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运时评:北京奥运会为两岸体育交流打开一扇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23日16:27  中国新闻网
奥运时评:北京奥运会为两岸体育交流打开一扇窗
  8月15日,奥运棒球赛中华台北队出战中国队,激战12局,最终中国队以8比7险胜。中新社发 chinatimes 摄

  中新社北京八月二十三日电题:北京奥运会为两岸体育交流打开一扇窗

  中新社记者徐德金

  当全球惊叹于北京奥运会超乎想象的精彩,并分享奥林匹克精神盛宴的时候,北京奥运会也为两岸体育交流打开一扇窗。

  透过北京奥运会从申办到成功举行的整个过程,通过这个窗口,人们看到了什么?

  其一,台湾同胞共襄盛举。北京奥运乃国人百年之期盼,积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之功。一九八四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一九九0北京亚运会,中华台北代表团拥抱睽违多年的亚洲体坛盛事,两岸在体育交流上逐渐找到更多的共同语言;七年前北京申奥成功,就在吴经国与何振梁拥抱的瞬间,广大台湾同胞对北京举办奥运会的体认与支持,已经毋须用再多的语言来表达。

  尽管在此之后的七年中,在某些时段某些事情上,台湾当时的执政者以政治来过多地解读体育,操弄议题,如令奥运火炬无法在岛内传递等,但都无法阻碍台湾民众对北京奥运会的热情。我们看到,中华台北棒球队今年三月获进军京奥的通行证后,场上台湾观众打出“北京,我们来了”的横幅,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其二,台湾同胞共享盛宴。中华台北体育代表团共参加北京奥运会十五个项目的比赛,最后揽获四枚铜牌;连战、吴伯雄、宋楚瑜出席奥运会开幕式,赛场观赛、国宴把盏,中共政要与之会见、会谈;台湾派出主管政务官员,台湾媒体记者一百多人来京报道奥运会,岛内民众时刻关注奥运赛场尤其是中华台北选手赛况。北京奥运会受到台湾上下如此广泛瞩目与参与,超过以往任何一届。

  吴经国先生似乎还沉浸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精彩画面。他日前在北京评价道:“只有中国人才会有卷轴的概念和漫步云端的创意,这是一个中国特色的奥运开幕典礼,又融合了现代的高科技,你没有办法去说他有缺点,我觉得非常非常成功。”相信“有特色、高水平”的北京奥运盛宴,台湾同胞体味至深。

  享受北京“主场”的优势,享受竞技体育的快乐,北京奥运会理所当然有别于历届奥运会,为两岸赋予更多的实质内涵。中华台北奥委会副主席、中华台北代表团总领队蔡赐爵认为,北京奥运会最大的贡献是让两岸在竞技场上拉近距离,进而让两岸新生代从交流中感受“不可离不可弃”的真实情感。

  诚然,北京奥运会进一步拉近了两岸间的距离,更增添了不离不弃的血浓于水的情愫。但同时我们必须指出,台湾与大陆在体育竞技上存在较大差距。

  仅以福建为例,闽籍选手此次在奥运会上共获得男子举重、羽毛球男子单打、女子蹦床三枚金牌,虽非完全福建之功,却也折射出该省在体育人才培养、在优势体育项目上所下的工夫,不能说与良好的机制、较高的体育水平没有关系。二00四年以来,中华台北射击队每年都到福建省射击中心集训也许能说明一些问题。

  近年来,台湾乒乓球选手、举重选手多次到大陆训练;中华台北举重队聘请大陆教练执教,对其运动成绩的提高显然大有助益。中华台北棒球队输给中国队,对台湾触动巨大,岛内有媒体坦承大陆的棒球水平在提高;蔡赐爵则反思“台湾职业运动的经营也有些问题”。事实上,大陆也曾聘请台湾棒球教练前来执教。不可否认,体育交流促进了两岸体育水平的提高。事实上,台湾体育向上的潜力巨大,两岸体育交流的空间巨大。

  因此,北京奥运会更是为两岸体育交流打开一扇机会之窗。这个机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直接,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容易把握。因为,两岸比以往任何时候无论在经贸、文化、旅游各个方面交流更多了,基础更扎实了;渡尽劫波,历经磨难;携手奥运,共享欢乐,两岸互信更多了,共同语言也更多了。诚如吴经国所言,两岸体育交流“通过这一次奥运会将更加密切。”

  “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实乃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景!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