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外记者面对面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1日23:24  中国经济周刊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

  “中国新闻体制越来越开放、透明和公开”

  在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行动中,中国政府在信息披露方面的及时、客观、开放、透明,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更加开放,令人亲近的中国。

  亲历地震灾区的外国记者,不会对中国政府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感到惊讶。即使是初来乍到的外国记者也会发现,北京奥运会是一个他们所熟悉的、按照国际惯例筹办的奥运会;同时,中国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按照国际规则办事、融入国际社会的国家。

  为国外媒体提供最大的采访便利,实现北京申奥的承诺,中国政府在2007年1月1日颁布了《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

  其中规定,持奥林匹克身份注册卡的外国记者,在奥林匹克身份注册卡的有效期内免办签证,凭奥林匹克身份注册卡、有效护照或者其他旅行证件可多次入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外国记者在华采访,只需征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的同意。

  北京奥运会期间,注册记者将在奥林匹克公园内的“主新闻中心”(MPC)和“国际广播中心”(IBC)内进行工作;而不能进入奥运场地采访的非注册记者,北京市有关方面专门设立了“北京国际新闻中心”(BIMC)来接待他们。上述机构将向境外记者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

  日本《外交论坛》月刊8月号,刊登了北京奥林匹克转播有限公司(BOB)转播联络部部长藤原庸介的文章。藤原庸介说,除了大幅度放宽以往的限制外,外国媒体还被允许开设银行账户、免征设备关税、乘坐国外车牌的汽车等等,“这些规定具有重大意义”。

  有人担心中国将在奥运会结束后取消对外国媒体开放的政策。对此,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虽然《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将于今年10月份自行废止,“但这并不意味着取消对外媒开放的政策,中国的新闻运行体制只会越来越开放、透明和公开,我们有这个自信和能力”。

  中外记者面对面

  一个中国记者眼中的 “外国同行”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侯隽/北京报道

  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说,媒体是一届奥运会成败与否的最终裁判。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正式开幕。赛场上,1万多名运动员同场竞技,一决高低;赛场之外,新闻媒体大战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前门大街、王府井、簋街、三里屯酒吧街……到处都是扛着“长枪短炮”的外国人,北京城正在上演一出盛大的“老外进京”。

  “老江湖”:发力奥运赛场

  “每天至少在北京迷路5次,但我知道最糟糕的解决方案就是坐地大哭。”路透社的同行Paul Radford幽默地向记者开玩笑,这位参与报道过4次奥运会的“老江湖”和许多记者们一样,每天至少会花费6个钟头背着笔记本和各种资料四处奔波。

  在奥运会主新闻中心(MPC)和国际广播中心(IBC)随处可见外国记者。英语是这里的工作语言,来来往往形色匆忙的记者们奉行的是“Be the first to know”(做第一个知情者)的信条。各大媒体派出参与奥运赛事报道的记者绝对都是精兵强将,多是资深记者及驻华多年的记者。在7月份就陆续“进驻北京”,合力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赛事报道、及中国社会的体察。

  以日本广播协会(NHK)为例,他们一共出动240名记者报道赛事。除了关注本国夺金项目外,对中国运动员也格外关注。一位同行告诉记者,他们在几个月前就培训完毕,甚至连中国体操名将杨威的籍贯都一清二楚,“别看(仙桃)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小城市,但是那里曾培养了4位男子体操冠军。”这位老兄说的头头是道,真是令记者钦佩。

  而美联社(AP)此次参与奥运报道的总人数也创历史之最,除了现场的记者、编辑、技术人员外,在北京就地雇佣的司机就达20多名,确保能够面向全球24个时区现场直播。

  财大气粗的背后,不仅是实力的凸显,更是要决胜千里之外的运筹帷幄。很多记者不仅自身是中国通,在中国生活了很久,对北京了如指掌,而且他们看中国的视角,更是融合了媒体人的观察和对中国的个人体验。

  “我知道8月8号是个非常吉利的日子”,英国《经济学家》的首席记者以地道的京片子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来北京19年了,北京的秋天是最美的,中国人讲究秋天收获,我相信中国肯定会在这届奥运会在许多方面打破雅典的纪录!”而另一位老中国通,前《金融时报》驻华首席记者马利德也酝酿在出一本关于介绍中国的书。

  “ABC”、“BBC”:睁大眼睛看中国

  在媒体大军中活跃着的一群“新势力”,非常引人瞩目。他们有绝对地道的中国面孔、不带一丝口音的英语标准发音,同时也会说半咸不淡的洋泾兵普通话,他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赛场,奔波在京城的大街小巷。

  翁家辉就是其中一名,作为非注册记者,他在北京的主要任务是作为助理协助《洛杉矶时报》的同事们报道奥运赛事,负责外事联络。作为出生在洛杉矶的第二代华人,他是个典型的“ABC”( 美国出生的华人,American-born-Chinese),他的父母都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赴美的香港人。因此,翁家辉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和粤语,正是因为语言优势,在哥伦比亚大学主修经济学的他,能利用暑期来一个奥运之旅。

  “香港是我的家乡,我每隔两年都回去的,但这次能在北京参与奥运赛事,我真是很幸运,我的家人和朋友都很羡慕我。”他兴高采烈地说。

  而 Grace Liang是一位80后“BBC”(英国出生的华人,British-born-Chinese),和其他非注册记者一样,她可以享受到北京国际新闻中心(BIMC)为非注册记者提供的便利服务:旅行背包、T恤、遮阳帽、雨伞、移动U盘、笔记本、笔,甚至还有一瓶风油精。中心还设有中西餐厅和清真餐厅,只要花费7、8元人民币即可吃到一份丰盛的自助餐。

  Grace在工作之余,她只要有时间就会参加该中心为中外记者准备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包括免费观摩京剧、电影,参观展览活动等,她兴奋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看到了刺绣、剪纸、风筝制作等现场表演,太神奇了,中国的文化真是令人惊叹!”

  “见习记者”:与中国第一次“亲密接触”

  记者在和国外同行交流中,发现他们最常使用的就是一张中英文对照的北京地图,例如鸟巢、央视新大楼、水立方等北京最新的标志性建筑都用五颜六色的彩笔圈了起来。几位摄影记者七嘴八舌告诉记者:“我们7月份就到这里来了,这得感谢北京奥运会!”“我知道你们把我们叫老外。”“我知道CCTV新大楼绰号叫‘大裤衩’,这是什么意思?”

  游走在京城的记者们有许多是第一次来中国,第一次来北京,甚至他们有很多并不是职业记者,只是利用假期来体验一下记者的生活。

  来自美国的华莱士是关系学在读博士,他在来中国之前专门在印度呆了一个多月。他告诉记者,此行最大目的就是想看看这两个亚洲国家到底是什么样子。“你知道西方无法忽视这两个最古老大国的崛起。印度的科技进步令我感叹,但北京和上海的现代更令我惊奇,我想我的毕业论文选题肯定会和北京奥运相关!”

  澳大利亚的Eve告诉记者,她的报道不局限于奥运场内,她会客观描述北京街头,用自己的双眼观察普通人生活。

  来自英国的Joe则把自己的镜头对准北京公交车的售票员、开幕式的志愿者、西单街头身上佩带各种奥运元素的“时尚潮人”……

  他告诉记者:中国的青年志愿者们最令他喜爱,他们努力讲着英文,身着的T恤也都在彰显着自己的个性,让人感受到这个国家年轻人健康快乐的蓬勃朝气。

  也许正如You tube网站一位外国网友对奥运开幕式的观感:“在北京奥运会中,菲尔普斯创造纪录是个大新闻,金牌榜争夺战也是个大新闻。但是对西方来说,这个故事最大的新闻点,是中国本身。”

  韩国KBS电视台主持人孙瑶:讲述一个“多彩的中国”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张伟/北京报道

  “我的韩国同事来到北京后,看见蓝色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宣传海报时,感到很奇怪。问我,“为什么不用红色”。在许多韩国人看来,中国就是红色,中国人就是特别喜爱红色,没有别的颜色。”韩国KBS电视台北京2008奥运会报道主持人、中国姑娘孙瑶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就想告诉他们一个多彩中国。”

  韩国人眼中的“中国专家”

  2002年就到韩国留学的中国籍女孩孙瑶,今年3月份刚从韩国庆熙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毕业,2006年因参加韩国KBS电视台的娱乐脱口秀节目《美女们的唠叨》而走红。因为在节目中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以及出版介绍中韩文化差异的书籍《这就是中国》,27岁的孙瑶在许多韩国人眼中是一个“中国代表”、“中国专家”。因此,8月5日,“中国专家”孙瑶作为韩国KBS电视台北京奥运会报道主持人之一来到北京。

  8月8日晚上,孙瑶穿着红色的旗袍,和别的韩国主持人一起解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我的工作就是根据开幕式的内容,向韩国人介绍‘张艺谋是一个什么样的导演,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等。京剧表演时,告诉他们‘这个是孙悟空,那个是《三国志》里的人物’等。”

  据孙瑶介绍,韩国KBS电视台这次的奥运报道团队有100人左右,体育比赛的解说由专业解说员完成,她的任务主要就是介绍中国。赛事实况转播时,孙瑶作为外景主持人会在比赛开始之前介绍比赛场馆等相关情况。

  此外,孙瑶和她的同事们已经拍摄完成了15个关于北京的短片,在KBS电视台转播比赛间歇时放映。内容包括:紫禁城、天安门、颐和园、王府井、北京的夜晚、北京烤鸭、北京的交通、媒体村等。“内容以北京为主,因为很多韩国人觉得北京最能体现中国。”她说。

  “让韩国人更了解中国”

  在韩国生活了7年的孙瑶,很珍惜这次机会。“韩国许多人根本不了解中国,根本不知道中国的发展情况。许多人问我,中国人也吃米吗?中国有炸酱面吗?去中国应该先去哪里玩,北京还是上海?他们不知道中国别的地方,许多很有魅力的地方。”

  据孙瑶介绍,8月8日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KBS电视台的收视率在35%-50%,有将近一半的韩国人在看,收视率比电视剧还要高,电视剧的收视率最高也就30%-40%。“许多韩国人都说,没想到中国人这么了不起,没想到中国发展得这么快。”

  这次到北京,孙瑶和同事们觉得北京变化很大。“比如,出租车司机变得很亲切。我们去MPC(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新闻中心),因为门很多,不好找,出租车就绕来绕去地找,司机就把计价器关了,说不多收我钱。还有一次,出租车司机找不到地方,就让别的出租车载我们一段,还特别嘱咐,不让他们收我的钱。”包括媒体村里热情服务的志愿者和会用英语问好的食堂阿姨,都给孙瑶和同事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孙瑶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通过媒体,我有了一点点力量,如果通过我能改变韩国人对中国的看法,让韩国人更了解中国,爱上中国,我会觉得很欣慰。”

  美国彭博新闻社记者谢晔:奥运让中国“更加开放”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姚冬琴/北京报道

  谢晔,200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同年加入中国日报经济部工作,2005后赴美国,现就职于美国彭博通讯社。这一次北京奥运会,由于未能亲临现场,“抱着电视看Tom Brokaw的节目”成了谢晔每天的必修课。

  Tom Brokaw,美国NBC国家广播公司晚间新闻的王牌主持人,亲历了从水门事件到柏林墙的倒塌,到“9·11”恐怖袭击等历史事件。上世纪70年代,他来中国做过报道,当时天安门前文化大革命正如火如荼;上世纪80年代末,他再次带着摄像组来到北京,他看到的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希望和躁动”。

  “今天,当他作为NBC奥运报道组成员,骑着自行车行走在宽阔的长安街上时,他感受到的是‘惊人的巨变’。在全美收视率最高的晚间新闻节目上,他说北京的变化是‘一个奇迹’。”谢晔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北京奥运会,给了Brokaw和他的西方同行们一次近距离“体验中国”的机会。用西方媒体自己的话说就是,“这届奥运会是中国的‘come out party’,是中国向世界展现自己的舞台,也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契机。”

  由于在西方媒体工作,谢晔得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围绕着奥运会,中国所有的一切都被放在“显微镜”下审视。在奥运会开幕前,西方媒体上充斥着关于中国的污染、西藏问题、火炬传递风波等方面的报道。“不少报道都有失偏颇”,在海内外华人中都引起了强烈的反感。

  不过,谢晔也提到,中国也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有的地方做得并不完善,比如环境问题。“当看到国外运动员带着口罩走出北京机场,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另一方面,西方媒体的偏见也是显而易见的。“很多西方记者缺乏对中国的了解,对于中国的认识停留在若干年以前,很多想法成了想当然的,偏见成了惯性。”谢晔介绍说,西方媒体有自己的受众,有自己的立场,他们对于新闻的判断和取舍有各自的标准。比如默多克的FOX是“保守主义”、“黄色新闻”的代表;著名的纽约时报代表着“自由主义”;华尔街日报的政治评论版更是出了名的“保守”。所谓的客观、公正,也只是相对的。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西方媒体的偏见至少有一部分的原因是他们没有来自中国的可靠的消息渠道。”谢晔说,西方媒体的专家群大多来自西方的院校、研究机构和政治团体,往往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而中国也缺乏一套成熟、完善的公关体系,在如何和外界沟通、如何包装自己、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如何处理负面新闻、如何让媒体为我所用等方面,还有很多提高的空间。此外,除了政府部门,中国在国际上“鲜有自己的声音”,国内媒体也无没有在国际上形成值得信赖的权威。

  “当听到NBC的解说员对‘无与伦比’的开幕式不断发出惊叹,当看到西方的网友们留言说‘从没有任何一次盛会如此的壮观,我同情2012年的伦敦,不知道他们怎么赶超’,我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谢晔对《中国经济周刊》说,通过Brokaw们,整个世界见证了中国的繁荣富强。中国应当让更多的人、更多的西方媒体都来看看,了解中国、报道中国。“事实上几个月前的汶川大地震,中国政府的开放和透明,国内媒体的勇气和成熟赢得了国际上的一致赞赏。这正证明了我们的政府,我们媒体人有能力在国际舆论上为自己塑造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是一个民族自信成熟的表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相关专题 聚焦奥运

更多关于 奥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