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CCTV7致富经专题 > 正文
央视《致富经》2008年8月25日播出:心存侥幸买来的教训,以下为节目内容。
7月中旬正是葡萄采摘的季节,江西吉安县的葡萄种植户们,在紧张的采摘的同时,还有一种兴奋的期待,70多名葡萄种植户都摩拳擦掌,准备参加7月20日举行的吉安县第五届葡萄大奖赛,但多数种植户都认为,有3个人最有可能获得本届葡萄大赛的金奖。
记者:“你对自己评奖有没有信心?”
肖海照:“肯定有。参赛的葡萄准备好了没有?准备好了,能不能让我们去看一下,不要去看了。”
字幕:第3、4届葡萄大赛金奖得主,种葡萄6亩。
吉安县横江葡萄合作社名誉理事长肖章瑛:“第一届第二届都是我得金奖。”
字幕:第1、2届葡萄大赛金奖得主。种有葡萄35亩。
吉安县横江葡萄合作社理事长周安民:“我也有信心能够得个金奖。”
字幕:第2、3届葡萄大赛银奖得主。种有葡萄28亩。
虽然三人都对这次比赛满怀信心,但获金奖愿望最强烈的是周安民,因为就在2007年,他做了一件很没面子的事。
2000年,吉安县开始引进葡萄种植,看到种植葡萄效益不错,从2004年开始在全县推广,不少种植户开始种葡萄的时候,为了追求效益,就想方设法提高产量,该疏果的时候总想多留个挂果的枝条。
吉安县横江葡萄合作社理事 欧阳林生:“过一段时间就要卖钱了,剪掉了那不可惜。”
留的枝条多,产量上去了,但效益并没有增加。2004年,当地市场上的葡萄卖3元钱一斤,但亩产达到5000斤的葡萄却只能卖到一元多一斤。
吉安县横江葡萄合作社理事长周安民:“四千斤五千斤都能结,最高的六千斤也能结,但是那个品质下降,口感差,那个价钱还卖不上去。”
种植户一味追求高产,结果发现这样做最终效益并不高。从此,他们通过疏果来控制葡萄的产量,经过几年的摸索,种植户们发现把亩产量控制在3000斤最合适,葡萄品质好,价格也高,亩产3000斤,成了合作社葡萄种植户遵守的一个标准。
周安民是葡萄协会的理事长,平时监督农民把葡萄控制着亩产3000斤,但在2007年,他自己却犯了糊涂。当时,他家的葡萄管理得几乎是当地最好的。
吉安县横江葡萄合作社理事长周安民:“2007年我出来的那个葡萄又是相当相当好,比每个人的都好,树势好,养分更足。”
长势良好的葡萄,让周安民想再尝试一下,是不是还可以多挂一些果。
吉安县横江葡萄合作社理事长周安民:“我就有一点侥幸的心理,说实话。我看到今年是不是能多挂一点。我一亩地多收个一千斤,算起来我就要多十多万元钱呢。”
尽管周安民精心伺候着那20多亩多挂了果的葡萄,到了收获季节,他的侥幸心里还是让他栽了跟头。
周安民:“到最后着色不了的,我就卖给人家做酒,基本上就是六角一斤,八角一斤,一元一斤。””
肖章瑛:“到了我们全部卖完了,他还挂了好多葡萄在枝条上,都软的。”
和2007年横江葡萄均价在每斤3元相比,周安民是赔了钱又丢了面子。到了2008年,周安民把每亩地的产量都控制在3000斤以下。他决心在比赛上能获个奖,为自己挽回些名声。
周安民:“并不是注重那个金钱,但是我确实注重那个名誉。”
7月20日上午,葡萄状元赛开始评比,这次共有57户农民送来了参赛的葡萄,现场根据葡萄的果型、整齐度、果粒弹性、口感和含糖量等指标进行打分评比。
江西省经济作物局副局长邱春娇:“紧是蛮紧的,穗子小了一点,这个弹性着色先评完了,最后评口感再来摘。”
因为吉安县生产的葡萄是通过合作社以统一牌子向江西省的几家连锁超市和批发市场供应,所以,这次比赛的评委不仅有省市葡萄方面的专家,还专门邀请了超市的采购人员做评委。
超市采购总监王勤:“各个超市点都设立那个专柜,我们直接买他们的货。”
在选手们焦急地等待之后,7月20日中午12点,葡萄样品的初评结果终于揭晓。“名次已经出来了,第一名周安民。”
原先看好的三个人,有人高兴,有人失落。肖章瑛得了11名,肖海照得了第4名。
周安民:“应该是出乎我意料之外。”
记者:“意料之外?你不是有信心第一名吗?”
周安民:“有信心我是讲好话,说好话,说给你们好听的。”
这也并不是周安民谦虚,因为,按比赛规则,产品获得前九名的种植户,第二天还要到他们的葡萄园里再进行实地评比,前9名再争夺1、2、3等奖共6个名额。
江西省经济作物局副局长邱春娇:“果品的评比,品质方面占有一定的分数,那么果园的整个管理水平,也要占一定的分数。”
第二天对田间管理的评比,周安民还能拿到第一名吗?
为了提高葡萄的质量,让各家各户的葡萄在销售时做到质量统一,吉安县不仅实行了产量控制,而且在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也都制定了标准,同时合作社规定每个理事管理一个片区的种植户,负责这些标准的监督落实。
合作社理事长周安民:“我是控制高速路这一块的,我们主要负责的理事,都会经常邀到一起,租个车子,这一次到他那一片,下一次到他那一片。”
合作社理事欧阳林生:“我没事的时候我就要到他们田里面去转一转,如果他不在这里,我后来就用电话告诉他,你那个果挂多了。”
2008年,周安民不仅自己严格控制葡萄的产量,对于其它的种植户,他也加强了监督。在去他的辖区检查时,就发现一名叫赵惠娟的种植户的葡萄留得太多。
周安民:“她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看到那个果挂在上面多好,舍不得剪下来。
种植户赵惠娟:“当时没有全部剪掉,不舍得剪。剪了一半,他说要挂一个果,我不舍得,剪掉一半,后来还是不行。”
赵惠娟第一年种葡萄就买的大苗,挂果较多。经过周安民现身说法,才按要求疏了果。
由于有了去年的教训,周安民种得格外精心,对这次葡萄大赛田间管理一项,也充满了信心。
字幕:葡萄大赛葡萄园现场评比。2008年7月21日下午。
吉安县果业局局长肖招才:“下面还有更好的。都还可以,一二三,这几串。这个袋套长了。”
肖章瑛:“像我们这里有一个苗架长势,可以评分。还有一个做果和套袋,还有一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综合起来打分。”
经过对初选前9名田间实地考评,葡萄状元赛最终结果评出。周安民得了状元,挽回了名誉。肖海照获得第二名。
周安民:“我是得了一个金奖,政府也会把我名单公布出去。”
评奖结果公布的第二天,周安民的葡萄园里顾客就多了起来。而超市里也已布置好了销售专柜,就直接把合作社获奖的葡萄拉了过去。
超市采购总监王勤:“我们拉过来的话要大概在三块左右。这个葡萄,在我们整个的果品里面它是居榜首,卖得最好。”
靠一年一度的葡萄大赛的带动,吉安县横江葡萄标准化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万亩,现在农民种植葡萄也能得到政府的补助。
中共吉安市委常委吉安县委书记张和平:“怎么来保住这个品牌,就要求农户从它的品种,肥料,包括耕作技术,包括农药的使用,包括葡萄的包装袋,都实行统一的标准。从04年开始我们新增的每一亩补助六百元。”
2008年,吉安县标准化种植早中晚熟葡萄品种20种,年产葡萄5千万公斤,销售收入可达3亿多元。
编导:吴兴民 摄像:孙斌
协拍:吉安县农工部 叶新华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详细内容请登陆央视国际网站CCTV-7《致富经》栏目查询!
注:CCTV-7《致富经》栏目播出时间: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 ,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致富经》栏目敬请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