来集聚总部办公。交通方面,通过芳村大道过境快速路设于地下,以及建立核心保护环路,来解决机动车流线组织问题,疏解老城交通。
方案五的亮点是临江建筑梯度处理。该方案共四个策略:一为“水韵花都”,强化珠江、花地河、大冲口冲等景观河道的绿化设计,并与沿线建筑群落交融共生。二为“盈彩江岸”,临江建筑在竖向形态设计上采用梯度处理,形成层次丰富,错落有致的建筑景观界面;三为“四心拥江”,塑造标志性核心空间,充分发挥江、岸、面、嘴、岛、湾、港等滨水岸线特征;四为“八景洞天”,即依托珠江景观,由北至南形成八处标志景观,分别为“坦尾文化岛”、“车站遗址园”、“三水汇流区”、“花地仓文化区”、“太古仓码头区”、“创智文化湾”、“未来科技港”、“丫髻沙生态岛”。
此前,市长张广宁提出要以世界眼光谋划白鹅潭地区未来的发展,邀请国际一流顾问公司对竞赛方案进行评审和优化;要认真做好宜居城市的首善之区规划经济分析,科学优化区域的功能分布。他还强调:白鹅潭城市设计要吸取珠江新城在交通规划上的教训。
中山大学教授袁奇峰认为,规划方案要考虑到规划强度,白鹅潭规划的开发量越大,实现的机会就越小。袁教授直言,白鹅潭目前发展时机仍不成熟。袁教授自1997年始便主持沙面保护规划工作,对白鹅潭周边地区的发展有深刻的了解。他说,早在2005年广州南站关闭时,白鹅潭曾面临着一次难得的发展契机,但最终原广州南站地块成为铁道局员工宿舍楼,白鹅潭错过了发展时机。而今,白鹅潭板块虽然提上政府议事日程,处于政府搭台,开发商唱戏阶段,但还未真正形成发展动力,预计未来需要10—20年的时间发展。他还断言:白鹅潭不可能成为第二个滨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