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蓬莱路公厕有望建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28日04:28  信息时报

  

蓬莱路公厕有望建了
蓬莱路的住户十年来一直无厕可上。时报记者 陈文杰 实习生 朱德文 摄

  时报讯(记者 黎詠芝 通讯员 齐俊桥 彭淑芳) 荔湾区蓬莱路的公屋居民,由于唯一的公厕用地被开发商卖掉,10年来过着“无厕可上”的艰难日子。区人大代表张兴源为此年年提建议,被居民昵称为“厕所代表”。记者昨日获悉,荔湾区本月起建“人大接访日制度”,保证居民和代表沟通渠道畅通。

  蓬莱路十年无公厕将成历史

  一说起蓬莱路的厕所难题,当了十多年人大代表的张兴源大感气愤:“住蓬莱路的很多是‘七十二家房客’,已经没有独立厕所了,10年来竟然还无公厕可上,害得要在家里备‘便盆’!”据了解,过去蓬莱路唯一一所公厕的产权属市环卫局所有。1998年因旧城改造,市环卫局与天宏基房地产公司签订合同征拆蓬莱路公厕,由后者在旧房基上投资建设一栋12层商住大楼。本来规划部门要求公配一座不少于50平方米的对外公厕,但天宏基公司竟擅自将公厕用地卖给区公安分局。蓬莱路公屋居民赖以解决内急的公厕,便成为一纸空白。

  “10年了,我每年都提同样的建议‘还我公厕’,居民都叫我‘厕所代表’了。”张兴源说,不过由于牵涉复杂,厕所问题一直未得解决。最近,张兴源的努力出现了回报的曙光——在区、市有关职能部门争取下,有望在蓬莱路合适位置建设公厕。

  恩宁路拆迁户有望就近安置

  据了解,为丰富人大代表与社区居民的沟通渠道,荔湾区今年8月起设立“人大代表接访日”制度,要求每月定期组织接访活动。除了厕所问题、水电问题,代表们更关注拆迁、社保等涉及市民切身利益的硬骨头。据统计,今年以来,参加不同形式接访的区人大代表共有172人,接待来访群众603人。

  例如在多宝街,街道人大代表联组就成为恩宁路拆迁户反映诉求的对象。自去年初恩宁路拆迁至今,联组每月都接到10多宗拆迁户来访。此外,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力也曾三次到恩宁路实地调研。

  记者昨日从有关部门获悉,恩宁路改造项目最初计划拆迁户全部永迁,安置房源多数位于金沙洲、珠江新城;不过,最近安置政策出现调整。

  有关负责人介绍:“市里已有意向,计划在恩宁路周边物色地块,尽可能让拆迁户就近安置。”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