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特派记者李栋) 昨日,在位于四川省绵阳市长虹培训中心的北川中学新校址上,一块白底黑字的木质校牌,上书“四川省北川中学”,据介绍,这块校牌是从废墟中掏出来的。今日,异地重建后的新北川中学将在这里举行开学典礼。
昨日下午,学校正在进行全校大扫除,准备迎接开学典礼。一进校门是一条长长的通道,一边是人工湖,一边是食堂,操场上刚入学的新生正在组织军训,喊着“自强不息”的口号。操场的另一边是几栋原培训中心的楼房,现在用于教师的办公楼。学校后山的山坡上则是一排排整齐的板房,据介绍,这些各地援建的板房有725套,可容纳2600余名学生生活和学习。
新学年学生一律免费
在一个挂着“北川中学心灵花园工作站”的教室里,记者看到了一群年纪比较小的学生正在里面看电视,初二的母兵正在看一本羌乡情的书,他告诉记者,这间教室是专门为那些尚有心理阴影的同学设立的,大家可以自愿过来,一起聊天,看电视,看书,也有老师组织他们一起交流感受。
中午午休时间,已经有不少同学在操场上打篮球和乒乓球,对于新的校园环境,不少同学都表示满意。一位老师感叹道,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建成这个样子很不容易了。而据校方介绍,目前在校的学生一律全部免费,包括学费、住宿费、伙食费等。
北川中学在地震中伤亡最惨重的是高一年级,伤亡过半,有的班级幸存下来的只有十几个学生,重新开学后,已经升为高二的学生则重新调整编班,现在的高二(2)班由原高一(2)、(3)、(4)班的同学合编成一个班。高二(2)班学生高永明告诉记者,原高一(2)班总共有69个同学,幸存下来的不到十几人,开学回来报到的只有他们9个人,还剩下六七个人至今仍躺在医院里。
17岁的王强是原高一(7)班的,他现在在高二(4)班,当他拄着拐杖路过正在军训中的操场时,他停留了很久。
王强在地震中右腿被截肢,直到现在还感觉得到截肢时的疼痛,不过,王强的精神状态看上去很不错,他说会像他的名字一样,变得更坚强。
王强告诉记者,他在生活和学习上,都有同学帮助他,打饭、提水、走路时,只要看到有肢残的同学,周围马上会有人主动上来帮忙。王强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和生活,他说还有不少被截肢的同学在假肢厂,“他们都会重新回来的”。
“吊瓶兄弟”过得挺好
断壁残垣的石板夹缝中,一个仅露出胸部以上的中学生,虚弱地微张着双眼;废墟之上,另一个黑裤蓝衣的中学生高举吊瓶,挥手招呼对面的救援人员赶紧过来,有网友为他们取了个名字——吊瓶兄弟。
记者辗转通过电话联系到了尚在绵阳的李阳,据李阳介绍,廖波现在北京,一切安好,而李阳本人这几天在绵阳的家里忙于打点自己的东西,至于是回北川中学就读还是前往北京读书,李阳表示,目前还没有定下来,不过,李阳说,他现在的近况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