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扬州梦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1日11:29  《小康》杂志

  采写/《小康》记者郭芳

  他们希望扬州恢复成一个繁华的商业之城,一个休闲之都,一个人们寻找快乐的城市。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这个城市沉湎于文学和消费。

  而我们,则一直沉湎于文学里的扬州——在中国文学里,它被建构成梦幻之地。于是,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扬州梦 。

  在19世纪中期以前,扬州显然正处于繁华似锦的状态——江河、湖泊和运河挤满了来来往往的船只;大运河和食盐 专卖为这座城市的财富积累提供了基础;游客的流入刺激了这里休闲娱乐业的活跃。

  这实在是一座富有、美丽、奢靡而又具有历史影响的城市。浮华在涌动,金钱在流动,人们在那里获得最好的享乐。 无数的文人墨客被滋养在那里。

  而随着滋养了扬州的帝国的消逝,扬州的繁华凋落了。

  “扬州真像有些人说的,不折不扣是个有名的地方……可是现在衰落了,经济上是一落千丈了。”上世纪中期,扬州 人自己也叹息。

  大概从它逐渐褪色的时候起,在上海的扬州移民渐渐被称为江北佬,“这名字总而言之表示低等的人”。朱自清们被 嘲笑来自一个落后的地方。

  然而,繁华的18世纪仍顽强地占据了人们关于这座城市的记忆。

  于是,当繁华回归时代,人们又不无怀旧地想起了这个曾经活跃的消费社会。

  这是扬州的机会。

  冲破思想的天堑

  这座城市一直在伺机再起。

  2008年7月末,第五届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在这里召开。他们邀请了来自国际与国内的众多学者和专家共同探讨 城市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整整一天半的会议,扬州市委书记季建业几乎没有离开过,认真地听,不时做笔记。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与经济研究所主持的《扬州城市国际竞争力报告》同时公布。报告为扬州确定的发展愿景为:东 方文化生态名城。报告指出:旁边一些城市在前期发展中累积的一些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并且难以挽回。扬州现在的劣势,很 可能成为下一波发展中的优势。该课题组比较全国的52个城市发现,扬州在系统可持续竞争力上有不俗表现,排名第18。 其中经济和文化可持续竞争力表现抢眼分别为第8位和第16位。

  “不因过度的开发和利用而失去应有的品质和魅力”。副市长王玉新说,扬州宝贵的正是在这里。

  这一届政府要以更宽的视野,放在更大的范围来考虑提升扬州竞争力的心情是迫切的。而且真正开始在一个更长远的 时间纬度里考虑扬州的可持续发展,三年、五年、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这往往是当政者不容易做到的事情。

  一份随机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扬州市民对政府的满意度相当高。而那些接受《小康》采访的市民亦毫不掩饰对季建 业的喜爱,说他“真正厉害,有能力,有魄力。”

  2001年,刚刚创造了昆山奇迹的季建业被调到扬州任代市长。随他而来的有近一千名的台商。这一年扬州引进的 台资比过去9年加起来的还要多。此后连年翻番。

  而季建业给扬州带来的远不仅仅是通过数字可以看到的投资增长,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理念。

  在昆山,一直遵循着“办事不过夜”的效率。但季建业刚到扬州,就发现有一位台商竟拖了8年都没办全手续的时候 ,他到任后,29天就办成了。这在台商中广为流传。其实,当他还在昆山的时候,已经被台湾的媒体称为“能够为投资商端 洗脚水的市长”。

  从昆山调来不久,季建业曾说:扬州最大的问题是要解决扬州人的发展思路问题。“要冲破了这道思想的长江天险, 扬州发展的天地就宽了。”

  自然,今日的扬州已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扬州的下一波

  季建业说,扬州必须在长三角地区找到自己的定位,

  从上海向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出发,即使以最快的速度,扬州也基本处于三小时圈之外。短期内,它与上海的这样一种 空间格局无法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扬州没有机会。

  “像珠三角一样,长三角地区正在进入多中心发展的阶段。上海市是最大的一个心,在未来的十年里,将进入仅次于 上海的第二级都市圈中心。”同济大学城市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褚大建将扬州与南通、泰州一起作为一个城市联盟,列入第 二级都市圈中心。

  上海地区的企业成本已经非常高了,必定要产业转移。苏中一带的成本优势依然明显。承接上海的产业转移,这三个 城市非常有利。

  “这是一个新的板块,在未来十年里,以整体的城市联盟形式与上海形成一个联动。”褚大建认为,这将是一个精彩 的现象,而且,跟苏南模式很不一样。

  苏中的崛起说的正是扬州、南通和泰州。

  “原来苏南都以经济增长为重,而现在开始关注城市本身的优势。这三个城市必须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现在是关 注质量的阶段,这个板块出现了有吸引力的地方。

  “南通可能工业强一点,扬州好好发展旅游和文化产业,分别突出自己的特色,这三个城市联盟就变成一个新的共同 体。”褚大建最担心的是,他们同时做同样的加法。如果这样,扬州是比不过南通的。因为南通距离上海更近。

  “既然扬州的优势是文化,那么就要把文化资源变成产品,把产品做成品牌,现在仅仅停留在资源上而不变成经济是 没有用的。”

  怎么把资源转化成为产业?确实是对他们的挑战,但也意味着机会。王玉新说,他们提出的目标是:到2010年, 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要占到40%。目前这个比重是35.2%,他们的计划是每年要上升1.6个百分点。

  褚大建认为,这届政府从现在开始,至少要做个十年计划。“三年是第一期,五年是中期,十年属于第三期。如果扬 州好好做这个,那么到2018年的时候,扬州会变成长江北岸崛起的城市。”

  现在,扬州的旅游已经成为扬州市政府战略推进的重点了。

  在此之前,扬州的旅游业发展未如理想。“当时的旅游已经被边缘化了,甚至已经到了很糟糕的程度。”扬州市旅游 局长王克胜说,扬州每年的两会都对当时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很不满意。

  这是一个巨大的压力。于是王克胜被调任扬州市旅游局长,他是以市政协副主席的身份到任的,这在全国并不多见。

  一个被王玉新和王克胜他们称为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于2007年7月11日在扬州召开。这次 大会的影响力仅次于党代会和两会,所有的扬州市级机关全部到场。“因为要从理念上解决问题:旅游已经不是局部的转型, 而是全社会共同来推动的事业。”

  在那次会议之后不久,扬州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了《扬州市旅游名城建设行动计划》,计划中,锁定旅游名城为扬 州建设发展的目标,提出推进旅游产业从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向主导产业转变。

  扬州虽然是全国第一批优秀旅游城市,旅游作为主导产业进行战略考虑却从来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这可能不是扬州一家的问题,这曾经是华东的普遍现象。在这个地区的城市,制造业是第一方略,招商引资是第一要 务,这两个“第一”务必要记住。在同一指挥棒的指挥下,所有的城市进行同质化的竞争。

  江苏省的一位官员透露,扬州曾经有一段时间提出以旅游业为主打,但那时候上面的领导对此不太感冒。“当时的政 策导向,不允许他们在这个事情上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在这位官员看来,这两年,扬州敢把这个问题重新提出来,并赢得上一级政府的重视,这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

  扬州最大的发展动力,就是文化竞争力。只有通过文化竞争力的提升,形成长三角的副中心之一,这才是扬州特色的 出路。这是当下扬州政府上下一致的共识。

  然而,旅游产业的发展周期是很长的。从目前看,扬州旅游业对GDP的贡献还远远不够。“无论是GDP也好,财 政收入也好,现在都不能指望旅游的贡献力,它不是急功近利的东西”,王克胜认为,如果一个政府敢于在旅游业上大规模地 投入,这个政府就是一个真正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政府,而这样的官员就是一个有正确政绩观的官员。”

  他说,扬州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2008年5月,季建业率扬州市党政代表团赴平遥、杭州、乌镇及丽江、三亚、桂林等地,专题考察古城的保护利 用、休闲度假产品的开发以及城市旅游的发展。“这样高规格、强阵容、长路线的专业考察,在扬州市旅游发展史上史无前例 。”

  “三把刀”打天下

  扬州人能够感觉到的明显的变化发生在2002年。

  “城市面貌大规模地改善,游客陡然增多了,大量的投资商开始涌入。”于惨淡经营中苦苦挣扎的苏扬足疗在那一年 的夏天生意开始好转了。

  “2002年7月,开业一年四个月以后,我们终于开始盈利了。”苏扬说,她不敢回头再去回忆那一段最艰难的创 业史。

  2001年,苏扬的父母竭尽所有给了她近40万元,开了第一家苏扬足疗。那算是扬州第一家专业足疗中心。

  刚开始生意很不好,门可罗雀。“人家都不敢进来,因为不知道你这里边真正是干什么的。有领导进来都是从旁边的 门缝钻进来的。”

  “万幸的是,后来,领导开始对服务业重视了,之后桥通了,火车通了,大环境好了,招商引资的力度也很大,外地 人也多了。生意一天一天地好起来。”目前苏扬已经在扬州来了三家分店,而在全国,苏扬足疗的连锁已经达到了70多家。

  在接受《小康》采访的前一天晚上,市长王燕文给苏扬发了个短信,问她生意怎么样?有没有信心做好?

  “我说我有信心。”

  2008年7月,扬州开了一个服务业发展大会,王燕文、主管服务业的王玉新,还有另一个副市长都去了。王燕文 在最后总结的时候说,“我不喜欢开长会,但今天这个会比较长,我还要将‘三把刀’的现状再讲一遍。”

  “三把刀”现在是扬州政府向外重点推荐的名片之一。

  “她不停地讲,讲了一个半小时。”苏扬非常激动,也很感动。她从来没有想过像她这样的“小生意人”可以被提高 到这样的位置。

  同样没有想到的还有她的同行及竞争对手陆琴。陆琴脚艺和苏扬足疗一样都是扬州足疗业的火车头。陆琴还是全国人 大代表。

  “从来没有修脚师可以成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也从来没有哪个城市的一个修脚工得到政府如此的重视。”陆琴无法想 象的事情,竟真的发生在她身上了。

  “市长到哪里去都宣传扬州的旅游和‘三把刀’。”苏扬说。

  扬州市常务副市长张京霞认为,“三把刀”已经不仅仅是提高知名度的问题,通过整合和走出去,希望“三把刀”能 够真正打遍天下。

  但是,“我们扬州的师傅出去似乎永远是师傅。这跟浙江、重庆、四川出来的人很不一样。”王克胜认为,这与扬州 的文化很有关系。

  扬州的城市文化追求安逸和舒适。这样的文化造成了他们缺乏冒险的精神和创业的冲动。历史上,扬州是出文人的地 方,而非商人。

  张京霞在接受采访时坦陈,“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提高全民的素质这是很有利的方面,但是,对于创新和创造,有时 候反而可能是一种约束。”

  骑鹤上扬州

  政府的引导尤其重要。王玉新说,他们一直在做一些引导工作。

  “现在我们开始醒悟了。”扬州人说。

  他们要抓住机遇的心态是迫切的,属于扬州的机会似乎又要到来了。

  历史上这座城市的精英一直追求的就是精致的生活。那时候,人们都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但随着繁华 凋落,欣赏这种生活的时代踪迹也远去。当这个时代重新给予人们寻求安逸、休闲生活条件的时候,扬州人开始重新强调,扬 州是一个人们寻找快乐的地方。

  在长三角的角色分工中,王玉新认为,扬州可以充当南京、上海都市圈的后花园。这个后花园的任务就是恢复成一个 繁华的商业之城,一个休闲之都,一个随时可以获得最好娱乐的地方,像历史曾经辉煌的时候那样。

  他说,一个人最难得的品质就是甘当配角。“其实,城市也一样。”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