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谈奥运资产处置:历届奥运会收入重要组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28日00:41   央视《新闻1+1》

  央视《新闻1+1》27日播出《北京奥运会的“后劲”》,以下为节目实录:

  主持人(董倩):

  晚上好,欢迎收看《新闻1+1》。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在北京奥运会结束之后,外界的目光就开始纷纷投向中国经济下一步将如何发展。能不能做到在曲终之后人还不散?能不能做到在比赛结束之后,我们仍然能够聚拢旺盛的人气?另外对于奥运会给我们留下的这些遗产,我们应该如何妥善、充分的去利用它?今天我们演播室特别邀请到了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的执行会长陈剑先生,稍后他将会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个解读。

  首先我们还是来关注一条非常有意思的消息,在昨天我们的记者从北京产权交易所了解到这样的一个消息,在奥运期间,姚明睡过的特制床铺、刘翔用的家电等等两千万件奥运物品将作为奥运资产在北京公开拍卖,我们了解一下这个新闻。

  短片1:

  为姚明特制的大床、开幕式上用过的打击乐器——缶、2008把带有笑脸的雨伞、举重冠军张湘祥赛后吻过的杠铃,你也许想不到这些奥运会上的特殊物品如今被编号,等待拍卖,而您将有机会成为它们的收藏者。

  这是北京产权交易所网站公布的奥运资产清单,其中光奥运村家具就包括约两万件带锁床头柜、约1.6万件单人床和床垫、可移动屏风和茶几等。

  作为北京奥组委指定的奥运资产处置机构,北京产权交易所将通过公开拍卖的方式,对价值十亿元的两千多万件奥运会物资进行处理,如此大规模的物资处置在奥运会历史上尚属首次。奥组委如此精打细算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根据北京奥组委官方数据,自2001年以来,北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约2800亿元人民币,而这些资金从一开始就想到了它们的处置和回收问题。

  七年多来,在奥运经济的带动下,北京在人文、生态、生活环境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奥运会之后,北京是否会出现奥运场馆闲置浪费及投资无法收回的现象,中国经济是否受到影响,这都是各界热议的焦点。有人坚信,中国经济仍将持续平稳发展,也有人认为,奥运会将是中国经济从加速转向减速的拐点,还有人担心,很多投资者对奥运行情期望较高,一旦这种预期被现实打破,就会造成投资者信心丧失,进而出现股市的剧烈振荡和房地产投资的下滑。

  国家主席胡锦涛8月1日在接受外国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筹办奥运会对中国全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宜估计过高。在8月17日举行的奥运会与中国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专家表示,北京市经济仅占全国经济总量的3.6%,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和基础设施投资也仅占中国过去4年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0.55%到1.06%。因此奥运会不会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和经济发展的基本面。

  北京奥运会的大幕圆满落下,站在奥运后这个新的时间结点上,中国的经济究竟将如何行进,首都经济能否平稳发展,这些还有待时间检验。

  奥运资产如何处置?

  主持人:

  陈会长,刚才短片里面提到了一个拍卖奥运资产的问题,您先给我们介绍一下奥运资产都包括哪些东西?

  陈剑(特邀观察员):

  奥运资产一般人理解就是能够纳入到一届城市组委会,它投入的范畴内所形成的资产都属于奥运的资产。

  主持人:

  比如说为了奥运而铺设的地铁线路,这叫不叫奥运资产?

  陈剑:

  这个不属于奥运资产,因为它这个投入不纳入组委会的直属范围,像我们机场的三号航站楼都是跟奥运有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都不能纳入到奥运资产的范围。

  主持人:

  就比如说是国际新闻中心还有运动员村这都叫奥运资产。

  陈剑:

  主要是组委会投入的所形成的资产,都属于奥运资产。

  主持人:

  是不是只要属于奥运资产了都能够进行拍卖,是这样吗?比如说国家体育馆“鸟巢”能不能进行拍卖?

  陈剑:

  一般情况下,能够拍卖的都是一些比如说像公寓、像家具,像这样一些小型的东西。

  主持人:

  拍卖奥运资产里面这些小型的物件在奥运历史上这是一个惯例吗?还是说这是我们的首创?

  陈剑:

  应该说是一种惯例,也是历届奥运会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主持人:

  就是卖完了这些东西的收入,这笔钱回到什么地方?用做什么用处?

  陈剑:

  它是成为组委会收入的一个来源,因为组委会的收入有很多的来源,这是来源的一部分,另外它的直属范围就很多了,主要是一些运营。

  主持人:

  卖这些东西只要是卖,就有一个赔还是赚,这个赔和赚的标准谁来定?

  陈剑:

  这个应当由组委会自己来定的,根据国家的一些惯例、市场运作的一些规律。

  主持人:

  如果是略有盈余的话,这些钱可以用作什么呢?

  陈剑:

  你像我们这届奥运会,它的盈利,当时我们也向国际上做过承诺,用盈利的钱资助非洲人的体育事业,另外盈利的钱可能还有一部分按照一定的比例上交给IOC(国际奥委会)。

  主持人:

  原则上像“鸟巢”国家体育馆是不能卖的吗?

  陈剑:

  当然是不能卖的。

  主持人:

  是不可以卖的。

  陈剑:

  不能说不可以卖,关键看它投资的主体是谁。

  如何经营“鸟巢”?

  主持人:

  说到“鸟巢”,接下来我们就通过电话了解一下国家体育场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张恒利先生。

  张先生,您好。

  张恒利(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您好。它的

  主持人:

  首先我们知道,“鸟巢”的投资是巨大的,34.65亿,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它的投资主体是由什么组成的?

  张恒利:

  国家体育场是一个公私合营的项目,是由中信联合体的四家公司,中国中信、美国金州控股集团、北京城建等投资了42%,政府给予一次性总投资58%的补偿,是这样一种公私合营的项目。

  主持人:

  这个投资主体是58%由政府出资,接下来就是运营的问题了,在奥运之后由谁来运营这个国家体育场?

  张恒利:

  公私合营的项目的定义就是在投资比例确定的同时,政府授予中信联合体30年的经营权,30年当中你有本事挣多少钱政府不要,你亏多少钱政府也不管,30年之后把这个场馆无偿地交给政府。

  主持人:

  这30年里面如何能够让它连本带利的都返回来,恐怕是接下来这样一个联合体面对的一个最大的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让它很好的盈利。

  张恒利:

  其实在投标之初我们就已经有比较详细的运营方案了,所以这个运营方案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但是我们把这里面的内容逐渐地进行丰富。我们在建设阶段,原来我们也计划着有一些经营,目前为止,国家体育场在建设阶段我们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收益,就是通过我对赛后经营权利的预售,提前在建设期盈取一些合作的物资,这样用于国家体育场的建设,从而减少我的投资。

  主持人:

  张先生,您给我介绍一下,因为现在刚刚投入使用,“鸟巢”一年的运营经费会是多少钱?

  张恒利:

  我们大概加上人工设备维护大概有五千多万块钱。其实我们赛后的成本是一部分,但是我们在建设的初期就比如说在我们的设计阶段,我们就已经考虑了这些成本的问题,比如国家体育场在前期,我在设计的时候我的理念,就是在满足奥运会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考虑将来运营的需要,因为赛时的功能和赛后的功能可能会有一些冲突,所以我们在满足奥运会上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将来运营的需要,所以做了很多的预留。比如像“鸟巢”南侧基座下,那个空间我们留了九米的存高,但是赛后我想给它加一层板,这样就把它变成两层,就是我的商业面积等于扩大了一倍。为什么要拆了它呢?因为国家批这个项目的时候,总的建筑面积是有规定的,如果说一次性做完,它可能就要突,所以赛后要进行改造。

  主持人:

  所以你们从现在开始就要想方设法的挣钱了。我最后一个问题,因为你们的经营期限是30年,对30年连本带利全都回来,你们有信心、有把握吗?

  张恒利:

  比较有信心,因为为什么呢?一个硬件的条件比较好,北京的奥运会又是非常出色的一届奥运会,所以借着这个无形资产巨大的知识产权这种价值,还有一个我觉得我们将来的运营权,我觉得主要的任务是吸引大量的人流到我们体育场来,所以这样我觉得前景还是比较好的,而且中国的特别是北京的文化和体育环境在逐渐地变好,我觉得这都是我们比较乐观的地方。

  主持人:

  好的,谢谢张先生。

  奥运场馆的运营要多元化

  陈会长,刚才张先生是从一个商业的角度来给我们讲了一下“鸟巢”未来利用的前景,但是我们更多的是考虑了“鸟巢”的社会功能,就是作为奥运之后,作为全民健身这么一种发展方向,我们怎么去很好地利用包括“鸟巢”在内的各种各样在奥运期间建设的场馆?

  陈剑:

  这次北京奥运会留给我们大量的场馆,涉及到37个场馆,31个在北京,北京可以说在很长一个时期以内,这些场馆能够应对各种各类大型的国际体育赛事,但是它跟社区、跟普通的一些市民能够参与,这还不完全一样,它这里面刚才说了,运营成本是非常高的,所以有些是要对市民开放的,作为公益的一部分,有些可能还要收取一些费用,就看怎么运营。

  主持人:

  就是对市民开放也不见得就一定要是一个公益项目,比如说我要去游泳,它不可能免费让我去游,我可以支付一定的成本之后我再去游,怎么很好的从这方面去利用?

  陈剑:

  各个国家在大型体育赛事,特别是奥运会设施的后续利用是一个很复杂的难题,应当说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有些国家运用的比较好,有些国家还是有问题的。

  主持人:

  是利用好的多,还是利用的不充分的多?

  陈剑:

  不充分的还是比较多,比如像上届的奥运会雅典,它的大型体育设施有22个,按照我们现在了解的材料可能有21个场馆都没有很好的利用。

  主持人:

  人家都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就是我们能不能避免前车之鉴?

  陈剑:

  这个是这样说的,我们北京奥运会从筹办之初就考虑到赛后利用,应当说做了很好的准备,但是能不能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现在我们应当这样说,还拭目以待。

  主持人:

  什么因素会影响到这些奥运设施主要是奥运场馆很好的为民所用呢?

  陈剑:

  这里面涉及的因素比较多,最重要的是它的成本,开支非常高,非常大,我刚才不太清楚张先生怎么说的,反正我们了解,像“鸟巢”一年的运营成本可能都在五千万到七千万这么一个数字。

  主持人:

  比如说以“鸟巢”为例,你只有多让人去用,然后收取一定的费用,这笔钱不是才能回来吗?

  陈剑:

  这里有一个活动,它不能吸引人,你的活动还要吸引人才行,所有很多国家在这方面有些很好的经验,有些是和职业体育赛事相结合,有些比如像慕尼黑奥运会,它奥运会完了以后用盈利的钱搞奥林匹克基金,来一些资助大型的体育赛事,如何来面对社会,弥补它的一些亏损。还有一些就是场馆的多元化,除了大型体育赛事以外,各种各类的文化活动、会展都可以利用这样一些场馆,使它多元化也避免单一的功能,克服它的一些不足和缺陷,所以更多元化以及和体育赛事相结合,这些都是很好的方式。另外就是无形资产的出售,比如冠名权、豪华包厢都是场馆运营的一些措施。

  主持人:

  刚才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像“鸟巢”,像水立方这种大型的投资作为标志性、地标性的投资,比如说像一些大学里面的场馆,又可以怎么去用它?

  陈剑:

  大学的场馆仍然要有一个成本的维护问题,大学的场馆可以更多的用于大学,体育健身,体育课,用于一些赛事和体育活动,但是这里面仍然也有一个如何在这之间找到平衡,就是投入与产出之间找到平衡,就能够为社会、为公众、为大学的体育服务,同时又能够保证有足够的运营成本。

  主持人:

  从历史上来看,奥运会的主办国在奥运会结束之后都要面对一个如何很好地利用奥运会留下来的场馆,和妥善去处理如何让场馆发挥公益和商业价值能同时发挥的作用?

  陈剑:

  我刚才说了,这是一个事业性的难题,很多主办城市都遇到这样一个难题。

  主持人:

  好,您现在收看的是《新闻1+1》,在这个节目的上半节,我们讨论的是在奥运会之后我们应该如何去很好地利用奥运会留下来的场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我们将关注奥运会结束之后,奥运会主办国的经济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我们的节目稍后继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flash

相关专题 央视新闻1+1

更多关于 奥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